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原標題: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所謂深度價值研究,是指重陽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所謂逆向投資,是指公司不受市場待見時,它估值低,且能買到足夠的量。

三五年之內,陳心最看好的是高端製造業,但他強調不是那種“賺一個組裝的錢”的企業,而是精挑細選下來,有自主研發技術的企業。在當下行情不佳、行業洗牌的階段,他更願意去走訪那些能穿越週期的公司,與管理層交流,去了解它的經營策略。

以下為格隆匯對陳心的專訪實錄。

在重陽投資辦公室裡,我們採訪到了合夥人陳心。

2018年熊市行情中,重陽展現出了優異的選股和風控能力。截至11月底,滬深300指數下跌21.3%,重陽旗下產品平均回撤僅為個位數。

在您的職業生涯中,哪些關鍵節點對投資的風格有明顯影響?

陳心:我從美國唸完書,先來香港做了賣方分析師,當時與裘國根先生有交流,互相認同投資理念,於是在2009年他創辦重陽投資時,就一起過來了。

坦率地說,雖然香港也注重公司長期價值,但對於賣方來說,你研究的公司這家機構不喜歡,可能別家喜歡,總會有市場。買方不一樣,你必須真的相信這家公司有投資價值。

我們之前也採訪過興全基金、尚雅投資,似乎大家對價值投資的理解都不一樣,那麼重陽的理解是什麼?

陳心:客觀的講,價值投資的準確理解一定是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我們過去也一直是這麼做的,我們相信均值迴歸,一個公司也許現在經營壓力較大,但只要你相信它有未來,拉長週期,它就會均值迴歸,只要股價低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我們就認為它有價值。

國內的很多人包括賣方,他們的思維是追逐中短期盈利增長的趨勢投資,增長越快,估值越高,但企業不可能永遠保持40%-50%的高速增長,也許2-3年就進入瓶頸期,這時候要仔細研究企業的管理層與競爭優勢,也許新產品推出,或者進入新市場,它又會迎來一輪增長,你應該給予它充分的時間,而市場大部分人則喜歡追逐短期增長,然後給高估值。

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如果用一句話描述您的投資理念或者風格,它會是什麼?

陳心:我和我們團隊,以及整個重陽都是一致的投資理念:基於深度價值研究的逆向投資。所謂深度價值研究,是指重陽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所謂逆向投資,是指公司不受市場待見時,它估值低,且能買到足夠的量。市場很熱門的東西,我們都敬而遠之,感興趣歸感興趣,研究會研究,但真的不是特別敢追,當大家都不喜歡的時候,價格也很便宜,風險也低,我們才會入場,這基本上就是重陽投資的風格。這樣的風格決定了業績的表現形式,市場瘋的時候我們的業績還不錯,市場差的時候我們的回撤不會太多。

重陽對判斷競爭優勢和管理層是否有量化的標準?

陳心:有!但它是事後驗證的。比如週期不好的時候,這家公司的ROE或ROA更高,它比行業平均擁有更強的盈利能力,那我們才能說,這公司也許具備了競爭優勢或者定價權。

管理層的評估沒有客觀標準,如果一個公司身處紅海還活得不錯,那肯定是管理層有作為;如果一個公司基礎條件不錯,但是老團隊不思進取,一旦換了新團隊,我們會第一時間跟進評估。

重陽如何判斷一個公司進入拐點成長期?

陳心:初創期的行業有自然增長,只要管理層別太差,大部分公司都會水漲船高,不管它是否上市了。但我們更喜歡在行業洗牌時,去走訪那些能穿越週期的公司,與管理層交流,去了解它的經營策略,這會建立我們長期持股的信仰。

您認為重陽的投資決策流程與其他機構有什麼不同?

陳心:在重陽,投資決策有一套規範的程序。研究員要形成投資建議書,要做財務模型,放在投決會上討論,如果發現有重大疑問,研究員要帶著疑問,重新編制報告。所以深度的價值研究,就是要花苦功夫。討論過會的股票,會進入核心股票池,這個階段基金經理才可以買,而研究員也需要進行持續跟蹤。

流程雖然繁瑣,但可以規避很多風險。坦率的說,很多股票,買的時候不覺得能漲得這麼好,我們看不了那麼遠,但在日後的跟蹤過程中,它的產品不斷改進,市場份額不斷擴展,這個時候才發現,哇!它原來是一支大牛股。

重陽對哪些行業的研究最深入?

陳心: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重陽的很多研究員都經歷過幾輪週期,所以對金融、地產、家電等行業的理解比較深入。我們也在不斷的學習,希望擴展能力圈,特別是對於互聯網等新興行業。

您提到的金融板塊,當下的壓力比較大,重陽對這一板塊的投資價值怎麼判斷?

陳心:過去半年市場對金融體系的擔憂,已經都反映到股價裡了,比如券商的PB已經很低了。至於表外資產質量以及信貸放緩的問題,經過這兩年的供給側改革與金融監管,系統性風險其實已經降低了,股價在低位,雖然中短期漲不動,但也很難再大跌。

那麼長期來講,重陽還看好哪些行業?

陳心:未來三到五年,我們看好高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需要精挑細選,公司要足夠先進,真的有自主研發的技術,而不是核心零部件進口、出口成品,賺一個組裝的錢。另外還看好服務業和一些消費品,理由是整體的經濟增速放緩,但這些行業仍然有穩定增長,如果你願意放下超高投資回報的預期,它們依然是不錯的選擇。

對公司的理解必須超越普遍認知

陽在投資時,會考慮擇時嗎?

陳心:要說完全不考慮,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買進就漲的,但我們會更多的考慮這個公司到底好不好?它值多少錢?現價是否足夠便宜?好公司給你便宜的機會買進,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運氣。更多的時候,好公司能以合理價格買進去就不錯了。

什麼情況下會考慮賣出?

陳心:三種情況吧,要麼是股價漲到位了,要麼是我們看錯了,要麼發現了更好的投資標的。

現在各種新科技層出不窮,您認為下一輪產業風口會在哪裡?

陳心:技術創新要傳導到最終的經濟增長,需要一段時間,就買股票的角度而言,還是要自下而上做研究。比如蘋果產業鏈,變化太快了,就很難把握。還有很多互聯網公司,沒有盈利就上市,估值很大、市值也很大,但具體怎麼回報二級市場的股東?五年後是不是還能繼續存活?這個我們算不清楚,我們的能力圈更多還是覆蓋A股和港股兩地市場的傳統行業。

您怎麼看私募基金行業的現狀?

陳心:現在有不少同行的規模做大了,轉型做公募,重陽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先集中精力做好現有業務。前幾天,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了一組數據,現在中國有2萬家私募基金,產能依然過剩,美國發展到現在,也只有兩千多家,所以我認為目前私募基金行業進入了一個休整期。

在今年的行情下,重陽是否遇到過“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陳心:總體而言,凡是今年年初以前買入重陽產品的客戶,虧損的都較少。因為重陽不主張在市場高點發新產品,比如2015年上半年市場過熱,在這種時期我們不建議客戶進行申購,因為這不是買股票的時機。

相反在2014年,市場慘淡的時候,其實很多股票,只需要有耐心,拿一兩年肯定會賺錢的。所以在市場低迷期,發行產品的難度雖然比較大,但客戶更容易留下來,因為他認同我們的理念,同時我們也能為他賺到錢,在市場再度下跌的時候,我們的回撤小,客戶就會對我們更加信任。

您個人有最喜歡或者最信服的一位投資大師嗎?

陳心:我骨子裡相信芒格的觀點,他認為做投資,需要你平時就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學習,在你的人生中,總會遇到幾次值得出重手的機會,只要抓住其中一兩個就可以了。,它們依然是不錯的選擇。

更過投資理財資訊 敬請關注同花順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