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2018年,郑州市教育部门所要建设的学校,现在的进度如何? 自郑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郑州市通报2018年中小学校建设工作情况。同时,大力减负之下,建学校到底有什么意义?

1

各区学校建设情况

金水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5个,其中新建 3所九年制学校、2 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4 个,其中新建 1 所初中、2 所小学,改扩建 1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中原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3 个,其中新建 1 所九年制学校、2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4个,其中新建 1所初中、3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东新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4个,其中新建 3所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5个,其中新建 1所九年制学校、2所初中、2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二七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4个,其中新建 1所初中、3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5 个,其中新建 5 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管城回族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4 个,其中新建 2 所小学,改扩建小学 1 所,改扩建中学 1 所;拟投入使用项目 2 个,其中新建 2 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惠济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8 个,其中新建 1 所九年制学校、2 所初中、4 所小学,改扩建 1 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2 个,其中新建 2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高新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3个,其中新建 1所初中、2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3 个,其中 2 所小学,1 所扩建中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经开区: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4个,其中新建 1所初中、3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2个,其中新建 1所小学,改扩建 1所初中。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建设中小学校项目 3个,其中新建 2 所初中、1 所小学;拟投入使用项目 3 个,其中续建 2 所初中、1 所小学。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2

建设新学校才是真的”减负“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一说到建学校,就能联系到“减负”问题。今年年初“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继续下发,可是感觉普通人家的孩子真心玩不起减负。孩子们负担是轻了,可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中国教育晋升体系还是那样。简单的说就是“谁的分数高,谁先上”

这些年小学扩招迅猛没错,但是优质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更别说本来就缺优质资源的郑州了。现在稍微好一点的民办小学,录取比例都在4:1以上。

带着妈妈们回味一下2018年报考现场: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幼升小,小学是想着办法排查孩子们。面试考试不比选小明星的要求低,不仅要会吹拉弹唱、还要吟诗作对。如果孩子啥都不会,一家老小只能在小学里面干瞪眼。 低年级考试怎么说还算是乐考,孩子回答不上来,老师也会提醒,而到了高年级,所有人就开始不太“友好”了。
小升初,初中给妈妈们就俩句话:“提前学的多少,中考卷子刷过没有”。以上两点做不到,一类民办学校挥手说再见。

除非妈妈们是高级玩家,彻底摆脱幼升小、小升初、中招、高考的命运,否则优胜劣汰,仍然是这套游戏规则的应有之义。

给妈妈们讲个日本全民讽刺的”减负“故事。

日本年轻人,有个梗,叫“平成养豚”。“平成”是日本明仁天皇的年号,“豚”在日语里是猪。翻译过来,就是在平成年代(1989年至今)成长起来的人,是一帮混吃等死的家伙,和猪差不多。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Why?因为这个年代还有一个称号,叫“宽松世代”。2002年日本开始全面推行的“宽松教育”:降低课业难度,削减课时,减轻学生负担。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减负了

2016年日本根据这个年代背景,拍了个很火的电视剧叫做《宽松世代又如何》。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电视剧把矛头对准了最早一批经历宽松教育的年轻人,并且吐槽模式火力全开。剧中几个男主角都是29岁,年近而立
郑州公布68所中小学建设进展情况,瞅瞅有你家门口的没?

男一号工作7年,业绩倒数第一,连最基础的新人工作都做不好,上司放弃了他,将他调离总部降职。男二号自视甚高,复读11年只为考东京大学,日常收入主要靠拉皮条和敲诈嫖客,他和非法滞留日本的游客生了孩子,但没有办理结婚手续。 电视剧主角的人生确实有点夸张,但剧中提到的减负政策都是真的。关于这届年轻人吃不了苦,在学业、工作、家族和亲密关系中表现得一塌糊涂,以及老一辈人对他们产生了非常糟糕的印象的描写,也都是真的。

日本媒体总结了“宽松世代”经常被批评的5个问题

1.不懂商务礼仪,太自我和随意;2.伸手党,完全不能自己钻研,一有不懂只会直接问别人;3.不合群,不礼貌,粗鲁地拒绝上司的聚餐、娱乐玩耍等邀请;4.总会为犯下的各种错误找借口;5.完全不按规矩办事,做事想当然。

这就是减负后的药效,药是爽口,就是治不了病,而且越来越严重。

现在我们也是,周围各种灌鸡汤“不必对孩子过于严苛,学业不好也没关系,当今社会的出路很多,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最重要”……会玩的孩子成了个性担当,吃苦奋进成了书呆子的象征。

迷魂汤泛滥,但妈妈们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要知道竞争没有消失。减负不在于手法多么的顺滑,而是减负之后,孩子还要有学上。

别人家的孩子三点半放学,上个英语班,六点回家吃饭。自家娃三点半回家,零食沙发玩具,嗨到六点吃饭。六年之后,结果显而易见。当然,谁都没有错,就是看妈妈们想怎们考学,以什么学校为目标.

减负能解决升学问题吗?不能!不减负,能解决升学问题吗?也不能,只能解决个别升学问题。所以,“减负”这一系列这些都不是解决升学压力的根本方法。政策出再多,优质学校少,供不应求,说啥都没用!

再看看郑州,优质小学,两手就能数出来,太少了!不解决资源问题,任何政策就等于没有政策。所以建小学建优质小学,才能根本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一提建设小学,就把减负问题相互联系的原因。

郑州这些年成为“建校狂魔”也是找准了问题的关键点。当然,在建新学校的时候,妈妈也别干等,毕竟一所小学没有个两三年时间是建不成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道理还没有变。

当西方国家引进中国教育模式的时候,咱们不能把自己强硬的中国功夫,自我废掉。普通家庭的孩子,也真的是玩不起“减负”!


郑选课(zhengxuanke),10万+宝妈都在关注的郑州本土教育自媒体大号,深耕郑州K12及学龄儿童教育,用专注、真实、有观点的态度分析郑州教育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