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南华经》是我国道教一部重要典籍,其作者是战国中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所以此书也被称为《庄子》。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对道家文化有巨大贡献的先贤,所以后世多将道家学说称为“老庄思想”。庄子思想崇尚自然无为泰然处世逍遥天地,推崇一种“天地万物并生,物我归一”的主观主义思想。

《庄子》一书中收录许多在当时乃至今时看来都非常精妙的言论,深刻反映出庄子思想的辽远博大,对读者的精神世界极具震撼。《庄子》中多以寓言故事来以物喻人,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其思想的具体内容。下面摘选五句庄子以物喻人的经典故事,来感受庄子思想的超脱。

《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释义:人生长于天地之间,如同白色马驹越过山隙,只是一瞬间而已。

庄子以白驹过隙来形容生命的短暂,从而反映出庄子对于人生的看法,人生匆匆数十载,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只不过不值一提的一瞬间。

《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释义:与井底之蛙不可以言说海的辽阔,它因为受井底空间的限制,根本没有对广阔空间的认识。与夏生夏死的昆虫不可言说冬日的冰雪,它因受短暂时间的限制,根本没有对四时时令的感知。所以说,不能跟孤陋寡闻的人谈论“天地大道”,因为他受见识的局限而不能理解。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各人受环境与时间的影响,所知所感也有所不同,井蛙言海夏虫语冰便如同对牛弹琴一般。

《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三,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释义:你不知道螳螂吗?全力以赴用尽浑身解数,想以自己的臂膀挡住车子的前进,但它却不知道他是无法成功的。

螳臂当车不异于以卵击石,形容人不自量力的行为只能自取其辱。比喻有些人知之甚少却自命不凡,因对自己太过自负和事物本质认识不足,盲目而为必定导致失败。

《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四,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释义:河水干涸,两条鱼躺在干涸的河床之上,口口相对,以维持生命。如此动容的以彼此唾液维系生命,倒不如畅游在江河之中互不相识。

此句之后还有一句“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意思是说鱼的生存要依靠水,人的生存要遵循道,将鱼放入池水之中便能令其生存,而人,遵循道义不互相攻伐便能安定。所以说,鱼能畅游江湖便能忘却江湖,人安定于道术便感知不到道术。

《南华经》五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五,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释义:人生如同一场梦,但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又是什么?不如就把他当做一场梦吧。

此句源自于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梦到自己成为一只蝴蝶,却不知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之梦变为庄周,不论庄周还是蝴蝶谁能说清谁才是梦境呢?如此看来,人生和梦境又有何区别呢?最终皆会归于虚幻。这便是“如梦之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