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王重阳似乎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就连黄药师那么自负的人物,都对王重阳的武功心服口服。其实,这个是跟客观情况有一定出入的,王重阳当时在华山论剑得到的天下第一有点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王重阳之所以被认为是天下第一,主要还是因为在华山论剑时候,力压其他四绝的卓越表现。不过事实上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华山论剑其实是一种非常不严格的比武方式。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看第二次华山论剑时的形式就知道了。

金庸小说: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连郭靖也参加了。事实上华山论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抽签之后直接淘汰赛比武,谁能打谁就是天下第一。可惜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比赛规则却十分奇怪,黄药师跟洪七公都必须要在三百招之类打败郭靖才算获胜,某种程度算是一种不公平的比武。

金庸小说: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按这种比武风格,我们也很容易相信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会不会也采取这样的方式?要知道那时候王重阳已经六十好几,没几年就寿终正寝了。其他四绝又是心高气傲的人,对于一个垂暮老人,会不会也采取了某种程度上的相让?比如多少招之内拿不下王重阳就算自己输?

金庸小说: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可能有的朋友会反驳,金庸武侠里的,不少高手都是老当益壮,比如张三丰。所以按道理王重阳不会因为年龄大了影响自己的武功。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反而更是一场不公平的比武。当时四绝都才二三十岁,估计跟刚出道的杨过差不多。王重阳以自己巅峰状态,迎战四个毛头小子,不能获胜反而倒是很奇怪的事情。

金庸小说:王重阳的天下第一浪得虚名,华山论剑其实是以大欺小

二十年,其他四绝也进入了自己的巅峰期。当时在四绝武功还很稚嫩的时候,王重阳也只比他们高出一线罢了。不过很明显,二十年之后的四绝,明显比二十年前强大许多。这样对比下来,现在的四绝的武功,已经不知道高出当年的王重阳多少了。因此王重阳当时的天下第一,的确有点浪得虚名的成分了。的确是属于王重阳以大欺小,才获得了天下第一的名头,也得到了《九阴真经》。

至于周伯通说的什么王重阳如果没死,半天就能打败四绝,只是一个老顽童的臆测罢了,不能当成可靠的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