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齊魯大地,孔孟之鄉。山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孕育出了眾多傑出的人物,也有許多的珍貴歷史文物。山東向來是齊王和魯王的封地,藩王轄地,寶貝自然不必多說,東晉開國皇帝琅琊王司馬睿的封地也在山東。最最重要的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皆發源于山東,使山東成為漢民族遠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寶藏》第一季山東省博物館沒有參加,如今國寶2重磅歸來,山東省博物館赫然在列,據新聞報道鹿晗已經抵達山東省博物館錄製國寶2,大家也紛紛猜測山東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會有哪三件入選呢,今天為大家介紹5件入選幾率最大的國寶。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山東省博物館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九旒冕

1、【九旒冕(明)】

明朝初年,朱元璋大封天下,封第七子朱榑為齊王,第十子朱檀為魯王。1971年出土於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明史·輿服志二》中關於親王冕的規制相同:“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裡,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九旒冕是研究我國古代服飾、禮制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蛋殼黑陶杯

2、【蛋殼黑陶杯(龍山文化)】

1960年山東濰坊姚官莊出土,整器為兩部分套合,以輪制而成,器壁薄如蛋殼,表面烏黑光亮,是典型龍山文化的特徵性器物,代表了中國遠古時期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頌簋

3、【頌簋(周)】

1954年由山東文管會入藏山東博物館,為傳世青銅器中的珍品,流傳有緒。該器器型莊重,鑄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銅器,最為重要的是,器物內底和器蓋有152字對銘,是研究西周社會歷史重要的文字資料,其金文規整、典雅,是書法藝術的傑作。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魯國大玉璧

4、【魯國大玉璧(戰國)】

1977年出土於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禮器,代表禮制文化的最高境界。此玉璧為目前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兩面都是三層紋飾,內外蟠螭紋,中間谷紋,器形規整,琢磨精良,是山東博物館大廳穹頂玉璧的原型。

《國家寶藏2》之山東省博物館:這5件國寶不輸任何博物館

亞醜鉞

5、【亞醜鉞(商)】

1965年出土于山東青州蘇埠屯1號商墓,是商代禮儀重器、王權的象徵,兩面鐫刻的銘文表明此鉞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亞醜”族群。該器器型碩大,十分罕見,是殷商末期青銅鉞的典型代表。

《國家寶藏2》山東省博物館即將上線,是哪三件國寶代表山東文化,代表山東省博物館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