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超级个体-你知道知识、关系、管理的断舍离吗?

5-5超级个体-你知道知识、关系、管理的断舍离吗?

大家好,我是天铎,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的学习笔记

5-5超级个体-知识、关系、管理的断舍离

笔记内容:

问答:

断舍离不是丢东西?

问:学习内容、渠道太多,似乎每一个都不想放弃,每一个都想学,仅仅是想在学前教育这一个领域精进,都有那么多内容需要断舍离。但是在工作中又发现似乎每个方面都要懂,导致自己什么都想学,可是什么都不精。综合能力和专业精深怎么破?

答:断舍离不是归纳和整理,有序的杂物依然是杂物,整齐的垃圾还是垃圾。

断舍离也不是丢东西,而是通过放弃和限制购买东西,让自己达到人物相宜的“离”的状态。

总之,重点并不是东西。断舍离最重要的,其实是通过清理物品,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知道自己被什么困住,然后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知识也是需要清理的。同样可以问自己2个问题:

1.这个信息对我当下的事情需要吗?舒服吗?

2.这个信息在多久会有用?

从这两个维度来分析,你会发现:

1.大部分的热点新闻,2周以后会完全过去,未来基本没用。

2.每个领域都有很大一部分的系统知识已经过时,并不一定要学完。

3.以当前应用场景倒逼学习内容,马上有回馈的是值得使用的。

4.核心的通用技能、才干是值得投入和保留的。

5.未来的能力(详见第一周的内容,比如《1-2未来哪些能力会越来越增值?》、《1-3未来职业世界,只有三种人》)是值得保存的。

5-5超级个体-你知道知识、关系、管理的断舍离吗?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

问:断舍离”我同样应用到了交往朋友中,我觉得朋友的数量应该是做减法的。就是在刚认识、熟悉的过程中,慢慢淘汰掉一些没有诚意、不愿意付出的人。想请教老师,怎么才能既做到最好的“断舍离”,又不会让自己没有朋友?

答:断舍离强调“需要、适合、舒服”的,朋友也是这样。

我有两个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老男人定期一聚,美其名日“纵贯线”。见面5个小时,他们一个会和我们谈摇滚,谈潜水到50米的感觉,另一个会为我们读诗,朗诵莎士比亚。然后喝点酒,

尽兴而归。冬天走在路上,那种暖暖的理性主义,顶2条毛裤。

这种朋友,其实不需要太多,三五个足够了。

你需要区分的是:挚友、朋友、熟人、商务伙伴。

挚友三五个,价值观一致;

朋友一二十,趣味相投,能玩到一起去;

熟人是弱联系,了解彼此背景,知道对方状态,有事情可以互相兑换意见资源;

商务伙伴则成百上千,为了流通资源。所以——你需要的不是断舍离,而是分层。

仔细观察之下,你发现组织管理者也许是最需要断舍离的。管理者的断舍离

断:宁愿找2个员工,发3个人的钱;也不要找3个员工,每个人只能干0.8的活。

舍:有没有哪个员工过来找你递辞呈,你心里突然一片释然?那就是你早就应该开掉的员工。

离:职场的最高境界是,你觉得和组织之间非常心平气和,谁也不欠谁,谁也都需要谁。这就是各自相宜的状态。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次

职场清零、断舍离最重要的不是丢东西,而是对于自己内在的修炼:

1.在清理中理解发现障碍自己的心智模式。

2.在清理中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理解自己真实的喜好。

3.清空,给可能性和人生超链接留出空间。

哪些是欲望?哪些是需求?

问:“断舍离”与“欲望”是什么关系呢?毕竟欲望才是人奋斗的动力啊。是不是只保有当前那个最大的欲望,只关注这个欲望,摒弃其他多余的欲望,而努力前行吗?

让你奋斗的长久动力不应该是欲望,而是自我成就的需求。

需求和欲望的确不容易分清楚,表面上看起来极其类似。最大的区别是:

需求满足后是深深的平静,而欲望满足后是更大的欲望。一个是饿,一个是馋。

需求指向内在东西,相对稳定;欲望是外驱的,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牵引。

梁冬在他的《处处见生机》里提到过蔡志忠老师,不管昨天晚上是喝酒、玩还是通宵,每天准时2点起来开始画画,从未停过。这就是强大的自我实现需求,但绝对不是欲望。

最后,其实人有点儿欲望没有什么不好,不被带跑就好。

被带跑也没有什么不好,能回得来就是。

笔记结束。

5-5超级个体-你知道知识、关系、管理的断舍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