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兵敗,為何皇太極極力想促成議和,而崇禎不同意?

最後一個漢人皇朝的滅亡引起眾多爭議,最具悲劇色彩的亡國之君崇禎也是備受關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讓人敬佩,但崇禎上吊前的那句話“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令人唏噓不已。縱觀崇禎17年,勤於政務,宵衣旰食,只望中興,無奈白了少年頭。外有女真虎視眈眈,內有流寇肆虐全國,天災人禍讓倍有責任心的崇禎也力不所逮。其實曾經有過一次中興的希望擺在崇禎面前,只可惜崇禎不利用!

明朝兵敗,為何皇太極極力想促成議和,而崇禎不同意?

背景

1642年,內憂外患,明朝局勢岌岌可危。此時滿清提出議和,而崇禎聽到雖有懷疑,但是機不可失,依然讓兵部尚書陳新甲派出使者去與滿清談判。滿清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皇太極也親自迎接使團,大家一定很奇怪,明明滿清追著大明打,為什麼要對大明這麼客氣?彆著急,且看下去。談判很順利,雙方也都訂好了,只需崇禎最後敲定。談判內容包括如下: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是不是覺得與澶淵之盟有點像,確實!除了第三條要付出這麼多錢(宋朝只需要10萬兩),其他都是和平條約。第一條沒有實際性意義,畢竟遼東都在滿清手中,第四個就是難以接受,畢竟要平起平坐了,不過這對當時情形都不是事,每年100萬兩比每年守遼東的錢可少太多了(不過爛到根裡的大明也拿不出)。那為什麼皇太極想議和?崇禎卻不同意呢?

明朝兵敗,為何皇太極極力想促成議和,而崇禎不同意?

滿清議和原因

  1. 皇太極遭遇了寧遠敗戰與寧錦敗戰後,認為侵吞明朝不可急,需要徐徐圖之。
  2. 連年征戰,當時遼東地區沒有多少糧草,兵員也不足了。還有就是皇太極需要穩定他的皇位。
  3. 前史之鑑,遼金元進入中原很快就被漢化了,皇太極想要保持自己民族特色,抵制漢化,所以需要先消化目前的遼西遼東地盤。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導致皇太極極力想促成議和(各位明清史愛好者可以分析分析),這裡就分析這三個比較關鍵的因素。為了促成這次議和,皇太極率軍五次攻入長城,雖然也有搶掠的目的,但還是想逼崇禎議和。

明朝兵敗,為何皇太極極力想促成議和,而崇禎不同意?

崇禎為何不同意

  1. 身為天朝上國,可以有藩王,但不可多一帝,山無二虎,國無二帝,這或許崇禎能接受,但是那些飽讀聖賢書的肯定不能接受,認為國家面子之大。那些腐儒一步步相逼,實在難為崇禎了,本無馭臣之術,只能敗給文臣們。
  2. ​以和制叛在當時屬於上上策,明朝可以避免兩線作戰,正好符合陳新甲的“攘外必安內”的策略,只可惜一手好牌被陳新甲毀了,議和之事原本秘密行動,結果滿朝文武都知道了,崇禎好面子又不願意承認,直接殺了陳新甲,錯過了這次議和。

崇禎表面上必須裝作不同意,誰願意做昏君,誰願意將自己祖先打下的國土拱手相讓,於情於理皆不符。無奈崇禎不是宋真宗,沒有那些願意議和配合崇禎的臣子,唯一一個忠心耿耿的陳新甲卻是一個大馬哈,把崇禎最後的希望斷送了。如果崇禎不猶豫,果斷表明議和態度,那又會怎麼樣呢?

不得不說皇太極狠,而崇禎實,明滅清興實乃不可阻擋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