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春節之前幾個交易日,A股上市公司業績雷集中爆發,商譽減值是罪魁禍首之一。

新年新視角,沒爆雷的就一定安全嗎?前瞻性的研究可能比事後諸葛亮更有價值。

今天的研究樣本是東誠藥業(002675.SZ),春節之前這家核醫藥領先企業已經披露了2018年年報。

作為兩市首批披露年報的醫藥公司,公司的業績表現頗為靚麗:2018年全年實現營收23.33億,同比增長46.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0億,同比增長62.44%。

對比最近一系列因為商譽爆雷、資產減值等原因而造成大幅虧損的企業,公司的業績更顯難得。

年報公佈的第二天,公司股價高開後一路攀升,最終收漲5.82%。年後第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更是以漲停收盤。

然而,公司的業績並非完全來自於內生增長。自2012年上市以來,公司進行了多次大額收購,進而帶動了公司營收和利潤的大幅上漲。

公司部分重點收購如下: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頻繁的收購也有明顯的副作用,那就是公司賬上存在著的高達26.98億的商譽。雖然收購標的公司前期大都完成了業績承諾,無需進行減值。但長遠來看,商譽減值風險不可不防。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公司收購資產的質量如何?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業務變遷史

東誠藥業成立於1998年,前身為煙臺東誠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在A股上市。

上市以來,通過內生和外延發展,公司的營收從2012年的5.88億上升到了2018年的23.33億,同期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從1.05億上升到了2.80億,複合增速分別達到了25.82%和17.76%。

公司從原料藥起家,先後發展了製劑以及核醫藥相關產業。從公司2018年年報披露的分產品營收數據來看,原料藥和核藥的佔比最大,合計佔比超過了75%。對比2017年的數據,原料藥的營收佔比下降明顯,而核藥、製劑的佔比有所上升。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公司的原料藥產品主要包括肝素鈉以及硫痠軟骨素。由於價格波動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原料藥業務上市以來的營收增長並不明顯,部分年份還出現了下滑。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製劑產品則包括7種劑型共49種藥品品種規格,包括鹽酸氨溴索分散片、六味地黃膠囊、注射用絨促性素等,其主體是子公司北方製藥和大洋製藥。值得一提的是,重點品牌產品注射用那屈肝素鈣(百力舒)在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7.58%,這也帶動了公司製劑產品銷量的增長。

核醫藥板塊是公司近幾年通過陸續對外收購而來,也是未來的核心發展方向,我們重點來分析。

買買買,押注核醫藥

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中的描述,近年來核素藥物產值以每年約25%的幅度增長,預計國內市場總額到2020年將達到100億元。因此,公司對該業務寄予了厚望。

梳理相關公告,發現公司於2015年通過收購成都雲克藥業正式進入核醫藥領域。

雲克藥業的主要產品包括雲克注射液和碘-125籽源,前者是我國首個用於類風溼關節炎臨床治療的核素藥物,後者則用於近距離治療腫瘤。根據交易方案,公司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以作價7.5億購買了雲克藥業52.11%的股權。其中,雲克藥業的重要股東包括了東誠藥業的董事長及部分高管,因此構成關聯交易。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根據方案,雲克藥業在2015年至2017年的業績承諾分別為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不低於1億、1.22億以及1.46億。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翻查雲克藥業相關資料,其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04億、1.34億以及1.46億,完成了業績承諾。但是,也可以看到雲克藥業最終實現的業績和承諾業績非常接近,未來仍需持續關注。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2016年3月,公司子公司東城國際以自籌資金6,975萬美金收購GMS公司100%股權,標的公司2015年淨利潤為3,516.4萬。GMS通過設立核藥房向醫療機構提供放射性藥品,其子公司上海欣科醫藥的碘[125I]密封籽源通過粒子植入技術,用於人體多個部位腫瘤的核素內照射治療。

2018年,公司又一次以現金加發行股份的方式合計作價16億收購安迪科100%的股權,標的公司主要產品被廣泛應用於PET-CT顯像診斷,可早期發現全身腫瘤病灶,準確判斷其良、惡性,從而正確指導臨床治療決策。安迪科2017年-2020年的業績承諾分別為7,800萬、9,500萬、11,750萬以及14,450萬。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根據公告,安迪科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8,263.25萬元、10,299.94萬元,完成了前兩年的業績承諾。

通過上述收購,東誠藥業完成了單光子藥物和正電子藥物、診斷藥物和治療藥物的全覆蓋,成為了一家完善的核藥和核醫學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而且,從財務上來看,核醫藥業務已經構成了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

併購的兩面性

但是,頻繁的收購也導致了公司商譽的高企。如下圖所示,東誠藥業的商譽金額從2013年的1.25億飆升到了2018年的26.98億。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商譽需要至少每年進行減值測試,若收購標的盈利能力或者未來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下降,就會產生商譽減值的風險。雖然,公司前期收購的標的公司大都完成了業績承諾,但超額完成程度不高,未來仍需要密切跟蹤。

此外,業務擴張和多次收購也大幅增加了公司的固定資產,導致每年的固定資產折舊明顯增多,進而侵蝕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如下圖所示,公司2018年的固定資產折舊金額達到了約7032萬,超過全年淨利潤的25%。

東誠藥業:賬面商譽逼近27億未爆雷,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不錯的行業前景VS高企的商譽,東誠藥業未來將走向何方?(CJT)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