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花腰彝是古羌後裔彝族尼蘇的一個支系,全世界僅有的四萬左右花腰彝人聚居於雲南紅河石屏縣北部山區和散居與峨山縣,生活在海拔二千至二千四百米的高寒山區。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在其多彩多姿的服飾上,處處洋溢著美的色彩,顯示著豐富的個性和迷人的特色。花腰彝族婦女的盛裝彩服, 是由古代箭服、鎧甲服演變而來, 至今還稱“ 鎧甲服”。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舞龍文化最早源於祈龍求雨。經過代代相傳,花腰彝姑娘的舞龍技藝堪稱一絕。他們崇拜龍,其祭龍、舞龍神秘而別具特色。這裡的龍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龍即雌龍,男子舞黃龍即雄龍;雙龍共舞,雌雄相戲鳳先飛。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本來舞龍者因要奔跑、跳躍,運動量大,都是由體魄健壯,靈活機警的青壯男兒舞龍。然而,令人稱奇的是“花腰彝”的舞龍是由婦女來舞。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年輕的姑娘們舞起龍來時而盤旋,時而狂奔,舞到處時只見龍在飛、龍在遊、龍在騰,惟獨不見人影,宛如蛟龍出世,活靈活現。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姑娘們舞青龍,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濃郁色彩;在彝族的傳統觀念裡,世間萬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戲萬物繁茂。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舞龍姑娘年齡都在十五至十八歲之間,年輕力壯,有的從十二、三歲就開始學習舞龍了。平時她們和村裡人一樣幹農活,碰到什麼節慶她們就會組織起一支女子舞龍隊和男人一樣舞起長龍給人們帶來歡樂。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在整個舞龍過程中,花腰少女們穿著那掛滿彩飾和銀飾有十餘斤重的衣服,一步不停地奔走十多分鐘。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一條長龍由12個姑娘共舞,代表12生肖,也代表12年。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舞龍場上,鳳舞龍飛,金龍狂舞,奔放而又流暢的飛龍激盪著山林和藍天白雲,振奮著場邊的彝族民眾。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時而游龍戲水,時而翻江倒海;時而溫柔舒緩,時而奔放剛健;時而入地穿風,時而騰空奪寶……真個是讓人直瞧得心潮激盪、目不暇接。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伴舞的調子急促昂揚,舞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姑娘們化成了大地上燃燒的火焰,一條青龍從火中躍出,直向藍天。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我在臺下看得目瞪口呆。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在我之前看過的以及電視裡的舞龍顯得那麼弱智。在奔走中,人與人互相交錯,有的時候,你真擔心要是哪兩個人相撞了,那該怎麼辦?可這樣的擔心是沒必要的,龍頭鑽進了自己身子圍成的圈,捲成一團。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你正要出聲呼叫,那龍扭了幾下,尾巴甩了出去,頭又身子中鑽了出來……伴舞的調子急促昂揚,舞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姑娘們化成了大地上燃燒的火焰,一條青龍從火中躍出,直向藍天。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我想,不是天生的體力,不是原本就具備的資質,不是花腰彝祖祖輩輩的薰陶,不是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誰有本事將龍舞得如此精妙絕倫,如此震撼人心?

這裡的女子身穿十幾斤重的鎧甲服,舞著幾十米長的彩龍,真了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