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也有“小三”

我原以为,所有的关系中,只有爱情是排他的。

没想到,对一些人来说,友情也是排他的。

上周末被朋友“绑架”去茶餐厅吃饭,理由是怕我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她最近被抛弃了。

朋友的闺蜜最近经常跟新同事约了饭,甚至推掉了她们周末固定一聚的饭局,她最近正因为这事儿跟对方冷战。

所以才突然想起来已经很久没跟我一起吃饭,赶紧约出来聚一聚,一是怕我也生气,二是怕我也会因为有了新的圈子,而两个人渐渐疏远。

我安慰她,完全不用有这种担心,谁还没几个不同的朋友圈子啊,又不是男友出轨,不至于生气。

但她却不这么觉得:

“多少会有点失落吧,你想想,平时跟你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聊八卦的一个人,竟然有一天也会跟别人一起做这些事。

我总觉得她不属于我了。”


朋友之间,也有“小三”



听到这儿,我很惊讶。

我一直以为,“她不属于我了”这种说法只存在于情侣之间,没想到朋友之间竟然有这么强的占有欲。

对她来说,朋友,就一定要是全部的朋友。

除了工作以外的休闲时间都一定要一起度过。

就像初中那个阶段,玩的好的几个小女生,连上厕所都要一起,感觉生活里都是彼此。

如果哪天,她跟别人走的很近,或者她们一起出去玩没叫你,就难免会觉得自己被她们排除在外。

而工作之后,不在一起工作,如果周末也见不到,大家都只enjoy在各自的新圈子里,那这段友情就基本可以打上句号了。

“朋友”这种关系,本来就不是什么固定搭配,没有血缘,没有合约,全凭三观合,玩得来才凑到一起。

正因如此,才会更容易让人觉得,我被“绿”了。

你不在的时候,她身边那个新的“小三”,甚至是小四、小五,让每一段友情都看起来岌岌可危。


朋友之间,也有“小三”



小柯就是这么个超脱到冷酷无情的大猪蹄子。

她闺蜜被绿,情绪down到没法工作,甚至一度一张机票从南到北,找前任当场对质。

小柯直接把她接到家里,和她同吃同住同睡,仿佛成了她第二个妈。

对方喝闷酒的时候,小柯跟着喝;

对方哭的时候,小珂在旁边不停地递纸巾;

对方骂前任的时候,小柯也陪着痛斥那个渣男。

一直到对方一点点走出来,搬回家,才算结束了这段孽缘。

可一直以来,小柯这么个逢饭局必晒的人,朋友圈里也没怎么见出现对方的照片,反倒是和新同学一起到处吃喝玩乐。

对方找到了新工作,每天的日常也与xx无关。

国庆放假的时候,她更新的日常里连闺蜜的影子都没有。

我八卦地问:你们俩吵架了?

她以“你是智障嘛”的语气回复我:当然没啊,你脑子想啥呢?

我说,那你怎么回去这么几天都没跟她见面啊,她回到:

玩得好,也不至于每天绑在一起吧。


朋友之间,也有“小三”



确实,玩的再好的朋友也都各自有各自的小日子要过。

就算是父母、男/女朋友这么亲密的存在,也只是填满了我们的其中一种关系,不能构成我们的全部生活。

我们会找聊得来的朋友一起吃烧烤,一边喝酒一边侃大山;和同样爱美的朋友一起逛街,偷偷摸摸地挨个专柜试口红色号;与爱旅行的朋友一起自驾,无视其他游客的诧异,在景点做作地摆拍。


我们不同的特质吸引了完全不同的朋友,但每一个朋友都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们也都只是他们朋友圈里小小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丰富的生活,不是只有跟我们在一起的这一面。

说实话,我不信你们长这么大都只有一个朋友。

今天和这个人逛街,明天和另一个聊八卦,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一段好的友谊,不该是看到对方跟别人在一起就生气吃醋,嚷嚷着自己的“正宫”地位。

而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聊着我们都喜欢的话题;

不在一起的时候,我希望能有人陪在你身边,你依旧能过得很开心。

朋友从来不是只属于谁,更不要打上“个人专属”的标签。


朋友之间,也有“小三”



我们都很珍惜身边的朋友,不希望渐行渐远,两不相干,所以想把对方生活的每一条线索握住牢牢不放。

但朋友本就是我们保持最舒适的距离,各有各的精彩。

如果真的遗憾在人群中走散,那我们也该祝福,毕竟,

“每个人都走在人群里,你走得离我远了,就会离另外一些人更近了,未必不是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