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育者:想让你的孩子上名校?就释放孩子的天性吧!

Erika Christakis是一名儿童早期教育家,也曾担任幼儿园园长。Nicholas Christakis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医学与社会学教授。夫妇二人曾共同担任哈佛大学本科宿舍的驻校导师。

哈佛教育者:想让你的孩子上名校?就释放孩子的天性吧!

他们认为:如果你真的想要孩子未来能在大学里如鱼得水,就应该选择以玩耍为主的教育模式。

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玩”这个词被强调得如此之少。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因为衡量学校教育的最好标准就是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总能充分考虑别人的立场,那么他以后一定会很擅长学习。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灵理论”: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想法、信念和欲望有别于我们周围的人。

假设一个4岁的孩子总是毁掉别人精心搭建的城堡,而一个20岁的学生总是在课堂讨论里喋喋不休、完全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二者其实都体现了同一个问题:他们都完全无视周遭人的感觉。

哈佛教育者:想让你的孩子上名校?就释放孩子的天性吧!

基于玩耍的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从别人的情感和体验中观察和学习到很多东西。而基于技能的教育模式通常被人称为“死读书”,因为连老师都知道,幼小的孩子根本无法在与社会割裂的环境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寓教于乐”

从心理学上看,一个人的学习有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如果用自然学习的方法,较难达到考试的目标,这是就体现了教育外力的重要性。

强迫学习获得的知识点在大脑中是孤立的、散落的,无自我增殖的功能。

哈佛教育者:想让你的孩子上名校?就释放孩子的天性吧!

而让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快乐,心理、生理上都处于愉悦的状态,学习的效果与可持续性较好。

家长在教育中,最初不要追求教育的“量”,而是应该追求孩子的快乐体验。比如孩子今天学得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下,保持快乐体验,而不一定非要按计划完成学习量。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很重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做某事,减少外在的压力,才能更好的避免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比追逐学习成绩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