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豆瓣的“公正”,因为《流浪地球》正在动摇。

作者|Tennyson

豆瓣的“公正”,因为《流浪地球》正在动摇。

在流浪地球结束了春节档的冲刺,以第一名赢得票房冠军后,受众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评价上来。而豆瓣在这次舆论的碰撞中首当其冲。

自上映以来,《流浪地球》的评分一直出现下降趋势,从原本的8.5分降至7.9分,引起了舆论热议,立刻传出《流浪地球》的一星差评远高于同类影片,进而引发“大量五星变一星”的传言,更有豆瓣影评人收钱给差评的情况,流传中的价格也逐渐水涨船高。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其实豆瓣评分公正与否的争议早已有之,只不过此前这类争议一直在电视剧等其他版块发酵,豆瓣也很少给予回应,而这次,战火烧到了电影领域,从安卓APP市场,到知乎微博各个大型网站,再到豆瓣内部引发的争议,狼烟四起。

豆瓣这回,是真的“急了”。

豆瓣“死不悔改”的评价体系

在这场骂战当中,令战火最终扩大化的是豆瓣的短评区。如果说《流浪地球》的豆瓣一星评分,远远高于同类型影片的数量之争,还只是在数据上面做文章,无法言之凿凿地敲定豆瓣的评分体系,确实有问题。那么传言中的“只需一千元,五星好评变成一星”,才是真正让群情激奋的“实锤”。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豆瓣短评的设计确实有有缺陷:出于激励豆瓣用户多留下评论的出发点,豆瓣短评只能点“有用”,不能点“没用”。

如果用户想进一步讨论,请移步讨论区和长评区,赞同、否定、回复,尽可大战群雄。

豆瓣对短评的定位没有官方定论,但字数的限制,显然不可能引发理智的长篇讨论。那么它的最大作用就是:供那些从影院出来的群众们直接宣泄情绪。

这一点就注定了短评这种模式不可能理智,一旦遇上口碑稍有分歧的大热影片,五星和一星,肯定会收获最多的赞:我看五星不顺眼,我就要找一条骂人骂得最狠的评论来点赞。

让那些越发情绪化的评论被点“有用”,会引发更多的情绪堆积。此前,观察豆瓣院线电影的短评区可以发现,那些越早发布的短评,通常会收获更多的“有用”。今年在《流浪地球》影片上映期间出现的“五星好评修改成一星”,就是抓住了短评区的情绪脉门。

豆瓣未必不心知肚明评论区的作用,在事件爆发后,豆瓣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弥补短评区的漏洞。豆瓣电影的工程师12日下午就统计了高赞评论,将结果公布: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流浪地球》的前五百个高赞评论里,只有4位用户修改了评论,2人由三星改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为三星,1人由2星修改为五星,同时也表示正在优化产品功能,修改评分之后,之前的“有用”会被清零,也就是说,骗赞这种行为,已经被弥补了。

然而,在这次网络的互相攻击当中,有不少人都提出意见,有人认为豆瓣应该设立更高的评论门槛,只有证明自己买过电影票的观众才有权评论,也有不少人认为,豆瓣应该跟淘票票和猫眼等票务平台合作。

但对豆瓣来说,修改产品BUG很容易,但变身票务平台这一点,很抱歉,不可能。

豆瓣近几年对院线电影的引导有一些细微的动作:比如,当影片在院线上映之时,左上角会有购票的链接,会直接跳转到猫眼电影;而在影片离开院线登陆视频平台时,豆瓣又会显示在哪些网站上可以看到正版。

但豆瓣和淘票票、猫眼的不同之处在于,院线电影绝对不是豆瓣最重要的一部分,和海外IMDB的定位一样,豆瓣也是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只不过更偏重于中国用户的口味。

豆瓣对于自己资料回顾的重视,在许多细节上可见一斑:

比如豆瓣最出名的TOP 250电影榜单,这是一个多年来不断浮动的榜单。但据豆瓣的统计数据表示,自2015年以后,只有19部新电影进入了这个榜单。

其中国产影片只有《二十二》一部。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豆瓣对于《我不是药神》未入选的解释

又比如豆瓣影视挂在首页上的豆瓣2018年度榜单。作为一个“年终盘点”栏目,能在猫眼和淘票票等票务软件上看到的电影,大概只能在“2018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和“2018最受关注的院线电影”这两栏中找到。但除此之外,豆瓣还提供了2018评分最高的外语电影、非院线电影、华语独立佳作、冷门佳片、上映10周年、20周年乃至更长的影片。

有趣的是,在这个榜单里上榜的《2001太空漫游》,作为知名的科幻电影,在豆瓣的短评区里,收获了25%的差评。排名第一的“差评”被点了2542个“有用”,在短评区的数量里排行第二。

对于豆瓣的用户来说,这是一种自由:即便是所谓的影史经典,我也可以给一个差评;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比维度的扩宽:《2001太空漫游》的豆瓣评分是8.7分,那么《星际穿越》又该给多少分?《流浪地球》又该给多少分?

但这不是猫眼、淘票票等售票平台的受众需要考虑的问题:当春节档期只有8部影片之时,一旦《流浪地球》一枝独秀,那么受众就会毫不犹豫地在平台上给出一个五星好评。对比之下,豆瓣的用户的五星好评,可以说是吝啬得多。可能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给出了一个不疼不痒的三星。

对于票务平台来说,当时当下正在播出的院线电影,是需要并仅需要关注的对象。但对豆瓣来说,向院线看齐,无异于割掉了自己与其他评判体系有所区分的唯一不同之处。

豆瓣用户,是大V还是普通人?

近些年来豆瓣的评分体系每每遭遇质疑,被“碰瓷”的次数也逐渐增多,大众也总忍不住问:为什么又是豆瓣?

这个问题大可用豆瓣创始人阿北自己的话来回复,他对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的解释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并且高调宣称:豆瓣评分,从来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

“倔强”的阿北还说了,十年内豆瓣没变过,未来十年也不想变。

但豆瓣的定位够不够大众?至少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不够的。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仅以《流浪地球》为例,在猫眼上为流浪地球打分的人数有122万人,但在豆瓣上只有72万人,这是有不少水军冲击下的结果,去年的《红海行动》观影人数有60万,《战狼2》的评价人数也在60万,《我不是药神》的评价人数则高出一个层级:100万。

猫眼和豆瓣的评分差异并不在此,除了豆瓣,其他平台的受众都比较吝啬于给一部电影给低分,在如猫眼平台上,5分的影片,就可竞争整个平台最低分。

但豆瓣用户则介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

一边是在《流浪地球》引发的舆论战中,那些为《流浪地球》打了差评的用户,好像才是应该为豆瓣的“不公正”分数负责的人。大量网友冲入战场,手动发出大量“请影评人刷分写恶评”的截图,有图有真相,此次真正将“五星好评变一星”的用户也被点出大名。

而另一边,豆瓣从来没有真正制造出过大V,豆瓣的大V们,大多是在其他平台早已赫赫有名,在豆瓣才能发现他们的身影。而更多的以自我口味,为《流浪地球》打差评的豆瓣用户,则感到十分的莫名其妙:为什么给其他影片打差评就可以,唯有给《流浪地球》打差评不可以。

这一表象展现了豆瓣兼容媒体和社群两重身份的复杂:像烂番茄等专业影评网站,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专家评审团选择亮出自己的媒体身份:好评或差评,有据可查,普通观众不认同,则可以指名道姓地表达自己的抗议。

而“爆米花”这样的大众评审团选择用脚投票:数量占优,代表民意,只要数量足够,爆米花和新鲜度的倒挂,也可以表示大众对专家的态度:我并不认同专家的看法。

而平台在大众和专家的意见分野中,独善其身,即便受到“只看数字”“过于片面”的攻击,也大可以独善其身。猫眼的评分,以其绝对坚实的数字基础,也可以在舆论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当大量的受众杀入豆瓣,发现豆瓣的“大众”似乎跟他们的口味并不匹配,又缺少精英人物,供“大众”表达对评价体系的不满之时,两种不同的“大众”彼此之间不能理解,就产生了格外有趣的现象。

豆瓣用户据守于豆瓣平台,在豆瓣平台上为自己的APP打五星;

其他用户则无力在豆瓣上有所作为,转战其他平台。由于微博缺少简单粗暴的打分平台,他们最终选择了手机市场,以一星刷屏。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即便这背后有多少水军在推波助澜,也有大部分普通用户被卷入其中。而豆瓣,则无法像其他平台那样独善其身,却恰好夹杂在两批“大众”之间,成为炮火集群之地。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对于一部影片,永远没有人可以真正的代表“大众”。事实证明:阿北所设想的,在豆瓣里,专业评论者和普通人有着一样的权利,都只能代表自己喜好,终究是一个太过理想化的想法。

让不同审美和评价标准的用户,通过“大众”这一身份进行共同表达,最后只能展现出不同价值观互相割裂的后果,引发新一轮的冲突。

电影市场在逐渐扩大,电影受众也再不可能达成完全一致的评价。未来的豆瓣既其他影评网站,对自身的定位,究竟是文艺、精英、审美标杆,还是大众、平等、普世价值观?

无论是什么,在当下的市场上,任何一个艺术创作的标准,都到了揭开“大众”面纱,亮明自己身份的时刻。

来自导演帮

-END-

“五星改一星”成闹剧,豆瓣将靠什么树立公正的口碑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