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讲古,北方人称之为“评书”或“说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中国各地的说书人常以自己的方言向人们讲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我们潮汕也有本地特色的讲古文化。

听说在解放前,在汕头的福合埕、潮州的开元寺、揭阳的城隍庙等地都设有讲古摊,讲古艺人每日每夜,使用潮汕方言,讲述各种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而听者不计其数。

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旧时的讲古是一种谋生手段。讲古艺人多为谋生计的穷困文人或败落子弟,每讲到一个段落至精彩处,便停下来向听众收赏钱。听众多为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和小贩。听说书的人,坐其椅子的就必须给钱,但多少不限。

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说起潮汕的讲古大师,想必很多潮汕人印象最深的是陈四文、林江先生。

特别是90年之前出生的潮汕人。经历过那个没有手机,甚至连电视都不太普及的年代,录音机还是家庭娱乐的主角。那时候的潮汕本地的广播电台,常常播出两位讲古大师的评书故事。

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像那《武松打虎》、《林大钦》、《唐伯虎点秋香》……一个个经典的民间故事,由陈先生讲来,真是生动有趣,维妙维肖,让人光听声音就能在脑海浮现出各种形象的画面,实在不可思议。

潮汕讲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虽然两位先生都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们为世人留下那些宝贵的讲古作品,依然是很多潮汕人茶余饭后消磨时光的精神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