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文史哲系列——論靈魂

靈魂何謂

靈魂從哪裡來,靈魂是不死的嗎,靈魂真的非得寄住在肉體裡嗎,機器會模仿靈魂嗎,靈魂只是心智算法嗎,靈魂力量可以操控生死嗎,靈魂慾望是什麼,靈魂要侵佔肉體還是會背棄肉體呢,靈肉現象如何解釋,宗教與靈魂有什麼關係,純潔的靈魂如何與骯髒的肉體共處,靈魂間是否可以相互吸引。若想從正面解釋靈魂幾乎是得力不討好的活兒,不如從反面說起,靈魂不是什麼,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靈魂絕對不是一堆肉體組織,不管是現在科學盲目深入研究的神經網絡組織還是試圖模仿人類心智的機器人。其實想想就很容易理解,靈魂怎麼會藏在一堆筋肉關聯組織裡呢或者靈魂怎麼會只是一串串重複可行的行為與語言呢。這些只是靈魂表象,人類外在行為與語言也只是靈魂操控的結果或表徵,而人工智能試圖模仿正好是這些表徵,無論模仿得多麼逼真,那只是一種形式模仿,沒有精氣神也就沒有靈魂在裡面。現代科學分塊切割思路陷入宰割靈魂的困境,或許他們認為靈魂在大腦裡,就把大腦剖開,找各種皮下結締組織或神經脈絡,似乎找到一種電信號在傳遞,感覺摸索到靈魂發射的電波,但靈魂只是體現在神經元網絡裡的信號嗎,這一堆堆無關聯的信號發送與接受區域就是靈魂駐地嗎,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在科學家眼裡,靈魂只不過是一堆堆可供研究的對象,不管是波還是場,殊不知科學家自己的靈魂也在觀摩著這一切,靈魂在自我研究嗎,自我關照可以得到真切的知識嗎。或許那只是靈魂給肉體佈下的迷陣,用來模糊人類的視線,讓人著迷其中,通過不斷觀察肉體脈絡組織,試圖把握靈魂精氣神。

靈魂畫像

靈魂始終在思考著,它想超越肉體甚至生死,它不喜歡變化太多,但有時似乎可以一念三千,瞬時便生成無數念想。肉體需要餵食,靈魂只需要自我反省。靈魂支配並操控著肉體,但個別靈魂往往無力抵抗肉體的反噬,沉湎於肉體歡娛,靈氣自然而然消失殆盡,此時此刻,人獸無差,雖然還披著肉體的皮囊,也只是行屍走肉。靈魂可以直面生死,或許只因為它是不死的,肉體腐朽只是讓靈魂得以暫時歇息,靈魂自有它自己的智慧使命,智慧的真元就掌握在靈魂手裡。真正的智慧只是一種判斷力,孰是孰非,進退有止,智慧得到靈魂的加持變得更加強大。而靈魂以其不死本質延綿不已,智慧只需要得到它一點點指點便會蛻變,唯有不死在己方能靜觀萬有,從而真正把握這俗世變幻背後真相。看似一切流變,日月也不例外,實則靈魂能量守恆,智慧源泉源源不斷,只是豐瘠不一。幸運的人兒分有多一點智慧,靈魂顯得更加充實,而不幸的人兒靈魂則顯得畢竟枯寂。靈魂很脆弱也很嬌貴,如同鳳凰擇梧桐而居,若肉體功能不完善,直接捨棄另尋別處,而且總會受到熱烈的歡迎。靈魂怎麼會發愁沒有好的去處呢,只是垂死肉體再也無法挽留靈魂,靈肉分離結果自然只是肉體自我消亡,靈魂反而會慶幸自我解放與重獲新生自由。不死存在怎麼會迷戀有死眾生呢,靈魂為啥要屈居在肉體身上呢,或許是肉體苦苦哀求靈魂,不管是通過自身發育還是通過後天努力鍛鍊,只有好的皮囊才會配得上好的靈魂,而久病纏身的肉體怕也難為靈魂,如此冷暖不定的肉體怎麼會適合靈魂居住呢,怪不得靈魂與智慧只會棲居在恆溫動物上面。病體真的不適合靈魂,醜陋的肉體或許還可以,畢竟靈魂是不會在意如此表面化特徵,況且時間力量會老化一切,抹平一切看似不平等的面貌特徵。宗教情感裡供奉著靈魂先知,共同祭拜著萬能靈魂,虔誠地祈盼著,靈魂也變得謙卑,看到眾生如此放低姿態,卑微地低到塵埃裡,靈魂也不忍,靈魂力量自然變得柔和,一切都沉浸在和平寧靜的氛圍裡,靈魂也得以歇息,靈肉從未如此和諧共處。但若否定一切宗教,否定一切靈魂,結果會怎樣呢,人類心智會變得迷茫,會在周邊尋求新的偶像崇拜,不管是科學技術還是偶像明星,有型的一切都會稱為祈禱跪拜的對象。靈魂力量讓人炫目,讓人無法忽視,人類也很難擺脫它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