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產業扶貧結碩果 拓寬群眾致富路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毛坦廠鎮地處舒城、霍山、金安三縣區交界,是六安市金安區最南端的山區偏遠鄉鎮。一直以來,毛坦廠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決策部署,切實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努力下功夫,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截止2017年,已完成出列貧困村2個,脫貧戶433戶,脫貧人口1424人。

大山寨村位於毛坦廠鎮西北部,東與八角塘村接壤,西南與霍山縣與兒街鎮交界,北與金安區東河口鎮相連,生產生活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資源薄弱,村集體經濟缺失,是省重點貧困村。

2017年4月,金安區統戰部劉長青擔任大山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一年多來,為了幫助貧困村出列,劉長青率領的扶貧工作隊緊密聯繫該村工作實際,真幫實扶,務求實效,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不僅獲得了大山寨村村民的一致好評,也帶領該村於2017年成功出列脫貧。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11月23日,筆者隨六網一行來到毛坦廠鎮大山寨村,親眼目睹了精準扶貧給這個小山村帶來的變化,這個過去的重點貧困村,如今已蛻變成一個美麗新鄉村。

引進種植企業,助農增收脫貧。大山寨村地處江淮分水嶺,以丘崗地貌為主,溫暖溼潤的季風氣候,使這裡的土壤適合油茶的生長培育。為切實讓貧困山村徹底脫貧,劉長青隊長聯繫安徽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森海公司,入駐本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油茶。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現油茶種植面積已達到1400畝,佔全村耕地、林地面積約22.3%,涉及全村208戶657人,人均1.83畝,貧困戶55戶15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佔農戶26.4%,每年貧困戶獲得的租金近12萬餘元。

示範基地油茶林撫育由村民自己承擔,貧困戶佔主體。每年油茶撫育2次,油茶撫育費達20萬餘元,其中貧困戶獲得撫育資金約4萬餘元。發展油茶產業,使許多農戶走上了增收脫貧之路。“十三五”扶貧攻堅期間,貧困戶年人均增收將不低於2000元。

完善基層設施,改善村容村貌。村部是為民辦事的窗口,一直以來大山寨村沒有規範的辦事大廳,村民們到村部辦事很不方便。劉長青駐村開始的第一個舉措,就是新建了佔地面積180平方米的新辦事大廳,內設黨建群團、綜合服務、人口計生、民政救助、就業社保等窗口,大大地提高了為民辦事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大山寨村景色優美,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不少村民居住條件簡陋。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是劉長青的理想。劉長青率領的扶貧工作隊千方百計完善基礎設施,為村裡爭取了混凝土路面和安置點項目,如今,縱橫交錯的馬路,高效節能的路燈,徽派建築的新房……大山寨村已經今非昔比。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多元幫扶,產業脫貧。駐村隊長劉長青說,我們在調研中瞭解到,大山寨村村民一直有飼養家禽家畜的習慣。不過,由於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而且沒有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村民的養殖規模一般都不大,對養殖的商機也沒有重視。對此,區委統戰部決定幫助貧困戶和廣大村民改變思路,把發展家庭作坊式的養殖業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的抓手。除了給貧困戶正常政策扶貧以外,劉長青率領的扶貧工作隊還推廣幫助大山寨村貧困戶發展“建場所+提供種苗+送飼料+技術指導+防疫+銷售”的禽畜養殖產銷一體化幫扶模式,統一向村有能力養殖鵝、鴨的貧困戶無償提供鵝鴨種苗和飼料,幫助發展養殖業。

分水嶺組的塗習義,是位腸梗阻患者,其家屬也是脊椎盤突出,一家喪失了主要勞動力。在駐村隊長劉長青的奔走努力下,區農委為他落實政策補貼,產業補貼,退耕還林補貼;區民政局和區人社局為他辦理養老金,低保,代繳農房保險;區衛計委為他代繳新農合,免費健康體檢,申報慢性病就診證;區統戰部和區宗教局每年春節慰問,免費贈送鵝苗,飼料,併為他落實了危房改造——可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各級部門的幫扶下,塗習義一家於2017年成功脫貧。今年養鴨300餘隻,養鵝15只,預計產業收入2萬餘元。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胡院組的胡繼兵,患有腦梗死心臟病,各級部門也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先後為他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殘疾補助,代繳農戶保險費,新農合,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林補貼,產業補貼,享受健康脫貧351政策,贈送鵝苗雞苗和飼料,申報危房改造,辦理網絡電視,安裝自來水,免費體檢和春節慰問等。政策的關愛,讓該戶2017年順利脫貧。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胡院組的江世寶,本人患有腰肌勞損,其配偶及大女兒均有殘疾,上有80多歲的老母親,下有讀書的小女兒,全家無其他經濟來源。區統戰部攜同其他單位共同實行幫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殘疾補貼,“兩免一補”,高齡補貼,森林補貼,水稻補貼,易地搬遷,免費體檢,護理,申請小額信貸,落實光伏電站,代繳農戶保險,新農合,申請“兩癌篩查”,享受健康脫貧“351”政策,贈送鵝苗雞苗和飼料,享受產業獎補,安裝自來水和“戶戶通”,享受捐資助學,落實“四聯四幫”,不定期的進行慰問資助。通過幫扶,該戶已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總收入已達49363.85元,人均收入9879.37元,於2017年脫貧。


走進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感受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碩果


成績的取得凝聚著村“兩委”和由劉長青率領的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心血,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劉長青帶領工作隊,立足情況,對症幫扶。大山深處,叢林峭石,遍佈了他們勤勞的足跡,灑滿了他們辛勤的汗水,他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引領大山寨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圖/文

六網綜合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