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主題: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三國演義中,關羽定會是很多人喜歡的人物,但是人生可謂如鮮花般絢麗多彩,本以為他會輝煌依舊,卻在最絢麗的時刻戛然而止,讓很多人不禁為之扼腕。關羽一生有很多值得炫耀的經典戰例,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其人生的高點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也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勝利中,關羽的心也越來越膨脹,高傲的目空一起。後來東吳陸遜,獻計讓呂蒙託病,陸遜接替呂蒙,派使者吹捧關羽。最後關羽輕視了陸遜。把守荊州之兵力調出攻打樊城,使荊州空虛。最後關公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擒。那個年少不輕狂,年輕人可以胸懷壯志,正如"少年心事當拿雲",但不可目空一切,心中一定要知道要俯視別人,就要能始終站在足夠高的地方才行,而這種高低卻是相對的。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有過這樣一段戰例。他計劃攻擊被倭寇盤踞多年的海邊孤島——橫嶼。之所以被倭寇盤踞多年,就是因為這群倭寇兇惡野蠻、秉性頑劣,而且橫嶼島雖和陸地的距離很近,但卻有天然的易守難攻。戚繼光在進攻前就預料到了進攻的困難,"你們一旦上島,便無退路,如不能勝敵,潮汐再漲時,便是必死之刻,若你們無此決心把握,便不要渡海,我絕不責怪。"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初九凌晨,戚家軍向橫嶼發起進攻。

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由於剛剛退潮,道路十分泥濘。但戚繼光早已想好了對策,每前進一步,士兵們都撒草鋪路,部隊開始有條不紊地行進著。但是更為嚴重的問題出現了,越靠近海島,泥濘就越嚴重,更加致命之處,在於體力。明軍開始體力不支,東倒西歪,照此下去,即使能夠爬到岸上,也根本無力作戰。前面的士兵們已苦不堪言,只憑借頑強的意志苦苦支撐,而就在這時,他們聽到了一陣響亮的鼓聲。戚繼光獨自屹立在那裡,奮力地擊打著擂鼓。這是他能提供的唯一幫助。在這個即將破曉的黎明,孤獨而清越的鼓聲迴盪在天地之間,迴盪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片刻沉寂之後,在鼓聲的伴隨下,明軍支撐著疲倦的身體,向前方的小島繼續前進,憑藉著頑強的意志,以及必勝的信念。最終明軍全殲島上倭寇,並解救出被擄婦孺八百餘人,己方傷亡共計十三人。這在當時助手橫嶼的倭寇看來戚家軍必敗無疑,就是在這泥濘的道路上他們依然憑藉頑強的意志負重前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人生有平路,也有泥沼,行進的過程中有一帆風順,也有必須逆水行舟的境地,逆流說明你正在向上走,就如同爬坡,短暫的困難並不可怕,因為當你爬到山頂的時候就可以一覽眾山小了。

高三就要“贏不狂,輸不慌”

能力固然重要,心態也很關鍵,取得成績不要沾沾自喜,切不可大意輕敵;出現問題並不可怕,更不要妄自菲薄。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在心態上做到"贏不狂,輸不慌",一步一個腳印的穩紮穩打,最後定等在高考的考場穩操勝券,金榜題名。高三的學習無疑是充滿壓力和變數的,無數的模擬考試,今天登頂明天就可能名次下滑,忙碌的我們應該是來不及悲傷,下一場就已經在路上,"贏不狂,輸不慌"我們陪學子,共戰高考。

一家之言,對"如何以良好的心態度過高三"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