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茂堅:克忠克孝 惟讀惟耕

現在很多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文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家風教育,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

喻茂堅的優良家訓


喻茂堅

喻茂堅(1474年-1566年),字月梧,號心庵,明重慶府榮昌縣(今重慶市榮昌區)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授安徽銅陵知縣,後歷任浙江臨海知縣、福建道監察御使、陝西巡按、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職,官至刑部尚書。

喻茂堅為官剛正不阿、清廉有為,被讚譽為“天下清官”。任職刑部期間,他以國為重,秉公辦案,不徇私情,在當時就有“漢庭老吏、當代法家”的美譽。喻茂堅還曾主持修訂明代大法典《問刑條例》,該部法典增加了嚴懲官吏等內容,促進了當時經濟社會的穩定。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為官38年的喻茂堅緻仕還鄉。回鄉後,在鄉鄰資助下,喻茂堅創辦了榮昌爾雅書院,“以詩書課後生”,將自己的為人為學理念代代相傳,對後世子孫和當地百姓影響深遠。

喻茂堅:克忠克孝 惟讀惟耕

喻氏家規家訓

喻茂堅是一代法學名家,他把自己的法治理念和為學為官思想融入到對後世子孫教育中,晚年曾留給後世子孫兩副對聯:《垂訓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和《訓示聯》“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為人父母無愧;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作為家規家訓,教育子孫耕讀為本,忠孝傳家。

1642年,喻氏後人、明末著名易學家喻國人將喻茂堅的兩副聯訓和之前已有的8條喻氏家訓進行了補充、深化,又撰寫家訓6條,形成相對完整的喻氏家規家訓。之後,喻氏家規在明清兩代又經過三次補充完善。

喻氏家規家訓有三大特點:一是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子孫以耕讀為本,鼓勵大家認真讀書,考取功名;二是注重德行修養,教導子孫後代忠孝兩全,孝敬父母、忠君愛國,如有犯者,視其輕重責懲不貸;三是注重遵紀守法,《喻氏家規家訓》中有一條,“毋習偽以欺,毋好訟以胥戕,毋侮國憲典以自罹於闢”,核心內容就是教導子孫要尊崇法律,不要違法亂紀。

數百年來,優良的家規家訓哺育出許多優秀的喻氏族人,僅明清時期取得功名的就有322人,湧現出一批清正廉明、秉公執法的好官。如彈劾權奸魏忠賢的兵部尚書喻思恂、秉公主審魏忠賢同黨的巡撫喻思慥等。

教子孫兩行正路——重慶喻氏家規家訓

1549年,瀨溪河畔的小鎮走來一位身著布衣的老人。因為喜歡這裡的石上流泉、墟里炊煙,老人決定在此處建一所書院,“以詩書課後生”,教導族人和鄉鄰的孩子。

這位老人就是明朝中期的刑部尚書,被嘉靖讚譽為“天下清官”的喻茂堅。喻茂堅85歲那年,爾雅書院落成,他親手為書院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下聯為: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喻茂堅(1474-1566),字月梧,號心庵,明重慶府榮昌縣(今重慶市榮昌區)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進士,歷任安徽銅陵知縣、浙江臨海知縣、福建道監察御使、陝西巡按、大理寺卿、刑部左侍郎、刑部尚書等職。由於喻茂堅為官清廉、辦案公正,在當時就有“漢庭老吏、當代法家”的美譽。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 劉興亮:

喻茂堅官聲非常好,清廉、公正。他一生中審結過許多的大案、要案,官聲非常高。

460多年前,喻茂堅辭官回鄉。這位當官38載,位列七卿的刑部尚書,還鄉時竟“囊無百金”,行囊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部嘉靖版的《問刑條例》。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史教授 龍大軒:

明代的根本大法就是《大明律》,制定以後,永為常法,不能改。不能改就有一個問題,法律條文是死的而社會生活是變化的,那麼出現新的情況怎麼辦?於是後面只能通過頒佈“令”、頒佈“例”--就是條例這種形式來加以變通。時間一長,“令”就多了、“例”就多了,同樣一件事情有可能有三五種“例”進行規定,有些“例”規定得重,有些“例”規定得輕,司法實踐就不統一,這是個大問題。當時喻茂堅就提出,要重新來修訂《問刑條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喻茂堅緻仕還鄉,回鄉以後,一直想“以詩書課後生”,但這個願望直到十年後才實現。因為他實在太過清貧,根本拿不出建一座書院的銀兩。

重慶榮昌文化學者 吳洪:

爾雅書院是在1559年由喻氏族人共同出資建成的。當時,喻茂堅已經85歲了。

朗朗的書聲伴著淙淙的河水,流過四百多年的漫長時光。喻氏族人遵循喻茂堅“克忠克孝”、“惟讀惟耕”的垂訓,在瀨溪河畔開枝散葉,漸漸形成一個繁榮的喻氏家族。

爾雅書院開辦之後,喻氏後輩族人很多都考取了功名。在喻茂堅九十一歲那年,他的孫子喻應臺、曾孫喻思恪同時登科考中舉人。

重慶榮昌文化學者 吳洪:

當時喻茂堅非常高興,作了一則對聯“曾祖九旬猶在世,兒孫十八互登科”。由這幅對聯的下半句“兒孫十八互登科”,我們可以看出,在喻茂堅91歲高齡的時候,他的子孫輩中已經有18個人考取舉人以上的功名了。

據《喻氏族譜》記載,明清兩朝重慶喻氏族人取得功名者共計322人,高中進士者多達27人。

喻茂堅:克忠克孝 惟讀惟耕

在喻茂堅耕讀為本、忠孝傳家的良好家風影響下,喻家人才輩出,因此本地人稱喻家為“喻半縣”。為什麼如此稱呼它呢?主要是第一他的家族繁衍得很多,第二主要是考取功名的人、還有朝廷裡當官的人都廉潔公正並且秉公執法。

喻氏子孫傳承了喻茂堅公正、法治的思想。喻茂堅後裔、身為御史的喻思恂不畏權奸,以《劾權璫魏忠賢疏》上奏魏忠賢的罪行。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 劉興亮:

喻思恂是喻茂堅的曾孫,他在南明時官至兵部尚書。他繼承了喻茂堅的優秀品質,敢於彈劾當時權傾天下的權奸魏忠賢。而參與審理此案的主審官,大理寺寺副喻思慥也是喻茂堅的曾孫。

喻思恂、喻思慥,一個不畏強權彈劾魏忠賢,一個秉公主審魏忠賢同黨。兩位曾孫的作為與喻茂堅的事蹟相映生輝、燭照青史。

1642年,喻氏後人、明末著名易學家喻國人將喻茂堅垂訓聯的精神融入了喻氏族訓和族規中,讓族人世代遵循。

喻茂堅第十三世孫 喻權堅:

家訓的第一條就是:孝父母,敬長上,訓子弟,和鄰里,修祀事,各務其職業,惟讀惟耕。這裡的“惟讀惟耕”與喻茂堅“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的垂訓聯一脈相承。

尤其讓人稱道的是,喻氏族人遵循喻茂堅“兩行正路”的垂訓,遵循國法家規,惟讀惟耕,各守其業。

喻茂堅第十三世孫 喻權堅:

按族規,族譜不僅要記載喻氏族人的成績,也要記載喻氏族人的劣績。成績用以激勵後人,劣績用以警示後人。幾百年來,還沒有一個喻氏族人因為觸犯刑律而被記入族譜。

自喻茂堅而下,優良的家風哺育出很多優秀的族人。曾參加淞滬、武漢、長沙等多次對日會戰的抗日名將喻孟群;新聞學家、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喻權域;錢學森的第一助手、火箭專家喻顯果等喻氏族人都在自己的職份或領域忠於國家、無私奉獻。

喻氏族人、火箭專家、中科院研究員 喻顯果:

喻茂堅還有其他一些老一代的人,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對我們家的影響都很大。第一就是要學,學要有長進,學要學好。而且還教導我們不能偷奸耍滑,也不能夠見便宜就上,要克己奉公。我覺得我們喻氏家族優良的家訓家規,一定能夠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後輩子孫要各務正業,凡從政者一定要以族人喻茂堅為榜樣,公正廉潔,為後人留下清名。

由喻茂堅建立的“爾雅書院”,至今佇立在重慶榮昌區的萬靈古鎮。時有學習國學的孩子來到這裡讀書習字,尋找歷史深處的中華民族優良家風傳統。朗朗的書聲伴著瀨溪河潺潺的流水,輕輕地傳揚開去。

喻茂堅:克忠克孝 惟讀惟耕

從重慶喻氏一門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喻茂堅留給子孫的不是錢帛田宅,而是一種遵紀守法甚至是維護法紀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他以身為範的影響下如同血脈基因般代代傳承。

中國傳統的家風、家訓,延續的是家族的歷史和規範,積澱成為一種價值觀,最終傳承的是特定的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