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一个有良心、被救济的小偷”,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一篇写‘’一个有良心、被救济的小偷‘’,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田洪波的小说《步步惊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想知道为什么步步惊心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就由老贾带领大家欣赏这篇小说,并解答设置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步步惊心》阅读材料

  其实是他把事情弄复杂了,如果他没冲动,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

  那是他最自卑的一天,母亲躺在病床上,药费无以为继。身高1.82米的他,眼里没有半滴泪,却被“无用”两个字臊得低下了头。父亲多年前出轨重婚,他刚走出校门不久,家庭的日常开销全依赖于母亲。他感觉悬崖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纠结的结果是,铤而走险,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读大学时,困于家庭开销拮据,他偷过同学几次钱,想着捱过困难就金盆洗手,事实上他做到了。现在,这是最快捷的办法。

  他悲壮地开始付诸行动了,目标选择在人群聚集的公交车上。很快他就锁定了目标。一位看上去有眼疾的老年女人,神情恍惚地站在过道上。她手里拎着个黑色布纹袋,一只手紧紧抓着座椅靠背。座位上的女孩正在用手机听音乐,对老人的艰难视而不见。他把眼睛准确瞄向老人的裤兜。

  毕竟不是老手,毕竟面对的是陌生人。他犹豫了很长时间。在那段时间里,车过了一站又一站,眼看就要到终点站了,他把牙咬了咬,靠近了老人。车身颠簸的一瞬间,塑料包裹的一叠钱,已经捏在他的手上。他毫不迟疑,转身下车,怕自己稍有迟疑,事情就朝相反方向走了。

  在辟静处,他小心清点,4000元整,另有一本病历。病历上记着一个女孩的名字,他好奇地看了下,看到“白细胞异常”的字眼。他知道那是什么病。

  眼泪溢出眼眶,他认定这是上天的旨意。他没有犹豫,转身到公交站点找老人。他样子焦虑、犹疑、懊悔,总之,脸上有着挥之不去的复杂。他不知道,他已经被两个便衣警察盯上了。寻摸半天,无果。他想到了附近的医院,抬头望去,军区附属医院果然就在左前方。他加快脚步朝医院跑。警察悄没声跟在身后。

  医院里很嘈杂,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他一层层楼寻找,一张张脸辨认。在十四楼的一个拐角处,他蓦然看到了那个老人,她脸上全是泪水,几名亲属正在数落她。他看到她的眼里写满绝望,这让他想到自己的母亲。他没敢让自己莽撞,装作好奇的样子靠近老人,同时寻找还钱给老人的机会。机会似乎不是很佳,而且他敏感地注意到有两个人紧盯着他。他不敢造次了。

  这边儿,急火攻心的亲属失去理智,说出几句难听的话,老人不堪忍受,嚎啕大哭,并且趁人不备意欲跳楼。他脑门上全是汗,脸涨得通红,突然把钱狠命往老人怀里一塞,撒开腿就往楼下跑。走廊里响起尖叫声,伴着更多躁动,警察迅疾跟了下去。警察已揣摩明白八九分,只需得到他的证实,可他不知道真相,他只知道有人要抓他。如果抓到就一切全完了。母亲还躺在医院里,他非但帮不上忙,恐怕还要添乱,后果不堪想象。

  他身体素质还可以,迈着长腿,一路狂奔。躲过一辆辆车,闪过一拨拨人。他牵动了太多视线。

大庭广众下,岂能容他轻易逃脱?他最终摔倒在一片绿地上,很重地摔倒。人们齐上阵,仿佛自己就是愤怒的失主,似要把他绳之以法,甚至就地正法,方能解恨一样,各显其能将他摁住。警察适时出现,将他往附近的一辆车上扭送。真正的失主,那位老人的亲属也赶到了,巴掌和拳头一起抡向他,连带着脚踹和声嘶力竭般的质问,被两个警察强行拉开了。他很沮丧,那一瞬间的泪水是不可扼制的。

谜底很快在审讯中揭晓。在和医院通过核实电话后,警察感到十分尴尬,一直沉默地望着他,半天才想起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其中的一个默默把几张钱塞给他,他没反应过来时,另一人也将一些钱塞给他。

  “回医院去!”他们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他。他坚持不要这样的安慰,想返还那些钱,其中的一个红了眼圈,大声呵斥他:“让你拿着就拿着!别关键时刻想旁门左道,要活出个男人样儿来!”

  蔓延的温情中,他哽咽难语,正待转身离开,几个警察同事纷纷走上来,把一些钱塞给他。他深深鞠躬,逃也似的跑向医院。

  安顿好母亲,他心绪难平,到走廊里透气。发现几个人莫名其妙地注视着他,他用手下意识捂住额角的伤口,眼里现出一丝惊悸。那些人似乎更注意他了。他惊讶地看到,有人在传阅手机微博,微博记录的正是他被抓的经历。照片上的他,满眼惊恐。

他傻傻地站了半刻钟,逃离的念头再次冲上大脑。(选自《啄木鸟》,有删改)

  《步步惊心》阅读题目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公交车上的老年女人神情恍惚,“手紧紧抓着座椅靠背”这为下文写老人的家人生病及老人在医院中的痛苦情状埋下了伏笔。

  B.“他”虽然知道有两个警察已经盯上了自己,却依然一层层楼去寻找失主,“他”最终把钱还给了那个老人,自己也被警察抓住了。

  C.“他”一路狂奔却没有逃脱,人们齐上阵各显其能将“他”摁住,文中对人们的表现进行细致描写,主要表现了人们的正义感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D.小说语言凝练,情节紧凑,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和大量的肖像、动作、心理描写,为我们讲述了自媒体时代以为遭遇不幸的小人物误入歧途的故事。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他”的形象特点。

  3.有人建议将小说的标题改为“逃离”,你认为“步步惊心”和“逃离”哪个更好?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

  《步步惊心》阅读答案

  1.A

  2. ①生活艰难。父亲多年前出轨再婚,母亲病重,自己刚走出校门不久。

②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困境。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而是用偷窃的方式缓解困难。

③良知未泯。虽因困窘偷过几次钱,但挨过困难后就金盆洗手;看到女孩的病历后,将钱送还老人。

④有羞耻心,还在乎自我尊严。面对人们的注视和议论,意欲再次逃离。

  3.观点一:“步步惊心”更好。

①“步步惊心”会让读者急于知道哪些“步”让人“惊心”,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步步惊心”是对小说情节的精当概括,偷盗时的“惊心”,逃跑时的“惊心”,面对人们注视时的“惊心”

③ “惊心”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刻画其形象。

  观点二:“逃离”更好。

①文中有多次“逃离”。偷盗得手后的“逃离”;送钱后,羞愧地“逃离”;医院里,看到人们对自己的注视,意欲再次“逃离”。 ②“他”遇到困难,不敢面对,靠偷盗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逃离”。

③认识到自己尊严丧失,羞愧难当,意欲“逃离”,是一种自我反省与救赎,用“逃离”作为标题,更能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4.①“他”因母亲生病欠缺医药费,偷了一位老人4000元钱。

②发现钱是用来给一个看病的钱后,将钱送回老人手里,并试图逃离。

③被群众,警察捉住后,遭到老人的家属痛打。

④警察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纷纷给‘’他”捐款。

⑤医院里”他“被“莫名其妙地注视”,人们纷纷议论这次偷盗事件。

⑥”他”想要再次逃离。

【本小题解析】:概括小说的情节,需按照小说情节发展脉络(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一步步梳理,如果有倒叙、插叙等,一定要注意依然按故事发展顺序梳理。 本文的脉络比较清晰,是一个“偷钱——还钱——被捕——被救济——被注视——希望逃离”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 ,不难得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