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人文之美——论科学“暴政”和《妖猫传》

(一)

有时读哲学、文学类书籍,就算不能全部读完,只领略其一鳞半爪,也能被其中散发出来的绝妙想象和美感吸引。或者反过来说,

正是这种绝妙想象和美感,才驱使我去读哲学、文学类书籍。虽然我承认,实用的目的,如赚钱,是驱使我学习的第一动力。但是如果没有前面说的想象和美感,光被实用的目的驱使,学习会变得非常痛苦。

可是,我是现代科学之光照耀下的人类中的一员。现代的科学知识告诉我,所谓“灵魂”、“理性”、“天赋观念”等看起来很神圣很崇高的概念所指,其实就是人类的大脑的某种功能,是某种形式的神经冲动。我们今天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会被他的绝妙想象倾倒。虽然《纯粹理性批判》属于思辨哲学,分析过程运用了人类的理性,但其中还是散发着一股“白也诗无敌”的美感。

体会人文之美——论科学“暴政”和《妖猫传》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论述的人类认识能力非常具有想象力

但是,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大脑的生理机能,《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话语,都能被更精确的科学语言替换了。到那个时候,哲学的美感会被科学的机械性击得粉碎,甚至哲学本身都将不复存在,人们再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写意之美的感受。甚至,因为人类的知识、大脑被科技过度统治,人类甚至不能在文学作品中获得写意之类的感受,因为在科技的“暴政”下,文学作品是显得那么幼稚、不理性、不聪明、甚至有些愚蠢可笑。人类唯一能获得的美的感受,只能是钟表般精确的机械之美。可是这种机械之美,真的能独自担起“美”这个字的全部含义吗?

体会人文之美——论科学“暴政”和《妖猫传》

《脑中魅影》是一本关于人脑前沿科技的科普书籍,对文科生很有启发,也隐隐透露了人文学科的危机

(二)

最近在看日本人写的《妖猫传》,觉得很好看。渗透进了深邃思想的文学作品,就像一杯绿茶或者红茶,虽然暂时间不能给人带来像蜜糖般的强烈的感官冲击,却能够让人心平气和、久久回味。吃了蜜糖,一时间很爽快,待到感官得到了满足后,理智上却开始后悔有蛀牙的风险。喝下茶水,却不会后悔什么,只会帮助维持一种平和的心境。

体会人文之美——论科学“暴政”和《妖猫传》

日本作家梦枕貘其貌不扬,却写出了美丽的文学作品。《妖猫传》渗透了佛家思想,非常唯美

《妖猫传》中的空海,是精神上最强韧的那一类人。这类人在平时不会惹起是非,遇上是非后却一定能从容化解。而且,遇上再多的事,似乎也不会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伤痕。不过我想,这并不是因为空海一类的人是唾面自干的人,而是他们有能力及时化解掉别人的攻击吧。空海们遇上无法化解的羞辱会如何处理,我真的很好奇呢。

体会人文之美——论科学“暴政”和《妖猫传》

和尚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