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战争就是通过厮杀来占领领地活驱赶敌人,其手段就是充满暴力,其结果就是无情的死亡。战争的主角是战士和武器,武器随着发展也是不断的更新改进,无非就是要让对手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武器分刀枪剑戟类的冷兵器和使用弹药的枪炮,还有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枪炮作为很长一段时间的现场主宰,即使现在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两样冷酷无情又冒着火焰的武器,士兵们身有体会,所以出现了新兵怕炮,老兵怕枪的说法,这有没有什么实际道理呢?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枪和炮都是利用火药动能发射弹丸来打击敌人,结束了古代的刀剑近身肉搏战,看似拉开了阵地距离,但威力增大了,所带来的伤亡人数成倍的增加。同样作为发射弹丸的武器,枪和炮是有区别的,最简单的区分就是枪小炮大,口径小于20毫米的是枪,大于20毫米的叫炮。枪发射的子弹一般不再爆炸,只是穿透伤害,而炮弹都是讲究巨大的爆炸产生对周围的破坏,明显比枪更猛。枪分为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等,炮分为很多种,按弹道可以分为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迫榴炮。炮一般是进攻型武器,对敌方阵地或防御设施进行摧毁,使其失去防御能力,枪尤其是手枪机枪狙击步枪具有防御能力的,阻击敌人的单兵进攻。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遇到敌人开炮,老兵总会喊大伙卧倒,遇到对方的机枪开火,也会喊趴下。一阵炮弹伺候,老兵们爬起来继续冲锋,而新兵蛋子还在瑟瑟发抖,趴在地上站不起来。新兵和老兵对待这两种武器也是毫不相同的,也许是声音太大,新兵们几乎都是害怕炮弹的,即使是根本没有处在打击范围,也是吓得双腿发软。而遇到机枪防御的阵地,新兵们发起疯的往前冲,几乎是不管不顾的,根本不会表现出害怕的。老兵们对这种情况刚好相反,在他们眼里,声音越小,气场越大,就像狗一样,汪汪叫的不一定咬人,而不吭声的就要当心了,搞不好就要给你留道牙印做纪念。老兵是不惧怕炮弹的,就怕突突的机枪,冷不防的那几下子才是最要命的。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士兵的职业是打仗,不管在哪个行业干,时间长了总会摸索出经验。所以老兵们不怕炮而怕枪也是有道理的,是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用生命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知道,大炮的威力比枪要大的多,所以是不可能用炮来对付单兵的,一来目标小,不好瞄准,炮打移动靶不是多强项;就算打中了也不划算,有点牛刀杀鸡的意思,炮弹要价很高,数量就少,是用来轰炸城池碉堡等坚固设施的,除非是瞄准了敌人的指挥部,不然一般不会用炮来阻击单兵进攻的,得不偿失。所以炮弹出现在阵地上,不是瞄准了你,那是一种火里压制,用强大的火力网来试图阻止进攻,或者是对防御阵地进行摧毁,打没打中他们不管,只是给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然后让步兵来接着干。

这么说来,炮兵是不会出现在前沿阵地上的,炮弹也不是专门针对阵地上重逢的你。他是凭概率来造成人员的杀伤的,而且由于炮弹从发射到落入地面有个过程,给你的有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炮弹不可能精确瞄准单个的士兵,两发炮弹也不会落在同一个地方,这就让老兵们摸索出应对炮弹的技巧。而新兵由于刚上战场不久,对一切都很陌生,再加上炮弹那巨大的爆炸声,很让人害怕,他们也不知道怎样采取措施,往往就是傻站在那或者乱跑。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就算是听到老兵们的喊话,趴也趴下了,还是会造成伤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趴的地点和姿势不对,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炮弹是随机对阵地进行覆盖的,但两发炮弹落在同一地方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老兵们都是往弹坑里跳,这等于是现成的战壕,阻挡了冲击波和弹片的伤害。面对炮弹的爆炸,有战壕和没有战壕,结局天壤地别,最少能减少70%以上的伤害。如果新兵不跳进弹坑,基本就是受伤或者死亡,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大到你无法想象,几百米外杵在那也会被掀翻。趴的姿势也有窍门,不然也会造成伤害的,记不清是那场战役了,国军很多新兵被日军炮弹袭击,回来不久就死亡了不少人,军医检查并没有外伤,说明没有被炮弹的弹片击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死亡呢?有些人认为是被吓死的,最后解剖发现这些新兵的内脏被震坏了,是冲击波和地面共振对老老实实趴在地上的心病造成了严重伤害。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遇到声音特别巨大的时候,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以免耳膜和内脏被震坏。所以即使是躲进战壕,也要弓着腰捂住耳朵张开嘴巴躲炮弹,直挺挺,硬邦邦的趴在地上就不管了,虽然弹片没伤着你,但冲击波和震动也会让你死,炮弹就这么牛逼。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那老兵为什么怕枪呢?因为枪的子弹往往都是瞄了准了你才飞过来的,被击中的概率比炮弹要大的多。冲锋陷阵往往都是火里压制,讲究密集的火力网来突破,而防守的一方都是借助掩体瞄准射击,步枪都是瞄了又瞄才扣动扳机的,准度很高的。老兵们最害怕的就是点射,这些子弹都是跟在你身体边的,弄不好就被击中了,战场上受伤有时候比死亡的代价还大,自己难受,还需要医护兵来救你,给部队造成负担,被子弹击中就意味着失去了战斗力,自己很痛不说,日后说不定就会落下残疾,一辈子就毁了。步枪精度高,被打中的几率大,但机枪更是噩梦,虽然精度低,但人家火力猛,往往是火力墙,没有多少死角。而且机枪特别是重机枪子弹的威力更大,被打中大腿以上基本就当场报销了,不存在神剧里面那样被打中一梭子还能撑起来交代半天任务,重机枪只要一颗子弹就说不了话了,就算是打在腿上你也没心情说话,太他妈痛了,那一半腿都成了肉泥了。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现在战争枪械的发展方向是轻量化,火力猛,杀伤距离远。轻机枪具有防守和进攻优势,可以单兵携带作战,操作简单,移动容易,但子弹容量少,所以都是点射为主,它就不可能混乱的一通乱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老兵们知道遇上老手了,也是考验的时候到了,再去傻傻的冲锋,等于是自杀,没什么意思,趴下是唯一的选择。现在战场上少不了狙击步枪和蹲在暗处的狙击手,他们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即使你猫着腰悄悄的前进,只要暴露一点身体,基本也就不用再走了,躺下来是正常的结果。老兵们最不愿意遇到的就是狙击手和他的那把宣判死亡的枪,这种枪精度更高,射击距离更远,隐蔽性更好,好多人走着走着就死了,到死都不知道对手在哪,就算知道了对手的具体位置,你的冲锋枪根本也够不着,干着急也没办法的。新兵老兵都要遇到狙击枪,但是能在第一枪没打中的情况下,老兵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尽最快速度移动到坚固的掩体后面躲起来,对着狙击手的位置胡乱开枪,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狙击手一旦被摸清了位置,他比你还害怕,只能跑路,不会再对你开枪,傻站那不动就是给人家补枪的机会。这个判断和反应就是经验,保不保得住命就在一念之间,老兵的机会更大些。

都说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有没有道理呢?

所以在战场上也是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老兵更难对付,就是因为他们总结出了经验,能够更大程度的避免不必要的死伤,保住生命。在面对枪或者炮的时候,老兵们更有经验,在躲避炮弹和子弹上更加科学合理。新兵怕炮是被巨大的声响给整蒙了,老兵因为习惯了所以就不那么害怕;对于枪,因为不好躲,冷不防的就会被击中,防不胜防,所以老兵们知道厉害,是真的害怕,是害怕自己在没有完成任务前死掉,或者还要给队伍造成累赘,这才是他们真正担心害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