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件事,其实你一点都不会习惯的


成长这件事,其实你一点都不会习惯的

《成长的烦恼》中的莱昂纳多

我的同事有一天问我是不是80后,85年什么的。我楞了一下,想说我已经这么老了吗?

但同时我又笑笑,是啊,睡眠不好皮肤容易松弛,眼圈加重,看着是挺衰,挺老的吧。

不过还不止同事这么说,我去见客户,去听会议的时候,无论我多么的开朗和大方,对方都会给我一种敬重的眼神,不敢接我的话,或者特别礼貌地对待我。

直到我领导说,这是我们部门的XX经理,负责XXXXXX,别人才微笑示意,似乎是一定要听到一个身份和我的感觉能够匹配上,他们才放心开口与我交流。


成长这件事,其实你一点都不会习惯的

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已开始成长,当我注意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是特别有准备。

出门坐地铁,或者排队买票,基本上都没有人跟我说什么哥哥让一让,或者把我当年轻人了。统一的大哥,大叔,叔叔的称呼,每叫一声,我心都咯噔一下,幸好没叫我伯伯和爷爷什么的。

领导某天问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安家,在哪里安家。我说我没想好,因为钱还没赚够,自己也没准备好。

她说,你都多大了,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准备好了的,该来的时候它就会来的。

我说,哦。

而她说这话的时候,我看不出她有任何表情,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

毕竟领导也只是个比我大2~3年的80后而已,除了家庭之外,她还要管理我们这一大群有想法,创新能力比她强的90后。很难说她是真的准备好了这一切,还是说走到那一步自然被逼出来的。

但她才是那个站在压力浪潮头尖的人,而我们这些人,还在生活的沙滩边漫步。

我想她对我的询问,可能来自于不久之前,她家人给她的询问吧。而她跑来问我们这些年轻人这些问题,或许也只是为了舒压,凭借着“嘿,早晚你小子也会有这一天”的心理,来释放自己心里“怎么我就被催婚了”的压力吧。

以前的我,其实会想,人那么年轻,那么有能力,为何要被这种思维给困住,何必一定要按照时间表来过一生把自己搞得那么苦呢?

但逐渐成长的我也能看得到另一边的思维,懂得比以前多想了一点。

我听得懂她话中有话,理解得了她的考虑,理解她本身因为角色成长之后,当了妈妈之后,思维方式的变化,听得懂她想更周全,更成熟,更稳定,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了。

我问她为何做出当时组建家庭的决定,她却又还是回答我,该来的就来了,不会准备好的。

好像一切缜密的规划,却诞生于一个冲动的念头。

领导就是领导啊,说的话就是深刻,哪怕她比你只大2~3岁。


成长这件事,其实你一点都不会习惯的

话又说回来,这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是应该被推着长,还是应该自然生长呢?

我一直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如果是推着长,可我面对成长突然带给我很多压力与责任,我似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套路,没有适合的方法去处理。因为我的心里还没有很强烈的,想要成熟或是特别强大的欲望,我还没有那种欲望存在。

但是万一推对了,这人可能就蹭蹭蹭连上3、4个台阶,精神,身体,气质整个状态都不一样了。

不过,自然生长其实也能吸收不少营养。学会自己找工作,学会自己面对打击,自己去买机票买高铁票,自己去跟小商贩讲价,自己去健身等等。

自然生长的好处是容易培养人的自信,因为自己打拼下来的感觉和被推得成长的感觉很不一样,被而且它是一种对自身综合能力最全面的考验。

在自然生长的过程里,苦与乐都是相辅相成的,你也会因为踏踏实实地的打拼过,而开始真正理解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再是一吃到苦的就叫苦不迭,一有乐子就嘚瑟不止,这样做人的话,看着会很浮夸的。

无论是自身成长,还是思考成长,成长这件事真的带给我很多变化。

他就像一个你并不是那么喜欢的远房亲戚,这一住就是大半年,你得了解他,习惯他,哪怕是喜欢他,看着他带给你的种种变化。

有时,成长代表着强大,而强大会让人开心和期待。

但有时,成长也代表着压力和责任,代表着社会期许,代表着固定角色,不太让人感到振奋。

反正成长什么的,我是不习惯的。

它是你不由自主但又慢慢学会适应自然规律的一种感觉,是你面对选择正确和选择失败时的心态,是那种言语模棱两可,是开始强大,还未强大,挣扎,迷茫,忧郁,坚决的模糊综合体。

或许

学会在生活的苦中作乐,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动脑筋打开生活,尝试在一个个单调的生活里,找寻幽默因子的态度,对我来说,或许才是成长带给我最大的启示。

成长只是一种过程,如同健身完第二天的肌肉酸痛一样,是你见证自我变化之路上的,一处风景。

你不会习惯它,也别想着去习惯它。

认识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有时比以一味地催自己强大,要有用的多。

BE TRUE TO YOURSEL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