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鈞瓷。

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高山雲霧霞一朵,煙光凌空星滿天;峽谷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

這首詩就是讚美的鈞瓷,鈞窯瓷始於唐、盛於宋,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均窯瓷首先開創了中國瓷製品銅紅釉的先河,燒製出了紅釉鈞瓷。要知道,再此之前的瓷製品只有黑青兩色。

瓷器自東漢時期開始出現,到了唐朝就出現了“南青北白”兩大體系。

但是工匠們很快就不滿足於單調的單色釉,開始不斷創新。在唐朝神垕瓷區的遺址中,人們出土了諸多瓷器殘片,它們和從前單色釉的瓷器大不相同了。

這些殘片自成風格,那時的工匠們在釉色上又施上不同的釉料。呈現出不同顏色的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藍等等顏色,被人們稱為唐花彩釉。

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花彩釉

這就是鈞瓷的萌芽,到了宋代的鈞瓷,就是受了唐花彩釉的的啟發,逐漸形成的。

事實上真正的鈞瓷到了北宋時期,窯變技藝才日漸成熟。鈞瓷最獨特的就是它的窯變,燒製鈞瓷需要兩次的燒製,素燒成形之後還要再上一層釉燒。

工匠們在釉色中加入微量的銅元素,在高溫下燒製出銅紅釉和青釉相交錯的效果。

再者由於施釉厚重,在高溫燒製過程中,鈞瓷在燒製過程中形成了多種自然的紋路,更加點綴了釉色效果。

鈞瓷就是以這樣獨特的窯變聞名於世的,其釉色是燒製過程中自然所發生的,並非人工繪製,所以古時候就有“鈞瓷無雙”的說法。

更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

鈞瓷的燒製極其不易,對溫度,溼度,窯內氣氛、不同的原材料、加工技術等等都十分敏感,再加上其獨特而不可控的自然窯變現象,更是被稱為“十窯九不成”

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鈞瓷最輝煌的時期是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時期,宋徽宗雖歷史成就不高。但是一生極愛藝術,對於鈞瓷這種獨具藝術價值的瓷器愛不釋手,將它作為御用瓷。

宋徽宗還專門在古鈞臺附近設置了官窯,燒製御用瓷,鈞瓷也就是因此的得名鈞瓷。

為什麼非得在貴州古鈞臺呢?這就得益於禹州神垕境內特有的土質、水源和氣候,在當時,只有在禹州境內才能燒製出上好的鈞瓷,這就顯得鈞瓷更為名貴了。

然而鈞瓷並沒有在歷史的舞臺上輝煌多久,很快歷史上靖康之變發起,北宋滅亡,北宋官窯覆滅,工匠們四處逃亡。

均窯停產。

直到元朝統一,國家開始安定下來,為鈞瓷的恢復提供了好了條件。工匠們開始恢復鈞瓷技藝。

鈞瓷工藝也是在元朝時期開始發展為一個體系,傳播至全國。

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事實上,元朝時期製作的鈞瓷,已經遠遠比不上宋朝的鈞瓷。元朝燒出來的鈞瓷胎骨厚重、釉厚不勻、色澤暗而且很多雜質。無論是從造型,還是釉色,都遜色宋朝官窯一大截,甚至連當時宋朝的民窯都比不上。

鈞瓷技藝就這樣開始銷聲匿跡。

直到清朝末年開始復甦,那時的已經沒有會鈞瓷燒製技藝的人了。人們想高價收購鈞瓷仿製,但是難度太高了,大多一試即止。

鈞瓷的恢復路程整整走了五十餘年,工匠們不斷嘗試,從仿鈞瓷,再到窯變鈞瓷。

直到新中國成立,在現代技術下,鈞瓷終於又恢復了生機。

鈞瓷,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古來閒話!每天分享不一樣的國風文化!

古來說閒話,興起詩酒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