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真正想要持久地保持韌性,需要的是內心有力的驅動。抓住三個動因,讓這個驅動自內而外地生長。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這是水滴產品學院的第 189 篇文章

縱觀歷史,從鑽木取火到AI的出現,多數突破性的發現和重要發明都來自於一個驅動力——好奇心

無論是作為產品人,還是用戶,接觸新的信息和經驗,探索新的可能性,都是人類潛意識中慾望的共性。

哈佛商學院的弗蘭西斯卡·吉諾(Francesca Gino)所做的研究也表明,好奇心的驅動,可以有效讓決策失誤減少,可以有效避免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和刻板印象。

簡單說,就是當一個人內心已經確定了一個想法,且感受到自己對於這個想法完全認可時,他就會傾向於對於自己的觀點進行保護。從而選擇性地,忽略或者否定掉和自身觀點不同的證據。

而好奇心的驅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避免掉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

也正因為這種隔離心態的出現,會封閉掉新信息的融入,降低決策的正確性,還會扼殺掉產品的創新性和生命力。所以對於產品人而言,這項研究顯得至關重要。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有效避免這種阻礙,激發好奇心,讓產品人從內心深處充滿對於產品打磨的熱忱與激情,並且能讓這種熱忱更加持久?我們需要抓住以下三個動因


01

被剝奪感:產品人的不滿足


這項源於伯萊因和盧文斯坦的研究,指當一個人發現信息差後,填補這部分知識空白有助於這個人神經的舒緩。

這種動因的出現不一定讓你感覺良好,但可以推動你去堅持不懈地解決問題。

這也是梁寧在產品思維裡不斷提及的所謂“不爽感”,或者說在獲得愉悅過程中的“不滿足”。

一旦產品人對於產品出現了不滿足的情緒,這種不滿足就可以變成促進產品人需要獲得愉悅的動力,推動產品人去尋找更優化的解決方案。

同時,更深入地體察情緒背後的原因,也可以讓產品人更容易進入到客戶的內心,找到這種“不愉悅”、“不滿足”背後的共鳴,從而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蜜芽創始人劉楠的身上就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不滿足”的產品人精神。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畢業於北大,原本在外企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的劉楠。有了小孩之後,覺得國內的母嬰產品都不安全,滿足不了她的需要,所以她就拼命地海淘,去搜集好的東西。

接著又不滿足於自己獲益,於是她開始在QQ群裡分享給周圍當媽媽的同事和朋友,直到成立了母嬰行業非常知名的電商公司——蜜芽寶貝。

在這個過程中,從為了緩解自身的“不爽感”,到為了持續地擁有“爽感”,劉楠正是因為對於現狀的“不滿足”,才一步步自創了一個讓自己相對滿意的世界。


02

為快樂探索:產品人的擴張慾望


一個人可以對世界的種種奇妙感到驚歎不已,這是令人愉悅、興奮的狀態。通過新的刺激發創意和活力,有這種動因的人會更容易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這個動因和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具有更高的貼合度,這種推動力和被剝奪感不同,是一種被外界的樂趣深深吸引的動力。

如果我們把它畫作一個模型,被剝奪感是一塊拼圖,需要被填補而得到完滿。那麼為快樂探索就是一個向外擴張的過程,因為不斷地被新的信息吸引,而有了獲取更多更全面信息的可能。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孩子的創造力之所以迸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孩子會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賦予靈魂,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感興趣。

他們從自己的生命狀態中獲得了快樂和滿足,也就會認為萬物都是有生命狀態的,會把它們當做一個生命體去認識。

於是在孩子眼裡,每一樣事物的活力都可以被喚醒,它們的特徵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變得鮮明起來。

就好像在產品人眼裡,一旦新的信息擁有了樂趣和生命力,那麼這些樂趣和生命力也可以在他的產品裡自然而然地發生。

這種自然而然發生的狀態,也正如同快手創始人宿華所說——讓產品生長,不要去碰用戶,不要打擾他們,讓他們自然形成一種互動關係。


03

社交好奇:產品人的溝通語言


這源於雷納的研究,是指通過與他人談話、傾聽和觀察,瞭解對方的想法和行為。

人類本身就是社交動物,交流帶來的幫助不不僅僅是讓信息流通,同時可以拉近距離,獲得好感。而產品,正是產品人與用戶之間溝通交流的語言。

因此社交好奇的作用,就是幫助產品人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通過產品來服務人,本質也就是讓用戶通過你的服務得到滿足。

產品人把和世界溝通的語言匯聚集中在一件產品上,然後交付給世界的意義,就好像我們冥思苦想出一句我們最想表達的話,把它說給最重要的人聽。

因此社交好奇的作用,就是幫助產品人通過產品建立與人的關係,與用戶的關係。通過產品來服務人,本質也就是讓用戶通過你的服務得到滿足。

換句話說,最令產品人興奮的,就是能夠把一樣產品真正打入用戶的心裡,讓用戶聽到產品人真實的聲音。

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就曾在一次面試上,問一位90後的設計師平常喝不喝茶,對方表示很少喝;問到原因,答案讓杜國楹很吃驚:因為不能走著喝。

意思是買一杯星巴克走著就可以拿著喝。但沒有茶提供這種完整的、清晰的解決方案,茶還停留在“古老”的世界當中。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於是,小罐茶決定不再像對手那樣講老是傳統的茶文化,而是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充分融合,突出茶的現代感、時尚感,不斷地跟閱讀、美食、藝術、旅行做各種各樣的跨界活動。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一個好產品的開端,需要體會各種人的情緒和潛意識,繞過用戶意識給到我們的防禦,直達他們的內心深處。

一個老師可能看起來會嚴肅,但是作為女性她需要內化柔美和性感。

一個領導可能看起來成熟穩重,但是作為帶領人他需要內化擴張力和攻擊力。

這些隱藏在角色背後的需要,總是不輕易為人察覺。

而能夠洞悉人真實的需求,並且把產品交付到有需要的人手上,需要的不僅僅是產品人敏銳的同理心和洞察力,還有不屈不撓的韌性和耐力。


真正能把產品打磨到極致的人,通常具備這3個特質

產品人能夠充分調動內心這三大動因,讓耐力自內而外的生長,就能滿意地向世界交付出自己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