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雲南省紅河州全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北迴歸線橫貫東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州,有10個世居民族,有241萬少數民族人口。其境內古建眾多,自然風光奇特,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納樓長官司署

1、納樓長官司署:位於雲南省南部建水縣臨安鎮南40公里坡頭鄉回新村,是明清時期世代統治紅河兩岸地區的納樓茶甸副長官司 (彝族土司)的衙門。它雄踞紅河北岸山腰上,地勢險要,造型奇特。建築佔地面積2895平方米,大小房舍共70餘間。大門為坊式,屹立在3米的高臺上,前有操場、照壁。更奇特的是納樓司署的四角各建有用於防禦的炮樓一座,上面至今還可以看出斑斑點點的彈痕。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建水文廟

2、建水文廟:位於建水縣城內,是一座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文廟。此建築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經歷代50多次擴建增修,佔地面積已達到7.6萬平方米。正面22扇格子門所雕飛禽走獸,形態各異.玻璃瓦的屋頂,光彩奪目。廟宇周圍古柏森森,顯得莊嚴肅穆,雄偉壯觀。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朝陽樓

3、朝陽樓:原名迎暉門,亦稱東門樓,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縣城東南部臨安路東端,建於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為當時建水城的東城門樓。朝陽樓與北京天安門的建築風格類似,有“小天安門”之稱。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雙龍橋

4、雙龍橋:

坐落於建水古城城西5裡處,俗稱“十七孔橋”,是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清乾隆年間先建三孔,道光年間又建十四孔與之相連。橋中建有三層樓閣,兩端各有亭閣一座。橋身用巨石砌成,全長148.26米,寬3米,遠看猶如一艘樓船,近觀似長虹臥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國現存的優秀古橋之一。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五家寨鐵路橋

5、五家寨鐵路橋:

位於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五家寨四岔河大峽谷上,始建於1907年3月10日,橋長67.15米,寬4.2米,橋面離谷底深泓線高102米,全用鋼板、槽、角鋼、鉚釘聯接而成。是滇越鐵路線(中國昆明至越南河內)之間上一座大型肋式三鉸拱鋼樑橋,因其形恰似漢字“人”,故得名“人字橋”。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蒙自海關舊址

6、蒙自海關舊址:位於雲南省蒙自縣城南湖東南隅。為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設置的蒙自海關及稅務司署舊址。原有房屋五十餘間,今僅存一幢建築,坐南朝北,通面闊23米,通進深14米,抬梁式木結構,單簷歇山頂。1938年夏至1939年春,曾闢為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教室。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雞街火車站

7、雞街火車站:位於箇舊市雞街紅旗路南端。建於1918年,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建築為中西合璧的仿法式建築,有站房、候車室、儲運室、行車道等,為個碧石鐵路的中心樞紐站,東達蒙自,南抵箇舊,西至建水、石屏,北至開遠、昆明。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企鶴樓

8、企鶴樓:位於石屏縣駐地異龍鎮珠泉街66號。企業家陳鶴亭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的單體建築。坐北朝南,通面闊31米,通進深12米,共四層,底層設通道,磚石成拱券,二至四層每層四周設廊及護欄,南北兩面有窗欞,四重簷攢尖頂。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陳氏宗祠

9、陳氏宗祠:位於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內,為清末進士陳鶴亭所建。它是中國古典式迴廊四合院建築與民間吊腳樓建築的完美結合;它的佈局結構中透著智慧的靈氣與精湛的技藝;它的雕飾與結構的簡約、精當、色彩之協調,與整幢建築作為一個宗祠的身份十分貼切,體現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優秀的內在品質。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10、來鶴亭:

原稱海山亭,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坐落在石屏縣城東兩公里處的小瑞城,古時稱未束島,是異龍湖的三島之一,來鶴亭雄踞於該島的最高處。登高望遠,異龍湖煙波浩風光秀麗,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名人林則徐曾為異龍湖的三島題了“三島淳風”的名句。如今:鶴飛何處不知向,卻有醒鷗來問津。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鄭氏宗祠

11、鄭氏宗祠:

位於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佔地1452平方米,座南朝北,由祠門、中殿、正殿、偏殿組成兩進四合院。樑柱門窗雕鏤精緻,藝術價值很高。鄭氏祖籍浙江,明初隨沐英入滇,宗祠在清末經陳鶴亭先生倡議曾經辦過學堂。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建水朱家花園

12、建水朱家花園:位於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是清末鄉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迭進,計有大小天井42個,房屋214間。整組建築陡脊飛簷、雕樑畫棟、精美高雅。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團山民居建築群

13、團山民居建築群:位於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處,歷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語稱“突舍爾”,意為“藏金埋銀之地”。現存有完好的傳統民居15所和古寺、廟、祠6處,其建築質量、完好程度和文物價值堪稱中國古民居建築中的一絕。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石屏文廟建築群

14、石屏文廟建築群:位於石屏縣異龍鎮北正街,始建於元至正年間。現存有欞星門、泮池、大成殿、先師殿、尊經閣等建築。泮池石雕憑欄雕刻細緻。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

15、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

由位於紅河縣縣城東門街的東門城樓、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錢二官迷宮大院三部分組成,均建於民國初年,距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該建築群是目前我縣保存最完整、美觀雄壯的中西式、傳統清式民居建築群,建築總面積2萬餘平方米,有“江外建築大觀園”之美譽。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熊慶來故居

16、熊慶來故居:位於彌勒縣朋普鎮慶來村,始建於清代末期,佔地1055平方米。坐西面東,有大小四院,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築,為當地民房樣式。有正房、廂房、書房、客廳等。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碧色寨車站

17、碧色寨車站:位於蒙自縣城北面10公里的草壩鎮碧色寨村山樑上,滇越鐵路於1910年建成,碧色寨火車站成為這條鐵路的核心樞紐,是中國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寶豐隆商號

18、寶豐隆商號:位於箇舊市區勝利路寶豐巷42號。整個建築依山勢而建,盤曲而上,規模宏大。中式建築風格和法式建築風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中西合璧藝術風格,是雲南同建築類型中的代表作。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周家宅院

19、周家宅院:位於蒙自縣城文瀾鎮武廟街15號,始建於1916年,為富紳周子蔭家住宅,為單簷硬山頂木結構樓房與園林結合的四合院建築。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指林寺大殿

20、指林寺大殿:位於建水縣(臨安鎮)城內西南角。現存的指林寺大殿是元代大型木結構建築,建於1295年。正殿內保存有兩幅佛教工筆白描壁畫,畫成於明永樂年間。一幅為釋迦牟尼講經圖,一幅為孔雀明王法會圖。

雲南紅河州有2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

紅河哈尼梯田

21、紅河哈尼梯田:位於雲南南部,遍佈於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