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征稿启事|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那永存的永恒之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

——尼采 《快乐的科学》

基于人对自身与未来的关切和担忧,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世界本质、生命意义以及人性完善的追问。

立足当下,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化、媒介化等已然凸显的社会现实,单一的学科或知识已很难厘清这些问题并给出指引性建言;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技术伦理中“人的独特性在哪里”“何以为人”等关键问题是每一个朝向未来的学科必须探讨的议题,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而持久的探讨是人类对自身命运本应承担的责任。

万物皆媒中未来已来。由此,跨语际生命传播将视阈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建筑、平台社会等具象化的社会事实,从历史性、生成性、媒介叙事、情感、日常生活、技术伦理等关键词出发,以跨学科方式直面个体、组织与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异质性与差异性不断增强的当下,以智慧与技术,探索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道路,探讨社会有机团结如何达成。

征稿启事|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博导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主编 )

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探索与创造平台,拟邀请各界人士以“生命”为始点,展开跨文理基础研究,相互激发,围绕“情感·认知·设计”提出一些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思想性的观点与建言,以生命传播视阈呼应时代的变迁。

征稿启事|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首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论文集《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编辑团队部分成员在北京大学红楼前留影)

01

峰 会 主 题

生命传播:情感·认知·设计

02

征稿论文围绕如下议题

议题一:生命传播与生成性、历史性

议题二:平台社会与人工智能、算法权力

议题三:生活方式与城市建筑、智慧空间

议题四:媒介叙事与情感、具身性(在地)知识

03

征 稿 对 象

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向各学科、各领域人士征集峰会论文,并欢迎海内外在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向本次大会提交论文。论文作者将受邀参加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并于会上宣读论文,入选论文将作为第二本《生命传播:情感·认知·设计》论文集优选论文。

征稿启事|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首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论文集《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

04

征 稿 要 求

  1. 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具有创新性的视角与见解,使用较新文献资料。

  2. 所投稿件应为作者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请作者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3. 论文原则上以6000-10000字为宜。

  4. 论文格式参见附录。

  5. 来稿应注明作者姓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邮箱。

  6. 来稿附件请用Word文件,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至:[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统一使用“论文标题+作者名”。

  7. 收到稿件后,峰会组委会(认为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如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峰会组委会意见,可对稿件自行处理。

05

征 稿 时 间

1. 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3月20日。

2. 论文入选及参会与否将在2019年4月10日前告知作者,本组委会及将发放峰会邀请函,正式邀请可参会发表论文的作者。

06

大会秘书处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会务微信公众账号:pcsdpku(北大公共传播)

联系人:

李 堃 13001017211

仁增卓玛 1890891425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二届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 组委会

2019年1月11日

附录:《生命传播论文集》格式要求

1.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需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简明阐述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以150-300字为宜。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二字为宋体,五号字,加粗,退两格;摘要的文句为宋体,五号字,不加粗。

2.正文:条理清晰,行文规范。1级标题用“一”标示,小四宋体,居中;2级标题用“1”标示,小四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标题用“(1)”标示,五号宋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3.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应用分号隔开;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应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4.注释一律采用哈佛注释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处注明。详细注释规范如下:

① 当作者姓名在句子中自然出现时,给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将出版年份放在小括号内。比如,In a recent study Harvey (1993)argued that ...。

② 当作者姓名不在句子中自然出现时,姓和出版年份都放在括号中,比如,A recent study (Harvey,1993)shows that…。

③ 被引用的作者在同一年中出版了两部以上著作或发表了两篇以上的论文,用小写字母a.b.c等予以区别,放在年份后面,如,Johnson (1989a) discussed the subject…。

④ 如果被引用著作有两位作者,要将两位作者的姓同时给出,如,Matthews and Jones (1992)have proposed that…。

⑤ 如果有三位以上的作者,只给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再用斜体写上et al.(等人),如,Wilson et al.(1993)conclude that…。

⑥ 如果在文中直接引用其他作者,即原话照抄,并且引文不超过两行则直接插入文本中,用引号与文本隔开。英文文稿可以用单引号,也可用双引号,只要全文一致即可。还要在恰当的位置给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以及页码。比如,Aitchison (1981),for example, points out that language is subject to change, and is not caused by “unnecessary sloppiness, laziness or ignorance”(p 16). 当直接引用的原话超过三行以上时,有的更确切地规定引文超过30个词时,引文须另起一行空格与正文分开,左边缩进,字号缩小或字体变化,不需用引号,在引文结束处将页码放入小括号内。比如,

Paine et al.(1983)added that good praise follows the “if-then”rule:The “if-then rule” states that if the student is doing something you wantto encourage—something you want to see the student do again or domore often in the future (and if you are sure that that is what the student

is doing)—then (and only then) you should praise the student for it(p.46).

5.参考文献处注释规范如下:

① 所有参考书目以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一个作者有多本著作时,则按年份先后排列顺序,一个作者一年内有多本著作出版或论文发表,在年份后按月份先后加小写字母a. b. c.等加以区别。

② 参考书目信息应从书名页上而不是从封面获取。

③ 每一项参考文献注释应包含一定的内容或要素(element),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a.著作的注释内容要素和顺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商.

比如,White,R.(1988). Advertising: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2nd ed. London: McGrawhill.

b.同一著作中有多位作者时的要素和顺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份).章节标题.In: 主编名首字母大写.姓,ed. 或者eds. 书名.再版著作注明版次.丛书注明卷次.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论文所在页码.

如,Wright,P.(1986). Reactions to an Ads contents versus judgments of Ads impact. In: J. Olsen,& K. Sentis,eds.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Vol. 3. New York: Praeger,1986,108-117.

c.学术期刊、学报参考文献注释要素和顺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出版或发行年份).论文题目.刊物名称. 总卷号(本期号).页码。

如,Greco,A.J.,& Swayne,L.D. (1992). Sales response of elderly customers to point-of-purchas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32 ⑸,43-63.

注意:多位作者时,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名的首字母大写后用句号。

d.学术会议论文集的注释要素和顺序。

作者姓,名首字母大写.(年份).论文题目In: 会议文集主编名首字母大写. 姓,ed. 或eds. 文集名,会议地点.时间.出版地:出版商.论文所在页码.

如果不是会议文集,而只是会议交流论文,则不必写出编者姓名和文集名,但要给出会议名称、具体的时间、地点。

如,Silver,K(1989). Electronic mail: the new way to communicate. In: D.I. Raitt,ed. 9th international online information meeting,London 3-5 December 1988. Oxford: Learned Information,323-330.

e.来自法人团体(如政府部门或其它机构)的参考文献注释。

文献颁布团体的名称.(年份).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商.报告或文件号码。

如,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1991). The ITC code of advertising standards and practice. London: ITC.

f.网上信息或电子出版物参考文献注释。

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载体为电子出版物或国际互联网,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素来以最快、最新著名,有些是一瞬即逝的,有些是不断更新,是变化着的信息。有些是仅仅发布在网上,并无印刷版文本。还有些没有准确的日期,很难分辨其创作的时间,这带来一个问题,既无法确认文献的新旧,难免有鱼目混珠的现象。所以在引用时一是要做一些辨伪工作,二是要如实给出详细的检索信息和网址以及下载时间。其规范如下:

如,Holland. (1996). Harvard system [online]. Poole,BournemouthUniversity.Available from:如果没有在网上发布的时间,则不必标明,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出下载时间。

6.文中尽量不出现英文以外的外文,如确系需要,应在外文后用圆括号标注英文或汉语翻译。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