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的河 失去的兖州 心中的记忆

失去的兖州 心中的记忆

兖州的河 失去的兖州 心中的记忆

要说兖州的河,那是泗河喽,还有北边的洸府河,南边的白马河。我小的时候,没去过后两条河,那就只能说泗河。

泗河发源于新泰市南部太平顶西麓,西南流入泗水县后改向西行,至曲阜市和兖州市边境复折西南,于济宁市东南鲁桥镇入京杭运河。听说古代的泗河长多了,一直流到江苏,江苏有个泗阳,它与兖州一样,都在古泗河边。

小时候,泗河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清清的河水,常年不断,虽不是滔滔洪流,也不是涓涓细水,窄的地方,也有二十多米宽吧。 两岸沙滩连连,如果用“碧波金沙,游鱼翆藻,桃堤柳岸,轻舟渔人”来形容,那也是不过份的。

其实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就曾站在泗河之滨,望着滔滔的流水,禁不住惊呼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河水之多。

记得紧靠泗河的三河村家家有船,户户晒网;金扣坝上,一排立着十几个大网,怎么形容呢,像蜘蛛网那样,由三四根木柱支撑着,煞是好看。洪水时节,水漫大坝,交通阻断,只有木船还在坝的下游,摆渡着赶路的急人。

金扣坝

三河村,那就有三条河喽,第二条叫沂河,发源于孔圣人的出生地—尼山,流经曲阜城南,分成两条支流,大沂河和小沂河,又合成一条,在金扣坝南注入泗河,其水量比泗河少多了。

第三条河,府河,一条人工挖掘的河。据传,隋朝开皇年间,兖州刺史薛胄在泗、沂交汇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兖州城西尽成良田,农业连获丰收,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这是府河的成因,也是金扣坝的来历。明朝,兖州成为朱元璋十子朱檀的封国,扩修兖州城。远在城南的丰兖渠,就穿城而过,变成兖州知府门前的河,那就叫府河呗,至今府河上还有一座桥,叫府门桥。

说起府河上的桥,那就多了,首数中御桥,它是远对皇城门的桥。石材结构,拱洞跨于河上,像一张弓,也像一道彩虹,南北长8丈,东西宽3丈,整个桥全是汉白玉雕凿而成,宽宽的桥面铺着厚厚的石板,桥两边的栏杆上,有十二根石柱,石柱顶上各有一个小狮子,雕工细密,形态可爱。还有桥两头的大狮子,威风凛凛。好是好,我没见过,我见过的桥面已盖满两排小屋,都是营业门头,烧饼铺、理发铺、裁房铺等,反正不是大商店。听说后来御桥路扩街时,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真是幸事。

与中御桥相同,由鲁王兴建的桥梁还有东御桥、西御桥,老百姓叫它东桥、西桥,也是很宽的石拱桥。

有名的桥还有酒仙桥、神桥、龙桥,各有各的好故事。无名的桥就更多了,像水桥、书院桥、公路桥等。真正没名的桥也有,如息马地庙前边的府河上,用四根木柱夯入水边,架上两根木梁,钉上几块木板,就形成了一个简易木桥,通过弯曲的胡同,连接中山西路。显然为到息马地庙、当时兖州的图书馆提供方便吧。

其实兖州最有名的桥,还是泗河上的泗水桥,俗称南大桥,位于兖州城东南泗河之上,为明朝鲁王朱寿宏组织修建。据《滋阳县志》记载,此桥“长七十余丈,宽二丈八尺,石梁距水三丈有奇”,桥面纯以长方形规整板石砌成,两边石栏杆雕凿精美,扶手上下梁之间有镂空灵芝花瓶作支柱,桥身坚固如铁,气势雄伟。桥下开十五个孔洞,以畅水流。为加固基石,桥墩下沙层深处打入粗大柏木桩。为减弱流水的冲击力,桥墩基石都凿成船状尖头。整座桥造型石朴大方,坚固耐用,既符合科学原理,又具有民族风格,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艺术才能,被称为鲁国石虹,为全国二十四座名桥之一。

南大桥

我记忆了这些桥,更记住了河中的水,清澈,甘甜,是兖州城老百姓生活的水源。记得五十年代,好多人从金扣坝取水,肩挑的有,车运的更多,人们把汽油桶开上两个口,大口进水,小口出水,安装在地排车上,称为“水车”,现在这样的汽油桶已经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有专业户为城里的茶馆、饭店、机关、商店等商户及单位送水。

自然泗河流过兖州城东、城南,为什么人们到城东金扣坝取水,而不到城南取水呢,我想,可能是心理作用,城东为上游,城南为下游。城里的人们多到城南的泗河边洗衣服,尤其是比较难洗的被面、床单。每逢晴天,水边尽是洗衣的妇女,水里是戏水的顽童,沙滩上亮满洗过的衣服、被单,红红绿绿,花花蓝蓝,延续二三里路,放眼望去,煞是好看。

也许洗衣服会影响水质吧,到上游取水就成为自然。而普通的老百姓,并不去泗河取水,他们就近在府河取水,府河的每个桥头,都有石砌的取水平台,供百姓打水。一副钩担,两个水桶,一早一晚,是挑水的集中时间。

甘甜的河水,甜蜜的回忆。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河水在变,混了、脏了,不能饮用了,于是压水井出现了,自来水公司出现了。呜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后退?我说不清楚。

泗河是存在,但沙滩消失了,出现了杂草丛;清澈的河水没有了,流淌着“酱油”,还泛着白沫,阵阵臭味令人作呕,人们开始远离泗河。

府河是存在,但流水没有了,变成了死水,两岸出现了垃圾,成了连续几里路的垃圾场。

我离开兖州一二十年,常常梦见兖州的河,梦见河水在变清,梦见河水在变甜,梦见沙滩在恢复,梦见泗河成为兖州的灵魂。

听说这几年,治理泗河、府河已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付诸实践。最近,又把泗河之东的田家村、焦家村、牛场、粉店、坝头村划归兖州管理,泗河将由兖州的边沿,变成城区内的河流。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比这几个村庄更东边的大柳村、古路沟、章枣、苑庄等村庄,也是兖州管辖的区域。

但愿这次区划调整,有利治理泗河、美化泗河、文化泗河,使其恢复兖州文化中心的愿望;使兖州突破河流、铁路围困,再次中兴的宏图,能够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