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相信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早早做好来年的学习计划,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力,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制定计划容易,实施并坚持起来却很难。为什么呢?

深究其因,就是许多孩子都缺乏科学合理管理时间的意识,拖沓、磨蹭、不守时,不利于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在懂得守时的同时还懂得如何管理分配时间?

《新家长报》特推出2019智慧家长第一课·时间管理教育特辑,希望为家长们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帮助爸爸妈妈们系统地引导孩子认识时间、管理时间,做个守时、高效的孩子。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功人士行程表给我们的启示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

“学习计划”“工作计划”几乎每个人都做过,但真正能按照计划实施的人能有几个呢?相信大多数人都曾在“计划——没达成——懊恼自责——重新做计划”的恼人轮回中纠结过,以至于到最后事情越堆越多,时间越来越少,计划永远只是开头那三分钟热度。看看名人的时间行程表,想必我们能从中找到。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11月30日王健林行程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份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作息时间表,震惊了很多网友,这样高效紧凑的工作安排,60多岁的王健林已经坚持了20多年,并且已经让自律成为习惯。

而其他成功人士: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每天4点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时看报纸,保证6点前赶到办公室;

80多岁的李嘉诚每天坚持6点起床,打一个小时高尔夫,8点到办公室工作。

多年来他还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

看着这些名人的时间日程表,不禁要问我们跟成功人士差的只是睡眠时间吗?不,真正厉害的人,就是用20%的时间,就能完成80%的事情。而大多数人缺乏的就是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以及自律高效的自我管理。

缺乏时间观念 未来危害巨大

想必很多家长都深有感触,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起床困难、吃饭磨蹭、写作业拖拉、入睡用时长、做事磨蹭、对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行为常常令父母忍不住发火暴怒,多次提醒仍不见效,是影响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都与家长没有给孩子灌输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观念有关,长此以往,孩子们渐渐失去对时间的掌控权,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越努力越费力,慢慢与懂得时间管理的同学们拉大差距。等到这些孩子进入社会、进入职场,又会继续拖延,严重影响职业生涯。当然,名人的时间行程表有其特殊的不可借鉴性,但是行程单背后传达的精神却能给我们启示: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

所以,在新年伊始,家长们要先学会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时间,才能给孩子更多正向的影响,在新的一年里,做时间的主人。

科学的时间管理

精妙规划中小学学业

小学、初中、高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时间规划的方式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唯有合理规划时间,才能更好地适应各学段不同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阶段

家长孩子共学习 规划有效的时间表

很多家长制定时间表后,有意图地去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但往往效果不好。或许是因为孩子并不认可时间表,时间表都是家长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的;时间表过分关注每个节点的时间,而忽略每件事的完成情况;孩子做作业不专注,容易分心、被外界干扰等原因。

孩子无力、家长操心,究竟应该怎么规划才是有效的时间表呢?

1.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集中时间段专心一门作业

很多孩子做作业喜欢打乱科目做,10分钟做数学、10分钟做语文,看似是在调节疲劳,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提倡的方法,反而是造成了孩子分心的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梳理好一个科目的作业,一股作气,专心完成。

遇见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标记,暂时跳过,把后面的题目一道道的写完,全部完成之后再来攻克难题。

2.零散作业,碎片化完成

很多孩子都是在每天放学后才开始写作业的,其实白天有大量的零碎时间都被浪费了,很多孩子不会抓住在课间、自习的时间来完成,甚至有些时候必须要等到各科老师全部布置完作业才打开本子来完成。学校的课程作业通常都是课后的练习题,孩子们完全可以在当天学习过知识之后,就开始自主练习课后题目,这样能够高效利用课后时间,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如果没有课后练习可以完成,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练习、英语单词的朗读记忆,这些都是学霸的高效学习法。

3.避免干扰,专心做题

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多次打扰,也不建议在书桌上放置很多的零食、水果,也不要在书桌上放置小说、杂志,甚至是手机等电子产品,防止孩子分心走神,要尽可能地保持专注,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一般不需要大量的“食品补给”及“思维拓展”,为了保持劳逸结合,可以在写作业超过40分钟时,起立活动一下,稍稍休息即可。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教孩子事务分类

对于孩子来讲,可以利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一下分类:

1.既紧急又重要:上交的作业等。

2.重要但不紧急:每天的知识落实、整理、反思,名著的阅读、诗词积累等。

3.紧急但不重要: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各种活动的报名、参与等。

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日常生活学习中一些无聊的事情,闲聊、闲思、闲事等。

帮助孩子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前两类事务,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要优化处理,尽量减少此类事务,尽量避免出现第四类事务。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初中阶段

初一 适应多学科学习 摆脱依赖

对于新初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早摆脱学习依赖,适应初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节奏。

◎学习规划:

7月初~9月:暑假。这是初中领先的最佳时期,提前预习初一内容,提前适应初中学习,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衔接。

9月:入学摸底考试。部分学校开学会有摸底考试,主要考察初一内容。

9~10月:适应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舍弃小学思路,培养初中学习习惯。

10月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初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调整解决。

11~12月:提早预习和适应。把初一下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初一上学期学习。

1月初:期末考试。

1月末~2月:寒假。追赶和超越的最佳时期,前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初一下学期开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期中考试。

6月初:提早学习部分初二知识点,分担初二压力。

初二 学会自主学习 迈过“分水岭”

由于物理声光热的引入、数学中函数概念的引入等,初二成了学生“两极分化”的分水岭。

因此,新初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会自主学习,形成一套成熟的学习方法,保证自己不在“两极分化”的潮流中被刷下。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总结题型、提炼解题方法,而且要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保持平衡的心态,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我能行”。

◎学习规划:

9~10月:初二上学期适应阶段。开始接触新学科物理,熟悉物理课程特点;初中几何难度开始出现较大提高;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学习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初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12月~1月中旬:初二上学期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和两级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2月中旬:寒假。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绸缪。做好预习工作,分担初二下期学习压力。

2月底~4月底:初二学年重要转型阶段。物理课程内容开始由直观定性转向抽象定量;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初步滋生;学生两级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6月:初中学习能力和中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阶段,很多同学前期累计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初三 瞄准目标 扎实走好每一步

到了毕业的年级,老师们为了留出时间进行最后的总复习,教学进度明显加快。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认真学习,但到了初三,在学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要想大幅度的进步,是很困难的。

初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家长们要帮助孩子从学习的低层次慢慢向中高层次靠近。低层次是做一道题,会一道题;中层次是做一道题,会一类题;高层次是做一道题,会出一题。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高中阶段

高一 学会做好时间管理

高中课程和初中相比,会猛然加深加多。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学习效率,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在自己的弱科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做运动锻炼身体。但是好多人不懂高中的时间分配,或者到了高三才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方法,只能追悔莫及。

◎学习规划:

7~8月:在暑假期间预习高一上学期内容,准备分班考试,争夺教育资源。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培养高中学习习惯,备战第一次期中考试。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占据有利位置,建立心理优势。

11~12月:调整学习方法,尽快适应新高考改革后的新思路,有计划性地分配时间。

1月初:期末考试。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预习下期课程。

3~5月:建立专属于自己的高中学习模式和备考计划表。

6月:期末考试。检验高一学习效果,也是高二两极分化开始的前兆,要做好自我分析。

高二 提高解题速度

高二学生要以提高解题速度为综合考虑:如果擅长理科,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多思考,弄懂每一个公式,练就敏捷的思维;如果注重文科,需要提高的是记忆力,学生可以利用提高注意力、加强学科兴趣、理解记忆、视听结合、寻求适合自己的辅助记忆手段(如图、谐音等)等方式来进行。

◎学习规划:

7~8月:

利用暑期复习总结高一内容,预习高二上学期内容。

9~12月:面对学科知识难度和内容的陡然增加,做到不慌不乱,有条不紊。

1月:期末考试,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

1月末~2月:寒假,做好选修课预习,不忽略基础知识。

3~5月:做好高中新课学习的收尾工作。绝大多数高中会在两年学完高中课程。

高三 进行专项突破

很多学校暑假就开始了第一轮复习,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这是一个全面梳理三年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的阶段,一定要有自己的备考节奏。盲目跟着学校的步骤走,有时并不适合自己。

最好了解老师的备考安排,再根据学校的节奏拟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节奏。基本原则是:根据考点的分值比例,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目标去制定备考的时间和方式。

◎学习规划:

7~8月:暑假。树立学习思路,从模块角度回复以前学过的知识体系。

9~12月:一轮复习。梳理高中阶段所有知识点,按照前一阶段确定的学习思路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反复多方向贯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基本解题方法完全掌握。

1月:一模。这是高中阶段成绩的重要参考。

2月:冲击高考综合难题,各校自招简章放出。掌握常规出题思路,阅读心愿学校的简章,尤其是各个学校考试的时间一定要心里有数,提前安排备考。

3~5月:强化训练,网报自招和综合评价,投寄材料。

4月:挑战二模,自我定位。全面总结进行调整,针对自己的弱项集中训练突破,进一步定位,为填报志愿做准备。

5月:最后冲刺。最后的复习机会,确定目标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提高的方向。

6月7、8日:高考。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规划+坚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让孩子变身“时间管理小能手”?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257-25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