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的虛偽齷齪,毀了她最後的退路和“遮羞布”

這是一個跨國公司的辦事處,一共十幾號人,有的老員工已經在這工作了七八年。

老總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平時話不多,卻雷厲風行,不玩虛的,很受大家敬畏。

可是最近大家的敬畏有些變化。因為公司總部要求總經理必須招聘助理一名,以讓總經理把更多精力放在市場分析和決策方面。

招聘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老總最終決定留下來的兩名助理,都是年輕貌美的姑娘。

年輕員工偷偷說,招聘還是選美?老員工一巴掌扇在他後腦,嘴上沒毛,說話小心點!

年輕員工揉著腦袋,哀怨地說,選都選了,還不讓人說嗎?

老員工搖搖頭,不管你了。

就這樣,小斐和小俏就成了這個大家庭的一員。

從入職第一天,兩個人就是辦事處幾個年輕員工的圓心,每天工作之餘,圍著她們倆轉啊轉的。

除了因為她們漂亮,還有她們的位置,有個年輕員工形容為“枕邊風”,自認為貼切的很。


朋友圈裡的虛偽齷齪,毀了她最後的退路和“遮羞布”


即便兩個人試用期為半年,最終誰去誰留未知,但誰也不敢賭。所以,她們就成了兩個圓心。

一個月時間,兩個人的風格已經被摸透。

她們都是科班出身,但是專業並不限制個性。

同事聚餐,小俏從不缺場,很快與大家摟肩搭背稱兄道弟。小斐也很平易近人,但是給人總有一線距離,聚會參加次數不及小俏三分之一,不去的理由總是:回去還有事。

你個單身白領,有多少事啊。大家只當她是不喜吵鬧。

員工報給老總的材料,首先會給助理過目。

給小斐的材料,小斐一般會有半天的審核時間。然後會反饋建議修刪增減的內容,修改後才報給老總。

員工習慣了原先的流程,把小斐的“刁難”形容為“官僚”。

所以,更多的人喜歡把材料給小俏,因為她幾乎會半小時內把材料放在老總桌上。

一次,小俏經手材料中一個明顯的紕漏,被老總髮現。老總大發雷霆,小俏和材料原作者都被牽連,扣了兩天的工資。

小俏哭哭啼啼在老總辦公室待了一個小時後,開門出來,一抹臉,笑著對大家比了一個V。

從此,小俏有了兩種聲音。與同事還是辣妹小資風,一旦進了老總辦公室,就成了“嬌嬌女兒情”。

小斐還是一如既往,半天審核,提出意見,修改,上報。

這次事情之後,大家慢慢更多地把材料轉移給了小斐。

小俏看在眼裡,表面與小斐更親熱,每天姐姐、阿姐地叫。

然而後來的聚會里,凡是沒有小斐參加,小俏卻總會無意“爆料”一些小斐的事情,五花八門,卻全是有關“人品”。

同事們不疑有假,畢竟兩個人親如姐妹,知道這些也是可能。

小俏在八小時後可是一個小資達人,每天的朋友圈,充斥著咖啡、冰激凌、衣服和旅行。尤其一次小長假時的朋友圈:

“七月的悉尼,夏日的陽光,美麗的海灘,我來了!”配上幾張沙灘美女的照片。

一位同事的評論:小俏,你牛。


朋友圈裡的虛偽齷齪,毀了她最後的退路和“遮羞布”


她的心情,總會赤裸裸展示給所有人,不管“現實”與否,是真是假,反正就是文字圖片而已。

小斐也發朋友圈,但是頻率半個月也未必有一次。

“今天讀完了這本書,給自己鼓勵一下。”配上一隻手拿咖啡的圖片,咖啡旁邊是厚厚的一本書。

“今天終於拿到office認證證書,謝謝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配上一個專家證書,和一隻比V的手。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小斐真的“回去有事”。

怪不得最近亂七八糟的報表報告變少了,原來有人已經默默把它們消滅了。

有一次,一個關係不錯的兄弟公司來總經理這邊拜訪,要求借小斐用一個星期,因為自己公司那邊有一堆繁雜的臨時報表,已經淪陷了幾個經驗豐富的員工。

公司同事很奇怪這兄弟公司怎麼會知道了小斐,百思不得其解。好在老總的回覆是:不可能,早就看透了你們的狼子野心。

這件事以後,小俏的朋友圈慢慢多了一項內容:不點名“批評”。

“被賞識,還不是一張臉。”

“願意“付出”,才有這麼多回報。”

……


朋友圈裡的虛偽齷齪,毀了她最後的退路和“遮羞布”


同事們明白她的意思。最近一次,有一名新來的員工,聽到大家又討論小俏最近的朋友圈,他奇怪地說:我怎麼沒看見呢?

這時候大家才明白,小俏的朋友圈可能只有辦公室的幾人“可見”。

從此,討論的人少了,大家只是不想被當成別人的“手槍”。更不想,試用期結束時手裡的一票,被像傻子一樣騙走。

試用期要到了,老總把越來越多的工作和權力交給了小斐。

小俏的朋友圈更新頻率更高了,只不過許多同事已經把她屏蔽,出去聚會,也開始避開小俏,在“小群”裡面討論今晚哪吃。

最終,毫無懸念,小俏要離開了。臨走,大家站起來看著眼圈紅紅的小俏,卻沒人出言安慰。

“你其實很優秀”這句話說不出口,而“不作不死”卻是沒人敢說。

離開不到十分鐘,小俏朋友圈多了一條狀態:

“憑身體搏上位,我做不到,是金子總會發光!”

看到的同事卻明白,她的話大概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相信。

為什麼?有位老員工透露過一個秘密:老總的手環,時刻被他老婆定位。

大家知道了不勝唏噓,而老總卻樂在其中,因為他說過,自己喜歡時刻沐浴在家的溫暖中。

只有那一次,大家才覺得老總像一個正常人而非機器;也在那一刻,小俏的朋友圈逐漸成了大家看戲的地方。

後記

小斐轉正那一天,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

“憑能力獲得的尊重,才不會像泡沫一樣,來的快去的快。感謝信任!”

老總留的評論是這樣的:“不虛偽、不矯情,八小時外的努力決定了八小時內的價值,加油!”

有人一天十幾個朋友圈,給人的感覺卻是一堆泡沫,有黑有白有灰;有的人基本不發朋友圈,但每條動態之間的空白,都是厚重如山的時間積累。

差距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也許有一天當我們滿眼血絲地從手機屏幕上抬起頭,原來與自己並駕齊驅的人,早已只剩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