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流浪地球》太陽發生了什麼?太陽末年―紅巨星

最近電影《流浪地球》正在熱映,可謂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故事講太陽在末年期變的極不穩定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為了避免太陽的吞噬而踏上逃離太陽系的征途。那麼太陽末年到底會怎樣?今天就來談下太陽的末年到底是什麼!

解讀《流浪地球》太陽發生了什麼?太陽末年―紅巨星

太陽現正處於主序星階段即壯年期,核聚變主要在它的中心(核心)部分發生,使以氫聚變為氦的熱核反應,從而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再通過輻射層和對流層中物質的傳遞,其中二十二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成為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這階段的輻射壓與它自身收縮的引力是相平衡的,我們地球人類才得以平穩的生活著。解讀《流浪地球》太陽發生了什麼?太陽末年―紅巨星

但隨著恆星內部氫的燃燒消耗,中心形成氦核不斷增大。隨著時間的延長,氦核周圍的氫越來越少 ,中心核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足以維持其輻射,於是平衡被打破,引力佔了上風,有著氦核和氫外殼的恆星在引力作用下收縮坍塌,使其密度、壓強和溫度都急劇升高,氫的燃燒向氦核周圍的一個殼層裡推進,在大約一億度的高溫下,恆星核心的氦原子核聚變成為碳原子核。每三個氦核聚變成一個碳核,碳核再捕獲另外的氦核而形成氧核。這些新反應的速度與緩慢的氫聚變完全不同。它們像閃電一樣快地突然起爆(氦閃耀)使恆星釋出的能量很快的(只要幾秒鐘)超過正常恆星的一兆倍,地球完全就像是人類在核彈爆炸下那樣,可怕不解讀《流浪地球》太陽發生了什麼?太陽末年―紅巨星

當恆星在自身的重力下開始收縮,壓強、密度和溫度都隨之升高,於是恆星外層尚未動用過的氫開始燃燒,產生的結果是外殼開始膨脹,而核心在收縮,變成體積巨大的紅巨星。體積膨脹到足可以把地球全部吞噬,是的,太陽把地球吃個精光!解讀《流浪地球》太陽發生了什麼?太陽末年―紅巨星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終結於極度能量的燒烤呢,還是最終被熾熱的太陽膨脹物〔紅巨星〕吞噬後來個徹底的“油炸”呢!

所以那個時候太陽系早已不適合生命生存,人類就選擇了遠離太陽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