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肚臍眼裡的“泥” 是什麼?能摳嗎?為什麼聞著臭臭的?如何安全清理肚臍眼?

對於“肚臍眼”我們從小就感到好奇,和其他的地方不同,必須小心對待,可是常常一摳就摳出“泥”來,聞起來還臭臭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到底要不要清理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肚臍:

——人人都有的一個“疤痕”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肚臍、臍,俗稱肚臍眼,位於腹部正中線上,直徑約為1.0至2.0釐米,它通常是一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出。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胎兒時期母親通過臍帶向胎兒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這條“營養之路”在孃胎裡極其重要,而孩子出生後它就光榮“退休” 了,無法徹底“癒合”而留下這個特別的傷疤,然而它對內是封閉的,並不是一個洞,是平的, 並不“直通腸道”,也不和身體內臟有任何連接。

從中醫上看,古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之說,肚臍是重要的穴位——神闕穴的所在,且此部分皮膚非常薄弱,它確實很特別,很脆弱。

肚臍眼裡的“泥”到底是什麼?

——1400種細菌的“饕餮狂歡”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這個“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汙垢,由於肚臍眼位於皮膚的低位,容易藏汙納垢,而我們的皮膚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多的表皮死亡脫落的表皮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汙物等混合,聚集到這裡,而這些汙垢也成了細菌們的“好飼料”。

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肚臍是一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其中有80%的細菌身份已得到證實,它們來自40類常見的細菌種群,主要是無害的皮膚寄生細菌。另外,肚臍內的細菌數量,因清洗肚臍的頻率而有差異。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其實,不光是肚臍,只要是對外開放的通道,口腔、鼻孔、眼睛,甚至肛門都會有細菌。但有細菌不等於骯髒,也不等於有疾病,細菌會致病是需要條件的,醫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條件致病菌”。打個比方,原本在腸道里的細菌,因為某些原因,跑到了肺裡,或者血液裡,導致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或者數量發生變化,細菌才會致病。”王教授說。

摳肚臍會“灌風”拉肚子?

——未必是肚臍的問題,可能是整個腹部著了涼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肚臍是條死路,如果只是弄破錶皮,並不會“灌風”,但是由於肚臍發炎的危險性,民間就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用來管住小盆友們那賤賤的小手。

不過,確實有人覺得肚臍著涼會拉肚子,為啥?其實著涼拉肚子很正常,但未必是肚臍的問題,可能是整個腹部著了涼,怪到肚臍頭上。

到底能不能摳? 像搓澡挖鼻涕那樣用力?

——當然不可以 ,摳猛了引起臍炎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把腸子摳爛 ”顯然是大人嚇唬小朋友的話題,那到底該怎麼伺候這個封閉的小洞洞才好呢?能用蠻力嗎?像搓澡挖鼻涕那樣用力,還能得到一種快感!

很遺憾的告訴你,不能!因為肚臍的皮膚偏薄,經常摳或者清洗容易引起皮膚破損而引起感染。

據統計,因摳肚臍眼引起臍炎而住院的成年人還真不少。

肚臍發炎:輕者表現為局部有膿性分泌物,有臭味,臍部及周圍皮膚髮紅或有腫脹;重者感染擴散形成腹壁感染,形成膿腫,或向腹膜擴散引起腹膜炎。

所以摳肚臍眼一族注意了:要是出現肚臍紅腫,膿性分泌物,還有局部疼痛的症狀應該趕緊去醫院進行處理了,再用手去摳,有可能摳出腹部感染了。

到底洗還是不洗?怎麼洗?

——請對你的肚臍溫柔一點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臍屎” 完全不需要刻意去掏,掏多了,或者清洗不當,反而容易掏壞了。因為摳肚臍會容易弄傷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至於用指甲去刮它就更要絕對避免了。通常來說,

一個月清洗一到兩次就好

一定要對自己溫柔些哦,並且在清潔乾淨後一定要用幹棉籤把殘留的水分吸收掉,否則殘留在肚臍眼裡的分會成了細菌的培養基。


肚臍眼裡的“泥” 是啥?能摳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看完有沒有恍然大悟啊?

原來是這麼回事

以後每月也可以適當清理一下肚臍眼啦

但一定要溫柔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