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认为是学校重要还是家庭更重要?

健康大家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沈腾的开心麻花团队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是学校教育重要呢,还是家庭教育重要呢?

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性的学习。

孩子在学校学习,学校和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偏向于对孩子进行知识的传授,孩子们会在学校系统的学到各种知识。

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孩子在家里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长辈的影响。父母们在家里更能培养孩子的好喜欢。同时父母的素养及价值观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应更关心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和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够直接参与到对孩子家庭教育。同时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父母的我们要配合好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达到孩子成人成才的最终目的。


晓晓笔记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简而言之,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家庭是孩子出生以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

家庭氛围滋养着孩子每一天的成长,而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年龄越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越大,而长大成人后的心态行为也会时不时反应出来原生家庭的模样。


其次,在僧多粥少的现状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难免一刀切,无法因材施教。

就以我们当地的小学为例子吧,一个年级开了20几个班,一个班级40几个孩子,每个任课老师要兼顾上8个班级的课,那可真的是下课后你想找老师单独聊聊天也未必找得到他啊!老师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也不可能单独为哪个孩子去制定学习方法。(当然,补课这类情况除外哈)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关键了。家长抓的紧的,或者是愿意协助孩子慢慢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的,那孩子的成绩自然要好一点。嗯,特例也有,那就是天生爱学习的来报恩的不用家长操心的孩子哈,肯定也有的啦。


最后,家,永远是孩子最暖的避风港,反之,孩子“受伤”会极重。

现实生活中,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家庭和谐,父母恩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更有一颗有爱的心,对生活也会更积极面对,包括学习和工作。家庭破裂的环境下,孩子相对容易敏感多疑,甚至会自暴自弃,影响健康成长。学校环境影响,老师同学影响,自然也是不可分割的,被“坏孩子”带偏的情况也会发生,但比较起来,一定是“家”字更为重要,因为父母的正面(或是反面)影响,是一辈子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当然,如果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就是孩子生命中的小确幸了!是的,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那孩子的教育一定更为健康向上的。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我认为: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学校),高中看自己!

小学看家长

实际上在我看来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刚上学这点时间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主要是来自于父母,也就是“家庭教育”。

所谓“三岁看老”,这里面貌似没有“老师”、“学校”什么事儿吧?

因为多数孩子这个时候是没上学的啊。

而即便是孩子上学了,尤其是前几年的时间里,孩子们的主要学习习惯、兴趣实际上大都还是来自于校外时间的引导、培养,学校里的那点时间是不足以让孩子养成各种习惯的——除非是寄宿学校。

小到孩子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作业完成的效率问题、每天的学习内容安排(除了课内的),大到孩子对学习本身的认识以及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完成的,而这些练习基本都是在家里完成的。

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大的还是家庭!

初中看老师(学校)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于父母的认可度会降到最低,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也会有了自己很强的独立思考意识、能力。

这时候他们对于家庭的依赖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反感来自与家庭的各种说教。

但是我们又知道,这个时间段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未来数年内的未来职业、人生发展可能性。

为什么人们总是愿意花大的代价去把孩子送进各种重点学校?

说白了,这个阶段有自信自己能把孩子教育好的家长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时候对学校、老师的依赖就会越来越重!

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多数情况对老师的信任还是会依旧高于对家长们的!

高中靠自己

实际上也不尽然,“靠自己”很多时候只是在表示这件事情自己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小学、初中在一位强势的教师干预之下,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是通过机械的记忆和大量的练习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到了高中这种学习方式就不足以让他继续在成绩上取得任何的优势!

所以除了极个别学生真的可以靠自己,多数孩子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

而学校的氛围又往往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身边都是些不学习的,你说对自己一点没影响我是不信!

所以同样的问题着这个阶段也是非常突出的——重点学校!

事实上我上面说的“教育”主要是学习上,而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只是强调“智育”是不够的,对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教育、规划、管理很多时候是比成绩更加重要的!而这方面我想没多少人会怀疑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吧?往往也只会有极少数不作为的家长会把这些责任推卸给学校,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啊!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然是学校教育更重要。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在学校既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育学生人格品德。只不过现在有很多学校过于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虽然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不起主导作用。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每种家庭的孩子都有成人成才的例子。

富人子弟可以成为优秀人才。穷人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奋斗成为优秀人才。父母是文盲,孩子照样能有成就。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教育子女。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孩子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奋斗,更取决于学校对其进行的教育。现在人们都在争着上名校,是因为名校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个人的学识得益于学校严谨的教学管理。一个人的价值观更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教学严谨,管理规范的学校与一个管理松散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是针对学校来说的。也就是说,人的素质来自于学校的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更重要。





谈学习聊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学校和家庭同样重要。

第一,孩子教育是家长们的终生大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孩子自从出生后,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们的角色自然要转换,家长们要以身作则,自然承担起对孩子进行终生教育的责任。孩子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个人修养等都要求我们家长们时时刻刻去言传身教。俗话说,孩子是家长们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时时刻刻做好表率作用,把教育好孩子作为终生大事去抓。

第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主战场。学校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教育孩子如何去做人。从这点上讲,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不但教给孩子文化知识,而且要教给孩子如何做人,教会孩子要有平等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生存意识,挫折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集体意识,爱国意识等。

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教育好孩子,应各负其责,不应分孰轻孰重!




逆袭二零一九


都重要,但最最关键的在学生:会不会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愿不愿按要求努力上进。

打了比方:家庭教育相当于“育苗”阶段,那些“小苗”一要品种好,二要从小就健壮,否则给我一棵有问题的、连成活都有点悬的秧苗……不管学校老师如何尽力,怎么施肥,能顺利收获又大又好的果实吗?

学校教育的影响固然也重要,但其实与家庭教育大不一样。


在培养习惯兴趣和思想品德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讲道理式说教,而有些言传身教在孩子3岁以前(1000天前)影响极大,几乎可定终身。

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其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你家里的书多,孩子从小读的书就会多。

真要分个子丑寅卯,我觉得:初中以下家庭更重要、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更明显、初中以上看自己!

但第一阶段实在太重要了:良好的家教、健康向上的家风最能影响孩子的品行。

学校教育,其实说起来只是尽量纠正学生的不当做法,包括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高中及以上,自己练本领,展翅高飞,迎接挑战!


种金易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同等重要。


试想一下,孩子不去上学,只在家里,得不到正规的教育,能不能考上大学?当然这样的例子也有,但是不适用于每个家庭吧。又或者把孩子扔给学校,家里不作任何干预,这样的孩子又会成长为什么样子?新闻里一个个孩子杀害亲身父母的例子,想想都会不寒而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从来都没有轻重之分,哪个都很重要!


首先,家庭是基础。


生下孩子,不是给他吃饱穿暖就可以,还有就是给孩子性格上的培养。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有出息,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家长的教育和引导。


去年骇人听闻的12岁少年弑母的新闻,父母感觉到了孩子的叛逆才回来管教,但是后果就是孩子对自己的母亲以刀相向。所以说,孩子的家庭教育不是出现了问题再解决,而是要预防各类问题的发生。如果不预防,不干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为时已晚,自食苦果。


其次,学校是保障。


我们都知道,孩子大了要上学。因为只有上学,学习文化知识,才会有好的未来。


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记录片,其中一个女孩子在小的时候还立志好好学习,结果最后纪录片里,是这个女孩挺着大肚子,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谈论着肚子里的孩子。小小年纪放弃了学习,而选择了嫁人生孩子。看到最后,为这个女孩子感到惋惜,就这样,自己的一辈子还是要沦陷在大山里。


所以说,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同等重要,缺了哪一个方面都不行。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保障,只有两者都兼得,才会把孩子培养的更好。


余争的世界


余秋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表述了一下学校教育对他的影响,我截了一个图,大家可以看一看。

从这个图上也正暗合了,一些现代的名人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其实我想要表述的就是基础教育可以满足孩子以后基本的生活知识的需求,数学方面正如余老师所说的能够学习到基本的逻辑常识。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学校教育对于孩子来讲也就是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或者说语文和数学的教育,当然其他的知识可以通过孩子的学习能力自我提升,比如说信息技术,只要拥有了语文和数学的基本能力,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提升。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将来,对于社会这样一个遵守丛林规则的,制度来讲,每个孩子出生的家庭是他以后发展的基石,所以说家庭中的家庭成员的道德习惯品质都会影响到孩子。

有的人可能会用一些极端的事例来概括一些孩子的成长轨迹,但其实上我们要用大多数或者现在所说的大数据来总结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而不可能通过极个别的现象来完成。

所以我觉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分工上,学校教育主要完成了知识方面的传授,然后家庭教育主要完成的是一些家族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生理想自身素质性质的教育。

总之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教育,每个人都必须。


宜城老师


教育的目地是为了孩子成人和成才。

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

先说家庭教育。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环境,父母的为人,父母处事,父母的价值观,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

2:所谓“上梁不正下梁”,在家庭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3:家庭教育主要承担了孩子的品行、习惯、价值观。

4:家长的影响时间最早时间最长。


再说学校教育。

1: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2:主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

3:第二职能是“育人”。

4:学校教育以集体形式展开,系统的传授知识(以班级体形式为主),类比中育人——培品行,知是非,辩荣辱,树价值。

然后说社会教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社会是一座大熔炉”,

“家庭学校没学好的,社会会给你上一堂深动的课”,

——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



总体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互相检验。如果非要评出一个高低,我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因为学校教育相对而言更公平、更系统、更完善,更专业。
您觉得呢?

教育孩子,究竟是学校更重要还是家庭教育更重要?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醉z清q风f


首先,我想肯定是一位父母问出来这样一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大多也是,父亲,母亲级的人物。所以,也许你们的回答都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内心。



而我,是一名在学校里挣扎了无数年的学生。我想,以我的角度来表达下我的看法。

学校很重要?

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条件好了,不再是以前的凭读书这唯一出路。

有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条件,学习还有那么重要么?

条件好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也并不上心。好学校也完全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过渡罢了。

他们或许觉得,没事,我有钱。我有手艺,孩子总归有一口吃的。学校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孩子在学校里,能毕业就行,以后有我罩着他。

孩子呢,父母的宠溺,没有压力的活着。有钱花,没事谈个恋爱打发打发时间。反正,怎么耗都有父母顶着。

好的学校,确实能提供好的氛围。但是,他们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再好的学校不是也白搭。



家庭很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好的???

!!!!!

!!!!!!



父母双方都是有文化的?

父母能天天陪在身边?

家里不缺钱的?

我想,好的家庭是很重要。但那种完美的家庭,像电视剧《家有儿女》里那样天天嘻嘻哈哈,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有几个呢?




而且,好的家庭是你想有就能有,以你的意愿为转移的么?这个社会现在生存起来是很容易,但活的那么梦幻,那么美丽是得有多困难?



我记得一部电视剧里说过一句话,你长得那么美,就不要想的那么美。

而我们当然可以想的更多,因为我们有这个条件。

但你愿不愿意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而牺牲呢?

但有时候生活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这么多选择。

想要太多,我觉得做梦更合适。





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陪伴,而不能陪伴,父母啥样?孩子也就是啥样。多陪孩子,这才是一个好的家庭。

人的幸福感从哪里体现,我觉得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

家庭差???

没关系,他会知道奋斗。

学校差???

没关系,他会自己努力拿到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