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云的出名方法论

《连城诀》第一章中,狄云因为师父的衣服被吕通弄脏,不管不顾地介入吕通与万震山之间的争斗,借助老乞丐的帮忙,侥幸打败了吕通。

晚上大张筵席,“大家也不免称赞狄云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胆识,和这黑道上的成名人物缠斗到数十招,那也已极不容易。”

狄云通过在白天的表现,成功引起大家的关注,激发了众人对他的好感。大家做不到的,你做到了,而且以符合情义要求的方式做到了,大家就佩服你,就赞扬你。狄云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是否可以说,他已经开始出名了?


狄云的出名方法论

虽然他的名誉还仅仅停留在很小范围内,他也确实在这个范围内开始出名了。因为众人都在称赞他,他一度成了大家的话题中心。

可以反证他出名的,是来自万门弟子的愤怒。书中描写,“众宾客这一称赞狄云,万震山手下的八名弟子均感脸上黯然无光。这吕通本是冲着万震山而来,万门弟子不出手,却教师叔一个呆头呆脑的乡下弟子强行出头,打退了敌人。八名弟子个个心中气愤,可又不便发作。”“八名弟子个个心中气愤,可又不便发作。”

后来万门弟子觉得脸上无光,约架狄云。可以想见,如果他没有出名,不会被大家赞扬,就不会因此被万门众弟子嫉恨,更不会被万门弟子约架。

万震山的儿子万圭在约架过程中,这样说:“你在众位宾客之前扬名立万,露了好大的脸,却教我师兄弟也无立足之地了。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不也太过份了么?”

尽管狄云并不是如万圭所说的,强行出头是为了扬名立万,但万圭的言语却也可以侧证,狄云起码在众人和万门弟子的心中,已经是出名了。

狄云的出名方法论

糊里糊涂地,狄云出名了。这是他主动追求的结果吗?肯定不是,他自己还纳闷,为什么万家师兄弟都要与他为难?还要刺破他宝贝的新衣服?狄云是憨厚的,肯定不会处心积虑地要接着打败吕通来扬名立万。

而且,以他的武功水平,他也不敢这样想。书中介绍,吕通以前是江洋大盗,铁臂功十分了得,是个老江湖,一般人谁敢惹他啊。万震山已经做好了亲自下场解决问题的准备,喝令本门弟子不要轻举妄动。这就说明吕通不是小辈弟子出手可以解决的,可见吕通来头多么大。

所以,狄云不可能处心积虑地,为了出名去强行挑战可能致自己于死地的吕通。那他为什么要出头呢?

是为了让吕通赔他师父的新袍子。这个理由足够好笑,也显得非常幼稚,但却非常真实。

狄云不是处心积虑地要出名,但也确实由此出名了。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狄云能够出名呢?

狄云的出名方法论

最重要的是,他的行为客观上扣住了大焦点。万震山办寿宴,知府和县令都送匾额祝贺,当地头脸人物均到场祝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场子,实际上就形成了巨大的焦点。

就是在这个大场子上,吕通来找茬,要以让万震山当众出丑的方式报多年前的仇恨。这个行为令人惊讶,马上在全场造成了凝固的对立气氛,眼看矛盾一触即发。怎么解决?很棘手。

看过书的都知道了,乡下小子狄云忽然跑出来,抱着吕通就让他赔师父的新衣服。是狄云出手解决了问题。需要设问,如果狄云是在乡野泥路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助村夫打退了强盗吕通,谁也不会注意到他,他更不会因为打退强盗的行为而出名。

身处大焦点环境,大家都不招惹是非,为什么狄云就敢于上前抱住吕通,要求他赔偿师父的袍子呢?这就是他自己的品质所在了。他不怕,他楞!

对,书中吕通称他为“愣小子”。真是太对了,就是因为楞,他才敢于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的楞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书中这样描述:“吕通双臂一振,要将这少年震开,不料手臂给狄云死命勾住了,无法挣脱。”看官可以想想,狄云为什么一上去就死命地勾住了吕通的手臂呢?不就是怕他跑了,自己找不着人赔师父的新袍子吗?可见这个家伙多么楞,一上去就下楞手,揪住不放!

后来吕通怎么打他,怎么甩他,都甩不掉。狄云就是两个字,咬住!是的,只有咬住不放松,才有让吕通赔师父袍子的可能性。

从情节效果上,这个行为显得特别意外,也特别好笑。从中可见狄云是多么楞啊。万震山后来看到狄云不是吕通的对手,喝令他退下,狄云根本不听,说“打不过也要打。”之后,狄云的双臂就直上直下,不顾性命地前冲,嘴里还不住吆喝:“我不怕你,我不怕你。”

他楞到不怕任何人的眼光,楞到不怕被吕通打死。狄云实在是楞到了相当的境界了。

金庸的笔触下,一个活生生的愣小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楞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楞好了能够被人赞赏,万一楞错了,那该怎么办呢?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敢楞的。能够像狄云楞得那样可爱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狄云做到了社会稀缺性。

必须追问,如果狄云最后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是被吕通打得死去活来,大家会怎么看他呢?顶多说他有几把傻力气,有不怕死的勇气,却也仅仅如此而已,肯定不会赞赏他。因为,大家的赞赏只给胜利者。

狄云在老乞丐的帮助下,侥幸取得胜利。是的,是侥幸,很多功夫深的人都能看出狄云的胜利,是侥幸的。但侥幸的,也是胜利啊。因为胜利,解救了令人难堪的紧急气氛,客观上也帮万震山解了围。这样,大家才会在晚上的宴席上赞扬狄云。

所以,狄云在第一章之所以能够小范围出名,主要在于他在自己的楞脾气的推动下,能够扣住众人瞩目的大焦点,并且最后取得了胜利。而这就是狄云出名的方法论。

随着《连城诀》后续情节的不断展开,狄云可能要出大名了。怎么出的大名?那时候的他之所以出名,又是因为什么?与这时候的出名有没有必然联系呢?敬请读者跟随我们的思路不断行进。

【作者简介】赵泰融,写作爱好者。写作目的:探索思想并努力用通俗方式介绍给读者,希望对他们的思维有所启发。写作方向:学术、评论、小说和感悟。按照写作方向,将逐渐撰写“闻道”、“治国学”、“我读金庸”、“思想家说”、“理论小说”和“社会奋斗者”等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