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維護”的政治內涵不可誤讀

“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不可误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十九大以後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歸其根本就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有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既是根本政治任務,也是根本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從根本上講,“兩個維護”傳承於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原則,經驗於黨的發展壯大。早在1872年10月,恩格斯就有過《論權威》的著作,指出權威對於共產主義運動的極端重要性。回顧黨的歷史,凡是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得好,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反之,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

從1927年八七會議到1935年遵義會議,“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給黨和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損失。


鄧小平同志後來總結這一時期的經驗教訓時說,原因是“以前的領導都是很不穩定,也很不成熟的”,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因此深刻指出,“這次會議(指遵義會議)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的新的領導,是中國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


與此相應,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解放戰爭用了短短三年多時間,就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軍隊,建立了人民共和國。歷史的經驗、成長的邏輯告訴我們,維護黨的權威和黨的領袖的權威,至關重要。

黨的核心只有一個,黨的權威必須歸於黨中央,這本是“兩個維護”的應有之義,也是從實踐中千辛萬苦探索得來的寶貴經驗,更是我們黨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然而,有的地方和領導幹部在講到維護黨的核心、維護黨中央權威時,或牽強附會,或別有用心把這個邏輯層層傳下去,級級樹核心、層層提權威。


有的黨委主要領導甚至以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為說辭,大言不慚地把自己稱作核心,要求維護自己的權威。

這不僅在理論上根本站不住腳,而且在實踐中也是極其有害的。須知,根據《黨章》及有關規定,中央以下的各級黨組織,包括基層黨委和黨支部,是領導集體發揮核心領導作用,不是黨委或支部其中一名成員要發揮核心作用,更不存在以個人為核心的情況。

如果各級都可以自稱“核心”,搞各自為政,政出多門,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必有百害而無一利。

還有的地方和領導幹部口裡雖然“兩個維護”喊得震天響,實際上卻另搞一套,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甚至搞“低級紅”“高級黑”的鬧劇。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

野蠻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顧實際、勞民傷財,違法亂紀、謀取私利;


打著落實中央精神的旗號,不分青紅皂白“扣帽子”壓人,排除異己,搞“一手遮天”;


執行有關政策不到位,出了問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動輒搬出中央精神當“擋箭牌”;


肆意妄議、歪曲中央精神,把不對的當成對的表揚,對正確的反而不聞不問,等等。

出現這些情況,究其原因都是由於對“兩個維護”理解不深、把握不準,缺乏擔當、機械重複,甚至摻雜私心雜念、圖謀一己之私所致。這種行為,往往比那些明目張膽違反“兩個維護”的,更具欺騙性和危害性,不能不引起足夠警惕。

黨的十九大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並擺在首位,把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將“兩個維護”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予以明確;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進一步提出落實“兩個維護”的重大政治任務。各級組織、全體黨員對此要有清醒認識,決不允許各種或明或暗或無心或有意,誤讀、曲解“兩個維護”的現象和行為在黨內有藏身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