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閱讀這件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繼續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本文分享書中關於“重視閱讀”的內容。

教育孩子,閱讀這件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閱讀這件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尹建莉老師用了非常重的筆墨來強調閱讀的好處。

記得我小時候,父母幾乎從不在閱讀上干涉我,還沒上小學,我已經在供銷社的圖書櫃臺裡貓著看完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雖然很多字都不認識,但並沒有影響我閱讀。後來上學期間,又看了無數小人書,連環畫。小學四年級以後讀完鄭淵潔所有童話。中學看金庸,瓊瑤,張小嫻。流星花園電視劇火起來的時候,原著我已經看完三年。大學看誅仙,鬼吹燈,補了一些名著經典,包括金瓶梅。無怪乎我可以成為靠文字吃飯的人。在這個內容為王的網絡時代,這就是立身之本。

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平凡;哪怕是寫作業的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言貧乏的人,同時也是思維貧乏的人。

尹建莉老師的女兒圓圓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益匪淺。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語感。圓圓的作文為什麼從來不出現病句?因為她已千萬次地見識過流暢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語感,積累了豐富的詞彙。語感好、詞彙豐富,寫出的句子自然沒有毛病。

孩子的閱讀就是他最好的修煉過程,潤物細無聲地滋潤著他的潛能,總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手中的筆已不知在什麼時候發芽,開出了芬芳的花朵。

難免有家長擔心,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會不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尹老師用她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相反,“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麼學生進入中學後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頭來,在最關鍵的高考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而一個語文水平真正很高的學生,他可以從容應對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會表現得平庸。”

教育孩子,閱讀這件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也會有家長擔心孩子閱讀的內容不好,不健康,或者“沒有營養”,家長會主動干預孩子閱讀的內容,但尹老師認為:

家長自己如果經常讀書,心裡十分清楚哪本書好,可以推薦給孩子;如果家長總能給孩子推薦一些讓他也感到有興趣的書,孩子其實是很願意聽取家長的指點的。但如果家長自己很少讀書,就不要隨便對孩子的閱讀指手畫腳,選擇的主動權應交給孩子。

尹老師自己則會給孩子推薦一些讀物,但並不限於經典或名著,她更關注孩子的興趣。比如尹老師會引導圓圓讀金庸,也會在《還珠格格》熱播時給圓圓買瓊瑤的原著。

書中給出了“好閱讀”和“壞閱讀”的幾個區別:

好閱讀儘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語。

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同時,尹老師認為,閱讀時應該讓孩子讀正版原著,不要讀“縮寫本”或“縮印本”。

教育孩子,閱讀這件事情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不僅體現在學習上,也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他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同時他的思想會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捨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筱妞也酷愛閱讀,她所在的小學,校訓第一句就是“酷愛讀書”,這是一個非常重視閱讀的學校。筱妞爸爸一直重視引導她的閱讀習慣,從小就給她讀繪本,認字以後和她一起閱讀,比賽誰看書多看書快。現在家裡僅筱妞的書已經有上千冊。

正因為她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閱讀了,所以電視現在已經很難吸引她。前幾天,爸爸以看幾集動畫片為條件讓孩子練字,我本想幹涉下,結果聽見筱妞對爸爸說:“其實我現在不想看電視了”。從筱妞出生後,我家的電視就很少打開,我們自己不看,老人也不看,頂多看看ipad。筱妞到現在只對一個電視節目感興趣過,是一個兒童知識答題比賽,她覺得看這個能增長知識。

閱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功利一點講,有上述諸多好處;而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在我們周遭,即便是成年人也越來越難保持長篇閱讀的習慣,甚至很多人感覺已經無法閱讀書籍,換句話講,閱讀在互聯網環境下已經成為越來越稀缺的技能,而從小給孩子播下閱讀的種子,我們可以期待它有一天開出一朵精彩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