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門功課叫不辜負自己

在一個QQ寫作群裡,有位寫手大咖說了這樣一番話:“文不厭改!我每篇習作要麼不寫,要寫就寫精。如果它不發表我就繼續修改,直到寫成為止。這不是矯情和賭氣,而是尊重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字,也即不辜負自己!”

人生有門功課叫不辜負自己

聞罷此言,我心裡不禁為之一震,頓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

我也愛好寫作,業餘時間幾乎都被寫作佔據了。雖然偶爾也有幾篇豆腐塊發表在報刊上,但由於我這人最煩改稿,只要寫完就不願意再進一步修改、完善,因此大部分習作正以廢稿的身份悄然躺在抽屜裡!

比起那位大咖來,我缺乏那種“死磕到底”的精神!覺得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何必跟自己較勁呢?另外,我還有個毛病,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每每聽到別人鼓吹寫作能賺大錢便心旌搖曳、想入非非;再看到別人頻頻發稿就恨不能長出翅膀飛起來,實謂“你的毛病在於寫得不多,卻想得太多”!

起初,我對自己的毛病不以為然,甚至還覺得自己還是個難得的好青年:好多年輕人在喝酒、K歌、打麻將……我卻坐在冷板凳上點燈熬油、筆耕不輟,這樣上進的年輕人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漸深,我才逐漸意識到我不過是一種“偽上進”!也就是說表面上看似很努力,實則是自欺欺人,這並非上綱上線,而是慢慢看到了問題的實質。

我們生活中努力打拼的意義是什麼呢?當然不是為了消耗時間或者感動自己,而是能夠有所收穫,不辜負自己。什麼是不辜負自己?以寫作為例,我想至少有這麼幾個特點:

首先,尊重自己付出的努力。懂得努力只是第一步,還有比努力更高的境界叫尊重自己的努力,而後者才是不辜負自己。比如,當一篇習作寫完後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反覆修改才是組成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又好比你已經走了99步,只有完成最後一步——別把你前面走的那些路不當回事,才算功德圓滿。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正是前面的所有行為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所以付出了就應當珍惜,否則不如休息來得更有意義!

其次,切莫忘記初心。做任何事都有初心,只是後來走著走著就可能偏離了原來的道路。比如寫作,有人是為養家餬口,有人是為怡情養性……不管動機如何,都不該忘記初衷。很多時候我們寫著寫著就為了迎合時宜或是屈服名利而拋棄了底線,尤其在“文化快餐”盛行的今天,為欺世盜名而標新立異、為賺取流量而博人眼球,這樣的“成功”如同過眼雲煙,談不上對得起自己,也就是迎合了別人卻辜負了自己。

最後,時刻提升品德。有人說,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如此說來,寫作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而小事之中最見禪意。為什麼我們在做這些小事的過程中,逐漸變得迷茫和焦慮不安起來?那是因為不懂得做這件事的意義。人生的每件事都能夠提升品德,比如寫作於我的意義,不過就是改掉自己懶散、傲慢、貪圖名利的毛病,除此以外別無其他。我想,這才是不辜負自己的最高境界吧!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一過。”有時我們以為已經足夠了解自己,其實不然,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其實靈魂說不定正在飽受煎熬!不辜負自己是一門人生功課,假如這門功課不及格,豈不是白來人世一遭?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最後,我們還有自己可以求,所以,你怎麼能辜負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