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说到苏辙,你们会想到什么?我猜十个人当中会有九个人说:“他是苏轼的弟弟”第二个反应自然是“唐宋八大家嘛”

再询问下去,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了

有没有发现,同样别列位八大家的苏门三父子。苏洵和苏澈加一块的影响力都无法与苏轼相比,可以说苏洵苏辙两父子一辈子都活在了苏轼的阴影下。

只要和苏轼同时代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活在了他的阴影下,例如同时期的王安石、曾巩等人在文学上的造诣都与苏轼差了不少。

其实也不能怪人家苏辙不努力,为实是苏轼太过逆天了。书法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三人并称“宋四家”,散文与大文豪欧阳修并称“欧苏”、词作方面更是“豪放派”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

苏澈os:你们能体会到被一个人支配了一生的恐惧吗?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作为父亲的苏洵,可能对于这样的阴影,反而是乐见其成,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对于自己儿子最好的期望,也是其最大的骄傲。

但作为弟弟的苏辙,那感受自然就没那么单一了。

试问一下,如果你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绝世奇才的哥哥或者姐姐,作为同样还算天才的你,你会怎么想。

作为弟弟的苏辙真的与哥哥苏轼差那么多吗?其实未必如后世史册记载所说的那样。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知贡举:特命主掌贡举考试),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高等,苏辙名登五甲。

要知道当时的苏辙才19岁啊!而苏轼也已经21岁了。当然肯定会有人说了这是贡举,没多少含金量。

那我们来看看下面一场比较有含金量的考试。

四年后,也就是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辙和哥哥苏轼一同参与殿试。兄弟两人同时进士及第,要知道宋朝三百年中,考中进士的有四万多名,考中科举者却只有四十一人,差距可是有一千多倍啊,其中的难度可见一斑了。

虽然两兄弟都考中了进士,但是明面上的差距确实有着天壤之别的。天才哥哥苏轼自然不负众望的考了一个第三等,便被评为“百年第一”因为前两等,都是虚设,所以第三等才是最高等。而苏辙却差点名落孙山。

原本苏辙也是有机会和哥哥一起名列第三等的优秀成绩,为实是这小子太过愣头青了,太过直言不讳!而矛头直指老而无为的仁宗,斥责宋仁宗:“无事则无忧,有事则大惧”。即说仁宗平常没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只知道贪图享乐,对国家没有高瞻远瞩的思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乱了方寸。苏辙还批评仁宗好色,养的女人太多,而且对这帮女人要什么就给什么,让她们把国库都掏空了,一帮宰相,一帮大臣没一个敢说话,只知道阿谀奉承。整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六千多字将皇帝、宰执大臣、三司使骂了个遍。

此策一出,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热议!这可把那些平日里没事干喜欢阿谀奉承的朝中大臣和故事中的男主角仁宗皇帝给恶心坏了。

但主考官司马光却持激赏态度,想将其也列在第三等与其兄并列,所谓“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选拔的不就是这些敢说真话的人吗?不敢说话的人那就别来考。

但初考官胡宿却不干了,认为苏辙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不获罪就不错了,还想要名次,给他脸了。

后仁宗说:“以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臣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

就这样群臣合议,大文豪小苏同志就这样拿了一个第四等的成绩。

苏轼,也就这样错失了能与哥哥站在同一个高度的机会。由此,也不难看出大两岁的的苏轼并没有在科举方面强过弟弟多少。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别以为这样苏辙就不出色了。其实在当年科举考试,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科举还没开始,宰相韩琦就放出了话,说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挺多啊,既然苏轼和苏辙这哥俩都来了,别人还凑什么热闹?

话一说,人都走了一大半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哥俩已经提前贿赂了我们这位宰相大人,无他只是两兄弟才气太盛。

眼看没几天就要开考了,苏辙居然病了,这可把宰相大人大人给急坏了,直接跑到仁宗面前说:“boss这次科考,我就看上了苏轼苏辙两兄弟,别的人我都没看上,但是苏澈突然生病了了,要不咱们推迟吧?”

BOSS连眼皮都没抬:“嗯,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你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吗?就好比说,今年有几个准状元的考生突然生病了,国务院总理突然发话说“那我们等你”你以为那是闹着玩的呢?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早已显露,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韩琦会这么过分的赞誉两兄弟吗?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得出来,苏轼两兄弟,特别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小苏同志,如此光彩照人。所以说,如果苏辙与苏轼不是一门同宗的兄弟,应该也能独领一域的风采吧。

元老重臣张方平曾评价两兄弟: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就因为这句话,苏辙将其视为一生的知音。

是啊,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看到,被人认可。就算是苏辙再过老成持重,也会希望被大多数人认可吧。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其实,苏辙性情低调、老成持重,做事也十分靠谱。曾不止一次的为口无遮拦却毫无城府哥哥苏轼擦屁股!

刚步入官场的时候,苏辙常常像兄长一样劝解情绪化严重却口误遮拦的哥哥,不要乱交朋友,不要逮个人就没完没了的说,不要总写诗讥讽时政得罪了朝中权贵。

可可作为兄长的苏轼偏不,认为天下没有我不可写的事,不可说的人。

啧啧,说的这么牛掰,你有本事闯祸,那你有本事闯祸别连累自己的家人吗?

终于有一天,祸从口出——乌台诗案,苏轼这回可是摊上了大事了。作为弟弟的苏辙却像兄长一样为其忙前忙后营救苏轼。

甚至,为了救苏轼。苏辙连夜写了一封奏折,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这也是苏辙第一次毫无保留的为哥哥擦屁股。

苏轼的命是保住了,小苏同志也算把悬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

可万万没想到,记打不记疼的苏轼刚出狱,就又出了幺蛾子。——很牛逼哄哄的提笔写了一首诗

《出狱次前韵二首》之一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在牢里带来一百多天,觉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下辈子我还要可劲的嗨!走出牢门春风拂面真舒服,就连路上的叽叽喳喳的喜鹊也在祝贺我重获自由。

喝了点小酒回味了一下,这场灾难就像一场梦一样,刚出来我就下笔如飞犹如神助,才华来了挡都挡不住;真实没办法就是有才。人在官场飘,哪能不坐牢呢,这也不能全怪我啊!

有句话叫不作死,就不会死。显然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同志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自己作就行了,还要带着全家一起作?

摊上这么一个哥哥,估计苏辙应该是绝望的吧?就算没有也是心率焦猝的吧。

事实上,苏辙承担的风险,要远比在牢中的苏轼多得多。

苏轼入狱后,一家老小就转到了苏辙哪里,白天为营救哥哥奔波谋划,晚上回家还要安抚一家老小。

苏轼出狱后,第二天就被押送至黄州,苏辙也受到了牵连被贬至江西,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就带着两家老幼妇孺,一起上路了

要知道此时的苏辙,为了哥哥的事情早已经是债台高筑了,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苦。

人人都羡慕苏轼能够洒脱豁达,随心所欲,那是因为他身后有一个替他收拾各种烂摊子的弟弟。

在黄州待了四年之后,苏轼又一次咸鱼翻身了,他有了十年之久的政治黄金生涯。这十年他的官帽子,距离宰相也只是一步之遥。

可是,风云突起他又一次的被贬了,被贬时他居然么有一分钱存款,一分都没有。

要知道宋朝的公务员待遇可是十分优厚的,作为资深的月光族苏轼很有发言权的。但他一点都不怕,因为他有一个弟弟,找他借。

对,你没听错,找了一个养育了十几个孩子,家庭负担比他还重的弟弟要钱。最终,苏辙倾其所有资助了哥哥一笔钱,苏轼这才得意安排一家老小随他远去被贬之地。

估计弟弟扣扣索索大半辈子,就是在等哥哥落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入狱不怕,我弟弟苏辙会救我

没钱不怕,我弟弟苏辙会给我

嗯,什么都不怕 我有子由!

几道人物|苏澈:一个被哥哥支配了一生的文学家

绍圣四年,60岁的苏轼被贬海南,58岁的苏辙被贬雷州。

一对难兄难弟在贬途中聚首,唏嘘不已:当年两个科举时意气风发的两个小伙子如今都已是霜染两鬓的糟老头。

更可叹的是,垂暮之年却还双双深陷政治泥潭,分别前夜,苏轼痔病发作,呻吟不止。苏辙一夜未眠,守在哥哥身边为其诵读诗篇并劝哥哥戒酒。

次日清晨,苏轼登舟渡海。

望着哥哥的一叶孤帆渐行渐远,终于没入波涛之中,想到兄长垂老投荒,有生之年不知能否再见,苏辙不禁心似刀绞,泪飞如雨。

三年后,苏轼自海南北返途中,病逝常州。没能和弟弟子由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临终前的最大痛楚:

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次年,苏辙按照兄长遗言将其葬于嵩山之下,并卖掉部分田产,将三个侄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后来他着手整理哥哥在海南的诗篇,偶然看到其和陶渊明《归去来辞》的旧作,禁不住凄然泪下:

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哥哥你先我而去,我在世上便再也没有了知音和依靠。年少时相约功成名就后一起归隐乡里,对床听雨,如今却只剩我一人在世间独自踌躇……

晚年的苏辙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往来,多年后终老,选择与兄长葬在了一起。

终于,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约定,彼此再也不会分开。

《宋史.苏辙传》中评价这段兄弟情是: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当我们今天仰望赞叹于如日月星辰般光芒璀璨的苏轼时,不要忘记他身后永远站着一个苏辙。

当哥哥志得意满,风光无限时,他是人群中摇旗呐喊的喝彩者;当哥哥失意潦倒,流落天涯时,他是背后担负一切的支持者。

无论何时,只要苏轼回首,他总会立在不远处温和的展颜一笑:哥哥你大胆的往前走,后背交给我!似乎也在对我们说为哥哥遮风挡雨,我没有恐惧,反而很欣慰!

在我看来,这就是苏辙“苏轼弟弟”这层身份的终极意义,他是上天派来的守护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