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媽媽的產後護理

順產媽媽的產後護理

雖然順產較剖宮產對新媽媽的身體傷害比較小,但是在順 利分娩後也不可大意。如果新媽媽在日常護理中不加以注意, 對新媽媽的身體恢復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 宜儘早排尿 排尿是新媽媽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分 娩後 2 小時即可排尿。少數新媽媽排尿困難,發生尿瀦留,其原因可 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鼓勵新媽媽應儘量起床 解小便,如果排不出,可以把水龍頭打開,誘導尿感;或者用手輕按 小腹下方;或使用溫水袋敷小腹,一般就會有尿意。產後第一次排尿 會有疼痛感,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新媽媽實在排不出,可請醫生針刺, 或使用藥物治療,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 宜及時排便 新媽媽除及時排尿外,還要在產後及時排大便。順產新媽媽通 常於產後一兩天恢復排便功能,如果新媽媽產後 2 日還沒有排便, 應該多喝水,吃些稀飯、麵條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也可多吃些通 便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油桃、蘋果、芹菜、南瓜等。順產媽媽的產後護理

✔ 宜儘早下床活動 分娩時新媽媽因消耗了大量體力,感到非常疲勞,需要好好休 息,但長期臥床不活動也有很多壞處。一般來說,順產的新媽媽,在 產後 6~8 小時就可第一次下床活動了,但時間不宜過長,每次 5~10 分鐘,如果會陰撕裂、側切,也應在 6~8 小時後第一次下床活動或排 尿,但是要注意行走速度要慢、要輕柔,避免動作太激烈將縫合的傷 口拉開。第一次下床活動時必須有家人陪同,以防體虛摔倒,並注意 不要站立太久。

✔ 宜多種睡姿交替 新媽媽在產後休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躺臥的姿勢,這是因為分 娩結束後子宮會迅速回縮,而此時韌帶卻很難較快地恢復原狀,再加 上盆底肌肉、筋膜在分娩時過度伸展或撕裂,使得子宮在盆腔內的活 動範圍增大而極易隨著體位發生變動。所以,為了預防發生子宮向 後或向一側傾倒,新媽媽在臥床休養中要注意避免長期仰臥位,而應 仰臥、側臥等多種睡姿交替,這樣有利於產後康復。順產媽媽的產後護理

✔ 宜隨時預防會陰切口裂開 做了會陰側切的新媽媽,要隨時預防會陰切口裂開。發生便秘時, 不可屏氣用力擴張會陰部,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 後頭兩三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 然後坐在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切口裂開。坐立時身體重心偏 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預防表皮錯開;避免 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新媽媽臥床時最好側臥於沒有會陰切口的那一側,這樣就可以 減少惡露流入會陰傷口的機會,而且,能避免因壓迫而影響傷口癒合 這一情況。其次,新媽媽要注意衛生,勤換衛生巾和內衣褲。

✘ 不宜產後馬上熟睡 專家和醫生建議,產後不宜立即熟睡,應當採取半坐臥位閉 目養神。其目的在於消除疲勞、安定神志、緩解緊張情緒等,半坐 臥位還能使氣血下行,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新媽媽在半坐臥位閉目養神的同時,可用手掌從上腹部向臍 部按揉,在臍部停留,旋轉按揉片刻,再按揉小腹,可有利於惡露 下行,避免或減輕產後腹痛和產後出血,幫助子宮儘快恢復。閉 目數小時後,新媽媽就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 不宜忽視會陰清潔 很多會陰側切的順產新媽媽心裡都會有些擔心,擔心傷口恢 復不好,其實這些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只要每日沖洗會陰部 2 次, 保持會陰乾淨,並觀察出血情況;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外陰;保持 良好、愉快的心態,都能恢復得很好,更不會影響以後的性生活。順產媽媽的產後護理

✘ 不宜出產房時受寒涼 很多新媽媽在家坐月子的時候特別注重保暖,避免受寒,但 是卻忽略了出產房時的保暖事宜。當順產新媽媽終於從艱辛的分 娩醫院走出來時,往往衣服、頭髮已經被汗浸溼。此時,要及時換 掉溼衣服,還要用乾毛巾把頭髮擦乾,以免受寒。

✘ 不宜長時間仰臥 產後常仰臥,易使子宮後位,從而導致新媽媽腰膝痠痛、腰 骶部墜脹等不適。因此,為使子宮保持正常位置,新媽媽最好不 要長時間仰臥。早晚可採取俯臥位,注意不要擠壓乳房,每次時 間 20~30 分鐘,平時可採取側臥位,這種姿勢不但可以預防子宮 後傾,還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分娩後也可以早晚各做一次胸膝臥 位,即胸部與床緊貼,儘量抬高臀部,膝關節呈 90°,可預防子宮 後位。

✘ 不宜碰冷水、吹冷風 新媽媽由於全身的骨骼鬆弛,如果冷風、 冷水侵襲到骨頭,很可能落下“ 月子病”, 尤其 是自然分娩的新媽媽,骨頭鬆弛程度較剖宮產 新媽媽更甚。即使在夏天,洗東西也要打開熱 水器用溫水,電扇、空調也不能正對著新媽媽 吹。另外,開冰箱這樣的事情,最好也請家人 代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