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切莫追求形式感

回顧過去的一年,免不了“總結”這個環節。對於縣長們來說,電商是“首選項”之一。在以往的走訪中發現,很多縣長對縣域電商依然是“一頭霧水,無從下手”。即便是出了電商的十三五規劃,縣域電商在如何落地方面似乎還是缺少有針對性的抓手,以至於“目標”的確立都是一個難題。

困惑,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一、平臺電商高舉高打的“農村戰略”實施幾年來,沒有實現預期目標,表面上熱熱鬧鬧,事實上很多地方出現大面積癱瘓,經營狀況一地雞毛。現在的矛盾,部分已經對接了平臺電商農村項目的縣域政府,投入不少,如何“善後”?如何持續經營?沒有對接的縣域政府也很猶豫,進退兩難,平臺電商的農村項目究竟做還是不做?

二、互聯網技術與模式的快速迭代,讓本已落後的縣域電商更加“邊緣化”。進入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迅速終結了PC時代。與此同時,短視頻、直播的興起,社交網紅電商漸入佳境,而微商在“調整”後開始走上理性發展軌道,媒體電商、社區電商繼續探索自己的路子。但縣域呢,各個渠道輸入的往往卻是傳統電商,註定是看不到明天的。

三、期望太高,失望也大。一段時間以來,電商似乎成了縣域政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工程,任何場合與報告必提及電商,似乎電商成了一切,抑或就是一根當下經濟抓手裡的“救命稻草”。但投入精力與財力之後,很多地方發現“也就那麼回事”——農產品做“大促”能賣些,但不賺錢,平時上行很困難;對本地企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力量很有限;看上去熱熱鬧鬧,拿出數據來一看,政企都很尷尬。

農村電商切莫追求形式感

其實,我的理解,這些困惑本身,是刷“形式感”帶來的——太多地方,當下就是“為電商而電商”。看到別的縣在做,自己縣不能落後啊。別人都成示範縣了,我們怎麼樣也要爭取啊。這裡面,不光是“模仿”,還要超越,於是乎,啟動大會、推進大會、高峰論壇、資源對接會,等等,全國各地都在搞,並且比規格、比排場,比概念。但是,明白人都明白,這些活動大多流於“形式”,對當地電商的實際有效推動作用十分有限,更多隻是滿足了領導與部門在電商發展領域的“形式感”——你看你看,我們也做了,還做得更加高大上!

農村電商切莫追求形式感

再來說說國家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依我的理解,示範縣最有價值的,往往不是商務部規定的“必選項”,而是每個縣域基於縣情、資源、產業和文化,以及切入時機而做的“自選項”。所謂“千縣千面”,縣情大不同,縣域電商怎麼可能完全用一個模子來刻出來?遺憾的是,又有幾個縣域政府敢如此大膽創新?幾乎所有政策決策者的首要目標,是按照示範縣的規範與要求,刷出“形式感”,並順利通過驗收。於是,我們看到一個“盛況”:每年示範縣申報前,就有機構與專家組織“創建培訓班”,最近還有“驗收培訓班”。這些“形式感”極強的培訓,想爭取並順利通過驗收的示範縣領導,誰敢不參加?

讓人欣喜的是,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縣域領導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他們不再趕潮流去刷“形式感”,而是盯牢自己的“小目標”——電子商務不是靠一兩次活動能夠搞起來了,縣域電商必須做夯實自身的“生態圈”:建設品牌、挖掘網貨、多層次培訓、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物流快遞、農村帶寬建設等。在具體做法上,不再人云亦云,而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趕潮流,不追時髦,縣域電商的具體做法就不一樣了,變得更加務實,所有項目都要有結果可檢驗,要有數據可證明。

農村電商切莫追求形式感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減少追求“形式感”、“排場”的營銷活動、務虛會,增加坐下來和客戶一起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減少高大上的“趨勢”、“願景”、“新概念”,增加場景化的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和案例;減少辦公室裡的坐而論道,增加進機房、上站點、去街邊櫃、蹲營業廳;去除以領導為中心的“內部價值呈現”,即製作美輪美奐的內部宣傳視頻、精美的PPT,聚焦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去除“行業領導者”、“攻進無人區”的盲目樂觀,增加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敬畏和獨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