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下墜!達芙妮想重歸“鞋王”位

達芙妮自創立後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迅猛增長,近幾年開始跌落神壇。門店批量關閉,銷售業績大幅下降,昔日是鞋牌中王者的達芙妮步入寒冬已有六年之久。達芙妮仍在堅持,即便是關店節奏依舊,自救轉型始終未變。

高位下墜!達芙妮想重歸“鞋王”位

2019年1月下旬,達芙妮發佈的國際公告稱,2018年全年累計關閉941處銷售點,其中第四季度關閉了282個銷售點,裡面包括有270家直營店與12家加盟店。從近幾年達芙妮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起出現關店狀況至今,2018年的門店數降至2648家,這僅僅佔據了2012年41.6%的門店比例。

關店在商業內不是新鮮事,對於達芙妮來說,2012年其達到巔峰後業績便一直下滑,盈利也出現惡化。僅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達芙妮分別關店805家、1030家、1009家。無人會料到商業圈內哪家的沉浮,也無人料到曾供不應求、備受青睞的達芙妮如此荒涼。

女鞋之王出現危機,與自身不無關係。

高位下墜!達芙妮想重歸“鞋王”位

達芙妮在集團的架構上存在新舊團體的摩擦,家族之間在經營方向上時有衝突。達芙妮曾以批發在市場興起,快速擴張的同時造成庫存積壓的狀況。經銷商把握著商品銷售的主導權,若存貨未處理,達芙妮無權干涉。為此其開始調整渠道以緩解經營壓力,但隨後推出的“單方面不續約”條款以及高壓政策令加盟商聯合抗議,還一度被多家加盟商聯合舉報至工商局。

隨著電商崛起,消費者的習慣被改變,但達芙妮在電商之路經歷數年的彷徨。經營電商平臺初期,其業績較可觀,處於鞋服前列。然而後來,達芙妮為了與百度投資電商平臺“耀點100”而壓縮自身電商業務,關閉京東等優勢銷售渠道,並且“耀點100”項目最終失敗。

電商發展之路不暢的同時,達芙妮也因線下門店擴張太多滋生新問題。中國房地產價格增長迅猛,店鋪租金成為其巨大壓力。曾助力達芙妮打開市場的店鋪成為發展累贅。

而店面產生的庫存問題更為致命。達芙妮每年生產大量產品,但許多商品成為無法銷售的庫存產品,這佔據了現金流與店鋪空間。線上線下矛盾一齊襲來,公司在此困境下強行“去加盟化”,將合作伙伴置於不顧,也損害了自身形象。

女鞋市場眾多新秀崛起,同質化嚴重,達芙妮自身品牌定位不夠清晰,近幾年在設計與功能上沒有大的突破。不少消費者稱,幾年前的流行元素如鉚釘竟還在達芙妮商品中存在。當新老品牌著眼於快時尚模式時,達芙妮新品更換仍在換季時才出現,一年僅有四次。這並不能適應消費者審美的速度與市場的衝擊。

高位下墜!達芙妮想重歸“鞋王”位

達芙妮一直懷有一顆“轉型”心。

自2017年開始瞄準具有時尚質感和年輕氣息的品牌形象。轉型大刀闊斧:換LOGO,減輕對明星效應的依賴等。有業內表示,與達芙妮二十多年已塑造形成的形象相比,這些措施僅僅是皮毛,難以掀起大的波瀾。

此外,與Opening Ceremony等品牌進行跨界合作,也是轉型的努力之一。通過合作,消費者看到了達芙妮致力於改變的動作。張智喬曾表示,升級門店,品牌再設計以及拍攝新廣告片,這種顛覆性的改變都努力為消費者提供舒適、時尚和有高性價比的產品。

曾經不屑於進駐購物中心的達芙妮一改常態,加大了購物中心店面的比重。成立電商內容創意中心,讓產品元素適時輸出,並根據電商方面消費者的需求提供產品。

種種改變的效果目前還未在市場上顯現,達芙妮仍處於虧損狀態。畢竟商業下的生存並無定數,曾經也是“鞋王”的百麗退市,給達芙妮敲響警鐘。但商業中適者生存的道理未變,達芙妮確實需繼續換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