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即便是最自由的人生,也需要联结的”

今天看到一个女生Nua分享她的人生独立成长的经验和心得分享。

我认为所谓的自由野性的人生,并不是彻底的“孤立”。我曾经一直以为独立就是不依靠任何人,后来才明白,即便是最自由的人生,也是需要联结的。甚至,只有依赖才有自由可言——否则只是一种空洞。工作上我需要依赖我的客户,生活中我需要依赖我的伴侣。是在学会依赖以后我才变得自信,才拥有了自由。

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过度的事情都不是好事。过度独立也不是。

之前王鸥上节目,被男嘉宾明确指出不会和男生相处,是她单身最大的理由。

“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每周看明星大侦探都会觉得王鸥是真的美且有智慧的那种。但是看多了也会觉得她就是那种不会撒娇,比较强硬的那种女生。

之前了解过依赖无能者的相关理论知识,这又要追溯到童年的原生家庭里了。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长期感到需求无法被自身拥有的资源所满足,就会产生一种长久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不一定是客观上的贫穷,也有可能是家长主观告诉孩子的。比如,有一些家长习惯于夸张地跟孩子强调:" 我们家很穷,你要节约 "、" 养你太费钱了,我们都快要养不起了 "等等。

对孩子极端严格吝啬与赞美与肯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不能及时的满足,反倒经常打击孩子,孩子内心里觉得不优秀的自己是不配得到喜欢的,用尽了全部的能量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在这样的匮乏感中长大的孩子会建立起一种脆弱的自尊感。对于一般人来说,接受别人的帮助和付出,带来的感受是温暖,会让双方的关系更紧密;但对一部分依赖无能者而言,一旦接受了别人的"赐予",就意味着自己是虚弱的,不自觉地觉得自己站在在更低一级的位置上,因为这种感受被刺伤。

可是就像Nua说的,我们要先学会依赖,才能建立信任和获得自由。适度依赖让我们自信并充分地信任他人,不恐惧暴露自己的脆弱,懂得求助,同时最终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依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会渐渐的转化为安全型人格,相信有人会在我身边,相信自己有价值,相信自己会被照顾。过上自己想要的平静且自信的生活。

周末约了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她讲到,现在觉得自己看事情越来越明朗了。总觉得年龄增长让自己头脑更清明些。不会随意被一些事情一些人就蒙蔽了。她也讲了近段时间认识的人,给了自己很大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资源,她说,总觉得生活要逐渐更好起来了。我从未见她这样自信又发自内心的开心笑着。

寻求帮助不是添麻烦,是为了学习和成长。寻求帮助并不等于无能,也和缺乏安全感、不成熟、失败无关。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你也可以是自信、能干的。而且被依赖的人也会有被需要的感觉。也会为了能帮到你而觉得愉快。

所以控制好期待的度,不过高也不过低,给自己和生活制造惊喜的机会。

因为我们都值得。

愿我们能自由生长,愿我们有枝可依

“自由的前提,是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