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 周鹏程

我们正在无可逆转地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之新,我们无法概述其特征。虚拟世界正挤占着真实世界,人类文明正被大数据解构和重构。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世界变化、社会转型呼唤着教育的深度变革。21世纪,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深度思考。我们认为,成才的关键已不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你是否具备关键能力。

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结合一附中的探索,我们认为中国学生应具备4种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011—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教研究所在一个全国教授问卷调查中请教授们反思本科教育的目的,并对本科生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名列首位。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关注两点:一是课堂教学由传递中心教学对话中心教学转变。要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另一个要点是构建思维型课堂文化,关注学生学力成长。很多人都知道华师一国际奥赛成绩斐然,但并不知道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不知道老师们是如何构建思维型课堂文化,培养学生学力的。以物理学科为例,我校物理组有一个“天下四”活动,物理教练安排学生每天下午四点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老师只是导演和裁判,同学之间进行平等而激烈的思维碰撞,生成问题解决方法,形成新思维,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培养的是能产思维,而不是再现思维;构建的是思维型的课堂文化,而不是记忆型的课堂文化;提升的是学生物理学科的学力,而不是知识的容量。目前我校物理学科已获得15枚国际奥赛金牌,五大学科一共获得30枚国际奥赛金牌,全国首位。并且有5名学生在学科奥赛中获得世界第一。

思维型课堂文化的构建更让广大普通学生受益良多。在刚刚结束的武汉国际“楚才杯”竞赛中,我校高二学生陈妍的《梦想可贵,低头无罪》获得特等奖。评委们一致认为:华一学子的作品明显带有极强的思辨能力。

我们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成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学科。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成才之魂。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我们生存的世界由物理维度和社会维度构成,但都以语言为媒介,语言是人类智慧生活的基础。有效沟通能力源于语言,高于语言,是创新型人才的工具性要求。

如果说华师一是大舞台,那么学生始终站在舞台的中央。在学校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话中心教学形态下,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友善、求真的人际交互成为课堂文化主流。不仅在课堂上,学子们还在“山海杯”国际辩论赛,校内“新竹杯”辩论赛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被余秋雨誉为“全世界最会说话的年轻人”,“国际大专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陈铭就是华师一毕业的学生。有效沟通能力是成才之翼。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华师一附中数十年来的优良传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还什么时间给学生?教什么方法给学生?学校一直在探索。学校组织编写《学科方法指导》,系统讲述学习规律、学习策略。并把初一和高一学年定位为养成教育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定位、周末规划”等系列主题班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经常“大方”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则负责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点拨。

2012年,39名来自恩施州咸丰县各乡镇的土家族、苗族学生借助湖北省教育厅实施的“飞翔计划”来到华师一学习三年;2015年起学校还承办了少年空军航校,每年招收40名学生进入航空班学习。这些学生进校时的文化成绩远低于我校正常录取分。

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提升?三年里,教师们重点做了一件事: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投入和学习策略上对他们进行引导。三年中,与其学习的初始能力相比,他们的学习终结能力不断提升。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齐头并进。2015年飞翔班的高考成绩大大超过了咸丰县政府的预期。航空班不仅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为全国16所少年空军航校的标杆。

华师一校友:清华本科生特奖获得者李逸良,曾随克强总理出访拉美的蒋方舟都曾说过:华师一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成才之本。

最好中学校长告诉你:中国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控制的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健康管理、财务管理、基本的生活管理、生涯规划等能力。

如生涯规划方面,学校通过“院士课程”“清华文化周”“北大博雅论坛”“光谷课程”等,让国内乃至全球顶尖的学者、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走上华一讲坛,引领华一学子走进各个领域的前沿,思考未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工作?进入什么高校学习什么专业?高中三年如何度过?

又如健康管理方面,学校要求每个华一学子都具备两项体育特长,否则不能毕业。希望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具备体育精神。同时,学校还在开发食育课程。科学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才能铸就强健的体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才之力。

身心健康,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华师一新的人才观。如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华一师生的共识,学校文化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师生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激活,学校必将走向新的高度,那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