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回收過期蜂蜜,你怎麼看

當初企業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沒想到回收後的蜂蜜被送人原料庫,可能會再次投放市場。事件曝光後,同仁堂回應過期蜂蜜所涉及產品已全部封存。

讓消費者不理解的是,百年老字號竟然幹這等齷齪事,是行業普遍問題,還是個案?是利益驅動,還是決策失誤?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看法。

過去經常會有人探討,國內的百年企業沒有歪果仁多。得出的結論是,戰爭導致社會動盪,家族企業技不外傳,國內企業不喜歡專注。同仁堂,這個醫藥行業領跑者能走到今天不容易。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一個產品更關注它的品牌影響,品牌影響多來自於品牌自身的歷史悠久,正是因為做得好,才能做得長遠,正是因為做得長遠,才能名氣更大,這就是每個人潛意識裡的觀點。

同仁堂發生“蜂蜜事件”讓人痛心,這一品牌會不會就此倒下,就看現任領導者對這起事件的重視程度整改力度,以及公眾以後是不是接受同仁堂這一品牌。希望同仁堂痛定思痛,能度過這次劫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