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静待春暖花开?多家券商看好医药股

2月12日,三大股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0.68%,报收2671.89点,成交1567.4亿元;深证成指劲升1.15,报收8010.07点,成交2084.6亿元;创业板指高涨1.23%,报收1332.27点,成交584.7亿元。

生物医药股也普遍看涨。盘面上,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123支成分股中上涨家数为118家,同时也上演涨停潮,四环生物、康龙化成、广生堂、卫信康等多股集体封板。另有龙头个股也有不错涨幅,恒瑞医药涨幅约2.7%,迈瑞医疗涨幅约1.62%,药明康德涨幅约1.85%,云南白药股价涨幅约2.22%,复星医药涨幅约5%。

午间曾有消息称,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取消“计划生育”,国家卫健委回应称不宜全删。截至今日收盘,二胎概念股涨幅达2.28%,主力净流入1.6亿元。

此外,医药股上涨与政府工作方向息息相关。2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2018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等》。其中在医药医疗领域涉及:部署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和用药保障的措施,决定对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

会议提出三点方向:一要加快完善癌症诊疗体系。二要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满足患者急需。三要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用药。

实际上,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医药行业黑天鹅事件不断,尤其是4+7带量采购新政出来后,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一度在很多投资者悲观认为,医药股不再是避风港。

不过,随着黑天鹅事件处理完毕及各项政策的落地,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利空逐步释放,医药板块也迎来了超跌反弹行情。

光大证券研报给出的行业观点是:冰雪消融,静待春暖花开。

光大证券分析师林小伟表示,当前市场对医药板块较为悲观,但政策底已现,且存在修正可能,不必过于悲观。这和此前判断的“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可加大配置”的观点是一致的。

上海证券表示,短期来看,国家医改政策方向逐渐明朗,医药板块有望逐步修复前期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一方面,具有品种优势、在一致性评价中进度领先、销售能力强的仿制药龙头有望通过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进口替代等途径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叠加过期专利药、辅助用药等品种医保支出占比下降等因素,优质仿制药企业有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继续关注受政策影响较小、业绩确定性高的细分板块,如创新药、连锁药店、医疗器械等。

平安证券更是指出,行业进入信心恢复期,希望如钻石般珍贵,在政策预期趋于明朗、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医药板块性价比具备优势。

平安证券认为,医改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亮出带量采购这把“最锋利的匕首”,长春疫苗事件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让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信心降至冰点。而从年末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细则来看,行业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的过度担忧有望消除,政策预期存在向上修复的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