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说到北京的美食,那些俘获了无数吃货心的老北京小吃必须有姓名。但是最近,北京吃货们的心情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甚是刺激。

前阵子有消息称:

虎坊桥的京天红炸糕将在春节过后关门

得知京天红即将关张的街坊邻居,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在寒冬中排队5、6个小时,场面堪比大年初一雍和宫抢头香,只是为了留住那份童年的味道。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1月6日,京天红老板发布了一则好消息:

经过与出租方协商,工人俱乐部装修完毕后,京天红炸糕可留在原址精经营。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其实,这已经不是创办近30的虎坊桥京天红炸糕第一次面临关店危机了。

第一次拆迁:香港回归后的1998年,没换地界,只不过给从路边儿往里头拆了点儿。

第二次拆迁:2008年奥运会,拆迁之后,房子盖在了现的这个位置。

2018年刚刚过去,再一次传来拆迁消息,所幸有惊无险,虎坊桥的京天红炸糕得以留存。

但愿在下一个十年,京天红炸糕依旧是虎坊桥不容错过的风景。

既然提到了京天红炸糕,那就不能不提津三绝炸糕。津三绝和京天红的关系,就像百事可乐之于可口可乐,麦当劳之于肯德基,一起被为北京炸糕界的两大巨头。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京天红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津三绝

两家炸糕的用户总体评价:

刚出锅的炸糕最好吃,外皮炸的又脆又薄,豆沙馅儿装的满满当当,甜而不腻,还有股桂花香。

究竟哪家最好吃还是得亲自尝了才知道。

最后,情怀留住了老北京的味道,除了炸糕,北京其实还有很多不容错过的小吃,每一道小吃背后都有着一个人独特的记忆。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西四包子铺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西四包子铺,最早叫二友居,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位叫常二友的宫廷御厨创办的,主营天津包子。西四包子铺在三十多年前关店之后,一直只能存在于很多北京人的记忆当中。就在人们以为它永远消失的时候,他又重新回来了。依旧的薄皮大馅,店里更是经常出现“假日排长队,吃饭挤不动”的场景。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1-19号顺天府超市内

天兴居炒肝店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老北京有句俗语:

花市草场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

在大栅栏鲜鱼口有一家叫天兴居的炒肝店,原名“会仙居”,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业,这里也是炒肝被发明出来的地方。

天兴居的炒肝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味浓鲜美,肥而不腻,吃蒜不见蒜,晶莹透彻,盛在小巧玲珑,碗口只有二寸的景德镇的特制小碗中,苑若宝盏含晶,甚是诱人。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地点:前门鲜鱼口街81-83号

说完鲜鱼口,我们来说一说牛街。俗话说,北京的小吃在宣武,宣武的小吃在牛街。牛街的小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清真白记年糕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白记年糕的柜台看着简陋,但生意却异常红火。年糕分为黄米,江米和紫米三种。主推糯米年糕,软糯弹牙的糯米配上甜腻的豆沙,酸味适口的山楂条正好中和了甜腻的感觉。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除了年糕,

白记的豌豆黄、

驴打滚、

艾窝窝都值得一尝,

毕竟买的分量要对的起排队的时长。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地点:牛街5号牛街清真超市1楼

马记糖葫芦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这家是有名的网红冰糖葫芦专卖店,有各种改良版的冰糖葫芦,可以加豆沙、山药、糯米等。冰糖葫芦是现场制作的,冰糖熬制的糖浆冒着咕嘟咕嘟的气泡,师傅把穿好的山楂快速地往糖浆里头一裹,然后在案板上一拍,放凉了之后,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就大功告成了。

地点:牛街5号牛街清真超市1楼

牛街的小吃可远不止于此,石记馅饼、洪记小吃、伊宝荷叶甑糕、大益烤鸡、奶酪魏……每一份都不容错过。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石记馅饼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奶酪魏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伊宝荷叶甑糕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大益烤鸡

“炖鱼只是一锅大杂烩,如果把材料分开的话,不会让我回忆起任何事。但一旦按这样混合起来,这味道就立即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光。”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一种味道一段记忆。

你又有哪些难忘的老店记忆

能够唤起你的童年时光呢?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进入时尚北京

官方微店

购买更多期刊!

那些带着记忆的老北京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