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异闻:21“你真的会驱邪吗?”

眼看小学生入学报道越来越近了,在农村呆惯了的我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仿佛回沈阳上学这件事是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刀,虽时都有可能落下来。

八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奶奶在整理东西,大包小裹的一大堆,村里的亲戚邻居陆陆续续的送来鸡蛋,咸鸭蛋,苞米面苹果等各种各样的临别礼物。

我意识到,这把回家的“刀”终于要在明天落下了。

“奶,我可以不回去吗?在这上小学也行!”我眼泪汪汪的祈求。

“不行!这的学校能和沈阳比吗?你那可是重点!告诉你啊,这个事没得商量!”奶奶的话语里没有一丝可以妥协的空间,“去,和你太爷道个别,明天早上六点的车。”

我的内心是绝望的,低着头去找太爷。

太爷此时正在悠然自得的吸溜茶水,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蔡国庆的《365个祝福》,他看到我低头耷拉脸的样子嘿嘿的笑了起来:“咋的?回沈阳还不乐意了?”我没吱声,只是一粒儿一粒儿的低头剥花生米。“哎呀,在沈阳那可是要啥有啥啊!比在我们这个破地方可热闹多了,上学还能遇到朋友小伙伴啥的,多好!一天天身在福中不知福的。”

“我不的!不爱回去,我就乐意在这待着,陪你待着!”我嘟哝道。

“陪我个糟老头子有啥好的!你愿意回来等放假再回来呗!也就三四个月就又放假了!”他眯起细长的眼睛满眼慈爱的看着我。

“那我也不乐意回去!”不知怎么的,无论他说什么我这拧巴劲儿就是过不来。

“那这样,你上学时候呢要是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这不,前天刚安的电话还没咋用过呢!正好咱爷俩隔着它天天也能聊着天儿。”说完他拍了拍刚刚安装的座机电话。

“那行,你可得接电话啊!”

“放心吧,我每天晚上五点到九点肯定守着电话。”太爷呲牙笑着说道。

“说话算话?”

“说话算话!”

听到他承诺我心情好多了,但还是提不起劲儿。

“对了二子,在沈阳那个地方鱼龙混杂啥人都有啥事也都有,你要是看到啥东西遇到啥事可不能胡来啊!要干啥事之前得先给我打电话,记住没有?”太爷有些不放心的嘱咐道,说完从柜子里拿出一厚沓黄纸和一碗朱砂“朱砂回去用的时候自己调。”

“嗯!放心吧。”我点头答应。

第二天一早我迷迷糊糊的和爷爷奶奶踏上了回沈阳的长途汽车,全村人都来送我们,上了车大家遥望着挥手告别,和我要好的小伙伴们蹲在地上哇哇大哭,那种朴实的情感至今还依旧是我心里最深处的温暖。

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睡意正浓的我惊奇的发现远方一幢幢高楼赫然耸立在平原之上——我到沈阳了。在外许久的我对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既新奇又抗拒。

彼时离开我还懵懵懂懂,怀揣种种疑惑;归来这时已经心明脑净,看待事物如洞若观火。

但当我用新的“眼睛”看旧的“故乡”,它繁华热闹的“背面”却还是让我分外惶恐:

西塔之欲;

东塔之哀;

北站之煞;

中街之伤;

南市之脏;构成了这城市特有的万生众相。

密集的住户也使得这里妖鬼横流,“它们”或怨或喜,或凶或恐,皆浮于城郭之上,相对于乡野村头,这里简直就如“鬼城”一般。

东北异闻:21“你真的会驱邪吗?”

一壶茶,一柱香,就这样回到原点,继续我们的故事。

新家在我们回来之前已经被姑姑他们置办妥了,我们回来这天,沈阳的亲戚们都来看望我们,到了晚上一家人把酒言欢好像又回到了在平房的日子,唯独我在一旁独自落寞:父亲带了一个别的女人回家,这让我分外难受。

九月一号,是小学生新生入校的日子,我背着书包带着叮当作响的饭盒被送到小学门口,抬头看看这八层的建筑心里一阵兴奋,这大楼对于我这个在农村生活许久的孩子来说简直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看什么都新鲜。

分班,排座,认识新朋友,有点早熟的我和这些同龄人打交道有点困难,他们讨论的钻石星辰拳和比克大魔王我完全听不懂。

第一堂课,老师让我们上前自我介绍生日,姓名,特长,爱好,同学们有说擅长足球,钢琴还有跳舞,轮到我上台的时候我一点也没含糊:“……我的特长是驱邪,爱好抓鬼,大家有需要可以找我……”老师听到这里腾的站了起来,瞪大眼睛看着我:“这位同学,请不要开玩笑。”我很无辜:“老师,我真没开玩笑,我学了好长时间呢。”这位年轻的老师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红着脸走上讲台拍着我的肩膀对着同学们说:“看样子这位杨同学特别爱开玩笑,让我们掌声欢迎他,希望将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同学们笑着拍手把我欢送回了座位。落座以后同桌看了看我小声说:“你真的会驱邪吗?”我点点头。“哦,你把你家地址给我好吗?”“好啊。”

“杨同学,放学的时候我去你家里家访。”午休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很认真的和我说。

听到老师要去家访我仿佛看到了奶奶的鞋底子和条扫疙瘩:“老师,我没干啥坏事啊。”

“放心,老师就是去了解一下你家的情况,你今天表现得很好,放心吧。”

这一下午我都过得提心吊胆,同桌也没有和我说话,除了偶尔偷瞄我两眼没什么异常。

挨到放学,我坐着爷爷给安排的车回到家里,老师要来家访这件事我怎么也说不出口,正在纠结时门铃响了。“完了!老师来了。我还没给奶奶打预防针呢,这可咋办?”我心里嘀咕着不知该如何是好。“二子,干啥呢?赶紧去开门啊!”奶奶在厨房里大喊。“哦!我这就去!”嘴上虽然答应着,身体却慢吞吞的,谁知门铃一声紧似一声,我看这事躲不过就硬着头皮跑去门口,打开猫眼往外一看,我喜出望外,不是老师!是我的同桌和她的妈妈!

我赶紧开门,鞠躬道了一声:“阿姨好!”门口的女人微笑着回应说:“你就是我姑娘同桌吧?”“是啊。”

奶奶在厨房里喊着问我:“二子,谁来了?”

我也大声答复:“是我同桌和她妈!”

话音刚落只听厨房里噼里啪啦的一阵锅碗瓢盆碰撞声,随后奶奶围着围裙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叫骂:“小崽子你是不是又惹祸了!是不是欺负同桌了?啊!”同桌妈妈赶忙解释:“没有没有,我家小月和我讲了一下杨同学的事,我合计过来看看,串串门儿。”

奶奶听到她这么说放下心来赶忙招呼她们娘俩进屋坐下,两人寒暄之间我发现小月一直低着头,仿佛有什么心事。

两位大人寒暄过后小月妈妈切入了正题:“大姨,我和您说实话吧,我家妹妹出了事了,很邪门的那种,这段时间找了很多人看都没弄明白,今天小月回家和我学,说是你们家小杨会驱邪捉鬼,我合计孩子都会那家里的大人肯定不一般,今天上门来就是想看看你们家谁能帮我妹妹度过这难关。”

奶奶听她这样说皱了皱眉头说:“小月她妈,孩子瞎胡闹的,他能懂个啥啊?我之前带他在农村呆了一段时间,这孩子沉迷这些个鬼故事啥的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小孩儿嘛,就这样儿。对不起啊,让你白跑一趟。”

小月妈妈尴尬的笑了笑:“啊,是这样啊,那没事,哎,我这也是走投无路了,就这么一个妹妹,现在她在我那住着天天神神叨叨的,我也快被折磨疯了。”

她的样子很绝望,讲这件事的时候好像瞬间老了好多岁,我心里有些不落忍,刚想张口奶奶使劲儿的再我背后掐了一把给我疼得直咧嘴。

小月妈妈看在眼里很知趣的笑笑说:“那什么,时间也不早了,我和孩子就先回家了哈,呃,今天打扰了,以后俩孩子在一桌需要帮助啥的尽管说。”

奶奶也有点不好意思:“在家吃顿饭再走吧,你看我这正做着呢,一会儿就好。”

“不了不了,下回的以后有的是机会”小月妈妈连连摆手。

“我送送你。”奶奶拉着我一直送他们娘俩到楼下,看着她们走远奶奶小声说:“不是奶无情,我是怕你有危险。”我淡淡的说:“我知道。”

奶奶先回去了,留下我在楼下继续目送着她们,看着她们的身影越来越远心情有些沉重……突然小月回过头大声的喊了四个字:“帮帮我们!”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