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楊集鎮打造特色文化廣場傳承優秀文化

郯城縣楊集鎮打造特色文化廣場傳承優秀文化


2018年,郯城縣楊集鎮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墨河清、荷花美、湖泊綠、楊集新”為主線,不斷加強農村文化陣地的整體規劃,把廣場文化中心建設作為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龍頭。先後建設了寺東鄉村記憶文化廣場、溝南荷園文化廣場、官南農耕文化廣場,三處文化廣場共投入資金530餘萬元,建設面積5000餘平方米。三處主題鮮明的文化廣場建設,打破了傳統的文化廣場形式,創新傳統文化廣場普教方式,在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郯城縣楊集鎮打造特色文化廣場傳承優秀文化


寺東村鄉村記憶文化廣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因地制宜,在原有銀杏園的基礎上,投資50萬元,發掘本土民俗文化和農耕特色,收集農耕、鄉土、民俗文化古什物件,再現傳統鄉村記憶,展示村莊特色文明村風、村莊概況、人文歷史沿革、村情民情發展變遷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明、文化生活元素,繼承“耕讀孝義,德信仁和”的鄉村文化,充分展示了“盛夏葡萄甜四方,寒冬衣褲暖人間”的楊集新風貌。

郯城縣楊集鎮打造特色文化廣場傳承優秀文化


溝南荷園文化廣場。結合萬畝淺水藕種植基地,先後投資270萬元,在景觀中心村建設了一座17米高的荷園觀景樓和3條總面積2000平米的賞荷棧道以及佔地3600平米的廉政文化廣場,擺放了12生肖吉祥物,設置了廉政文化長廊。遊客在欣賞“出淤泥而不染”清蓮美景及感受“接天蓮葉無窮碧”壯闊的同時,學習廉政文化知識,增強廉政意識。

郯城縣楊集鎮打造特色文化廣場傳承優秀文化


官南農耕文化廣場。官南村在汪塘整治的基礎上,投入210萬元,結合“生態、景觀、文化”三元設計理念,布展種、夏播、秋收、冬藏等農耕文化工藝品,利用農作物秸稈建設現代農機發展長廊1處,安裝稻草農機工藝10處。該廣場的投入使用,讓村民在休閒娛樂的同時,感受濃濃的農耕文化。

農村廣場文化陣地是農村居民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具有傳播知識、交流信息、收集民情和開展文體活動等多種作用,楊集鎮將依託三處主題文化廣場的建設,不斷強化農村文化陣地,活躍農村文化活動,不斷髮掘與調動地方文化的資源,使得地方文化傳統、文化遺產得到更多的傳承與發揚,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生活中一個共同的文明樂園。(李井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