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一、

陶姓溯源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唐尧,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得姓始祖为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唐尧又称陶唐氏,其后一支便以陶为姓。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为依据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两百八十余万。历史上,陶姓名人辈出,为丰富和灿烂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并将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得姓始祖唐尧,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元和姓纂》

源流一:源于伊耆氏,出自远古时期尧帝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记载,远古时期的尧帝,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尧帝初居于陶(古济阴,今山东定陶),以制作陶器为业,官名“陶正”,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在尧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原居地为姓氏者,称陶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陶氏、唐氏,皆为非常古早的姓氏,陶氏读音作táo。陶氏族人尊奉唐尧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颛顼

源流三: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源流四:出自商王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篡》、《风俗通》等的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七个著名的氏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陶冶,即指陶器制作工匠与窑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进行生产的低级贵族。其时,该七族中即有以职业为姓氏者,称陶氏。到春秋时期以后,凡在从事陶器制作业的职业工匠、庶民中,皆有以“陶”技为姓氏者,称陶氏。

源流五: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唐谷避帝讳而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据史籍《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记载:宋朝初年有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今陕西彬县),原姓唐,为避石敬瑭名讳,改姓为陶,称陶谷。

源流六:源于己姓,出自夏朝末期大臣昆吾,属于封邑名称以为氏。昆吾,原是上古时期一个地名,今史学界一般认为其地最终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一带,为夏王朝末代君主夏桀之臣陶正的封地,这位陶正以邑为命,称昆吾。在典籍《诗经·商颂·长发》中记载:“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在史籍《路史·后纪》中也记载:“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胜濆。昆吾者,颛顼之后也。”

源流七: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源流八: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瑶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陶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陶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二、陶氏古名人

前代列祖皇封

一封浔阳侯 讳 陶甄

一封彭泽郡侯 讳 陶延祚

一皇汉特授容州郡都督 讳 陶膺

一授河南太守 讳 陶容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谦


一授徐州郡刺史 溧阳侯 讳 陶谦

一授高祖右司马 开封侯 讳 陶舍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青

一授西汉开封侯 御史大夫、丞相 讳 陶青

一授武昌郡太守 讳 陶茂

一皇晋封长沙公 讳 陶侃

一授安城太守 讳 陶逸

一皇晋特授彭泽县令 讳 陶潜 字 渊明 谥 靖节 世称五柳先生

一授桂州郡都督 讳 陶婴

一授武城太授 讳 陶显

一授汉阳太守晋授征南大将军 讳 陶洪

一授驃骑大将军 讳 陶凉

一授唐兵部侍郎 太尉 征南将军 皇谥文忠 讳 陶英

一授后唐左相知平章事 讳 陶道

一授后唐御使 讳 陶通

一授后唐都司马 封龙虎将军 讳 陶遵

一授后唐奉直大夫 封骠骑将军 讳 陶迪

一授后唐都察院掌堂 讳 陶近

一授后唐光禄大夫 讳 陶还

魏晋时期吴镇南大将军,荆州牧 讳 陶睿

陶文焕钟山回龙腊井村人于乾隆十九年甲戌岁考取进士,奉旨荣恩一对石杆。

陶世英

钟山高村人,贡生,钦命广西巡抚部院赠予贡生陶世英一对石杆。

陶母廖氏老安人 公安镇大龙山仔脚村三十八代祖讳文渊生母,钦命广西全省提督学院为节寿陶母廖氏老安人题赠《孝慈可式》牌匾。

陶希文钟山公安桂岭人,进士!

1、贺州陶氏源流

南郊陶氏先祖陶英(849—931),山东省青州府诸城猪矢巷人,公进士出身,唐昭宗时立有战功奉旨守青州,后官累至兵部左侍郎荣封太尉。唐天佑二年(905),广西昭州一带发生乱事,朝廷拜公为征南大将军,英公领旨率八万精兵南征,前往广西昭州(今平乐县)平乱。评定乱事后定居于此(今平乐阳安陶村)。英公生六子:长 道、二 通、三 遵、四 迪、五 近、六 还!道居钟山、贺县等地;通居荔浦;遵居平乐后分居玉林广东香港等地;迪居修仁县、永福;还居恭城县。

据老族谱载:英公之长子道,官居后唐左相知平章事。后因昭州龙平一带作乱,公奉命率兵龙平平乱镇定,留守卜居龙平(今钟山县公安镇大龙高村)。

后(三房)守礼支房九世祖讳元明作诗铭石勒碑于龙平寺内为证:

其一:镇定昭州谁敢当,陶英忠孝事初唐;

荣封太尉君恩重,职拜将军名永扬!

豪杰降来成大业,隐身不仕卜莲塘。

. 一生尽萃无他念,且乐安居仁寿坊!

其二:雄兵八万入昭州,太尉军功万古留;

镇定太平身不仕,莲塘卜隐裕诒谋!

分别六子他乡去,好合一妻百事休;

欲问佳城徵实在,山名南拱水曲流!

其三:龙平镇定是谁功,陶道当初人马雄;

五子不流庸碌辈,一妻独率唱随风。

立身既作先开创,老念还期后继隆;

居地粤西虽美举,犹怀一脉九江中!

据碑刻:龙平镇定是谁功,陶道当初人马雄;

该碑刻的意思应该是:当年的龙平发生乱事,是陶道奉命率领兵马去平定的!

而后留守徙居钟山繁衍生息,一千多年以来,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分居广西、广东、湖南、远到香港、台湾、欧美······

因为老族谱、古碑刻都没有记载道公何时留守卜居龙平 。所以只能根据道公的生殁活动时间来推敲留守卜居龙平(今钟山县公安镇大龙高村)的年代。

据老族谱载:道公出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丁亥岁(公元867年)七月十九日卯时。终于后唐末帝清泰二年乙未岁(公元935年),享年六十九岁。

综上所述,道公徙居钟山的年代应该是公元900年“五代”初期间!

道公生五子,分五房,守字辈,长曰:守仁;次曰:守义;三曰:守礼;四曰:守智;五曰:守信!

贺州陶氏,三代分支,分别居住在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钟山县珊瑚河两岸安居生息,代代相传,绵延至今!钟山县陶姓自然村有46个,二万余人,八步、梅花、信都等有12处,九千余人,计有三万多人!

长房 讳守仁 卜居表洞莲塘(今公安的桂岭、同古的四合一带),现在有人口五千多人,分支的自然村有:上桂岭,下桂岭,木桥寨,瓦屋地,面前岭,游兰寨,撑旗山,龙福岛,背风塘,老埠,森洞,同古街等地!

二房 讳守义仍居高村,现在有人口约五千多人,分支的自然村有:高村,山仔脚,大面山,田龙村,马山,岭木脚,大竹冲,老凤尾,牛庙街。

三房 讳守礼初居杨梅村,现在有人口约四千多人,分支的自然村有:老邓塘,新邓塘,三客塘,六峰村,铜盘村,三柄塘,西山脚,牛眠山,大桥街,黄岭村,后裔又分支到阳朔一带。

四房 讳守智 宋文林郎 举人及第

勅封都督府平乐聀

五房 讳守信勅封都司官

【据族老传说:因东家垌(今回龙一带)龙崎巢贼匪作乱乡村,守智、守信 二都司奉命领兵同征龙崎巢,平乱后定居东家垌】卜居东家垌,现有人口约八千多人,分支的自然村:有:腊井 ,龙道 ,寺湾 ,星子洞,老村尾,新村尾,社仔岭,茅栗岗,陶屋寨,新兴村,大厂,木枝塘,新筑塘,新里塘,竹根厂,钟山街,修达岭,十八工岭,来龙村,东井村,旱塘,石桥儿厂,大岩口厂,凤翔街,矮山,社山脚,山背厂,羊头红村,公会的古地寨,大平村,黄岭,鸭公营,城厢的同心厂,大岛肚,牛背歧,龙井歌塘。由于人丁兴旺,后裔又分支到贺州的梅花、信都一带。现有人口约九千多人,分支的自然村有:步头镇的陶屋,(上寨、外寨、田心、新寨、同安、龙归等六个寨)。信都镇的象角寨,委经寨,渡南寨,塘平寨,安基寨,会灵,江平等七个寨。螺石寨,万伍寨,里松寨,黎屋寨,上程的马鞍寨,广东省连山县永丰镇的翰堂,陶屋,台湾等地!

2、(1)贺州陶氏的堂号部分摘录

五柳堂 爱菊堂 浔阳郡

(2)部分对联摘录

百梅望重;五柳名高:

山中宰相;耐久道人:

百梅品重书香远 五柳名高世泽长

位显九州犹运甓;门栽五柳乐归耕:

华阳洞中谘国事;桃花源里可耕田:

望重百梅称韵士;名高柳傲羲皇:

一代儒臣,开奠安之伟业;八州良牧,建恢复之奇勋:

不忘先祖之风,门栽五柳;应勉后昆以学,诗咏百梅:

母贤截发延宾,令子得八州都督;腰直弃官归隐,吾家有五柳高风

(3)部分字辈排序摘录

始祖后6代字辈排序

1、带走之底

2、带三点水

3、绍

4、怀

5、克

6、知

(4)世系图表摘录

1代 英(平乐阳安陶村)

|

————————————————————

︳ ︳ ︳ ︳ ︳ ︳

2代 还 近 迪 遵 通 道(由平乐陶村分支迁到高村定居)

︳ ︳ ︳ ︳ ︳

﹊﹊﹊﹊﹊﹊﹊﹊﹊﹊﹊﹊﹊﹉﹉﹉﹊﹊﹊﹊﹊﹊

守信 守智 守礼 守义 守仁

3代 初居东家 初居东家垌 初居杨梅村 仍居高村 初居表垌莲塘

4代 ······ (以下由各支房宗族谱续载)

四、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氏宗祠

钟山陶氏宗祠始建于民国十五年重建于公元2005年。

五代初,公元十世纪十年代末,陶讳道卜居高村庄,即今钟山县公安镇高村。古属昭州龙平县辖区。陶道公系陶氏族浔阳南支始祖陶太尉英公之长子,名道,字由仁,后唐左相知平章事。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丁亥岁(公元867年)七月十九日卯时,终于后唐末帝清泰二年乙未岁(公元935年),享寿六十有九。妣李氏,诰封夫人,生于唐懿宗咸通九年戊子岁(公元868年)。终于后唐末帝清泰三年丙申岁(公元936年),享寿六十有九。生五子,即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守信。

民国十五年,先贤明桥、明万、焕章、榕德等前辈,鉴于道公后裔遍及钟山、贺州村落数十,人丁万余,必要建立合族共同的祖庙,以绳祀典,择址建于高村之墩,民国十六年告成,曰陶氏宗祠。青砖青瓦,石门石柱,俎豆馨香,四时隆盛。然而沧桑无情,人为因素,昔之殿堂仅存残垣片瓦矣,族人祭奠无所,无不痛心疾首。

新的世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盛世修祠,人心所向。 由少斌、光申、进定、怀誉、光锡、运科、陶祎、近昭、敏昭等九人发起,于二零零四年秋致函钟山、贺县陶氏全族倡议于原址重建陶氏宗祠,重闪灵光。喜而合族支持,热烈响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陶氏宗祠之重建工作于二零零五年大功告成。重建后的陶氏宗祠气势宏伟,灿烂辉煌。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氏宗祠

陶氏宗祠建筑面积六百八十八平方米,分主厅、前厅、两边旺楼三部分。砖混结构,质量优良,装修讲究,宽敞美观。房子顶面用金色琉璃瓦盖面。大厅顶脊镶嵌两条八米长陶瓷烧制成形的双龙,栩栩如生名为“双龙戏珠”。双层之间正中是“宝殿”两个苍劲大字,两边是山水人物画,下厅顶脊镶嵌两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名为“双凤朝阳”。整个宗祠有龙有凤,故寓为“龙凤呈祥”之意。大门额首是用长二百三十厘米、宽六十五厘米、厚二十五厘米的整块条石雕刻的“陶氏宗祠”四个魏体大字。大门两边和正大厅的四根大圆柱分别镶嵌黑色花岗岩大理石雕刻的对联。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氏宗祠

大门的对联是:

“门栽五柳神仙府,

位列三台宰相祠!”

正大厅的四根大圆柱的对联分别是:

“拜陶唐以帝为宗源齐鲁而浔阳昭州衍之人文荟萃华夏,

尊太尉乃翁伊始由莲塘及龙坪贺邑孕焉经济活跃神州!”

“高地发祥裔嗣兴旺念先祖隐德积厚流光裕后世,

村源呈瑞润降福祉期子孙学善正心励志振家声!”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陶姓溯源、名人、钟山陶氏宗祠简介

陶氏宗祠

下厅的对联分别是:

祖德惜分阴志复中原恒运甓

宗风高五柳官辞彭泽乐归园

本系同根生荣枯相关以和为贵

齐饮一江水顺逆与共维才是纲

外墙用粉红色玻璃马赛克贴面。内墙批挡后用钢化防水腻子刮面。两边旺楼内镶嵌各村各户捐款的功德碑及本支族历史简略。文字统一用电脑合成,并雕刻在黑色的大理石上字体整洁,整个宗祠宽敞典雅,既具古代特色,又呈现代气息,绽放出丰富的陶氏文化精华。

重建陶氏宗祠的宗旨在于怀古,在于创新。其目的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根报本,自强自立,和睦共处,相互交融,生生不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我们的祖先在开发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曾起一叶轻舟的作用。有叱咤风云者,有引领时代者。我们当沿着先人的步伐,与时俱进,奋勇前进。愿吾族新英辈出,丕振家声。

供稿:陶义平 陶进定 陶怀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