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留學生前往河南省支教: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快看,快看,是外國老師!”在大鄭營小學的教室裡傳來陣陣驚呼聲。原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美國尼泊爾雙國籍的留學生阿明與該校青春微助力支教隊一同前來支教,教授孩子們英語知識。

“大家好,我是阿明,來到中國一年了,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習經濟貿易專業。”他用流暢的漢語向孩子們介紹了自己,並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阿明在北京與天安門的留影

心懷感恩,不忘初心

支教對阿明而言,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事。“我在中國學到了很多知識,我想為這個國家奉獻出我的一分力量”,阿明說,“在支教過程中,我會覺得自己是這個地區、社會、國家的一部分,我在做一些有用的事。”

面對60多個毫無英語基礎的孩子們,阿明從最基礎的英文字母教起,每個英文字母選取代表性的單詞進行講解,在上課過程中還穿插常用英語對話,課堂效果極其顯著。

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阿明在教授孩子們單詞

阿明表示,孩子們都很聰明,只要激起了他們的興趣和熱情,課堂的知識孩子們吸收得很快。在課下,一些好奇的孩子總會纏住阿明,讓他講述外國的故事,阿明回答了孩子們的各種疑問:“老師,尼泊爾是什麼樣子的啊?”“老師老師,你們是不是每天都要洗兩次澡啊?”

直面困難,挑戰壓力

“在支教之前,我從未了解過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對於教導孩子肯定也會是很大的障礙”,阿明說,“但決定加入青春微助力支教隊之後,我專門尋找了一些小學英語的資料研讀。”

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阿明老師備課中

對於阿明來說,更為棘手的是生活起居和語言交流問題。早上6點多起床,下午5點結束一天的課程,晚上備課加總結,忙到10點多才能休息;課桌做床,書本做枕頭;一日三餐大多是米飯和麵條;難以和當地孩子交流溝通,這些都給阿明很大的壓力。隨著課程的展開和志願者們深入瞭解,他的心裡逐漸踏實起來,“志願者朋友們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在我上課的時候還有輔導員專門幫助,他們還教會了我用筷子呢”,阿明極為興奮地告訴記者。

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阿明在與村子裡的孩互動

積極引導,適時鼓勵

在阿明看來,鼓勵學生說出英語自己是課程的重點。“學習一門語言,‘說’是很重要的。”秉持著這種理念,阿明的課堂更像是晨讀課,他鼓勵孩子們兩兩一組進行英文對話訓練。

“孩子們都很害羞”,阿明說,“一些孩子不敢把學到的英文說出口。”對於比較害羞的孩子,阿明極為關注,不僅在課堂上表揚鼓勵他們,課下還以大哥哥的身份和他們一起玩耍。

“See you!”在放學時阿明聽到這兩個單詞非常高興。雖然僅僅是兩個單詞,但從向來少言的孩子王迎博的口中說出,讓阿明感受到了這些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感恩中國教育,助力鄉村英語

阿明在課上與孩子們的合影

“其實我的父母是反對我來支教的,他們不放心我”,阿明說,“但我還是來了,孩子們都很喜歡我,我也喜歡這群孩子們,這已經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