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站在2018年的入口处,却依旧能听闻2017年电子行业的擂擂战鼓声。回顾去年,起诉、并购、技术突破、裁员与倒闭几乎充斥着整个电子行业。同时,随着物联网、自动驾驶以及5G等领域的飞跃式发展,也为广大厂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向和机遇。

那么,今年有什么人参与到了推动电子行业走向的事业中呢?他们做了哪些有影响力的事情,发表了怎样的言论呢?详情请看OFweek电子工程网小编为各位读者总结的2017年电子行业十位最具代表性人物(此排名不分先后)。

一、紫光集团:赵伟国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赵伟国,生于1967年,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电子学系),1990年本科毕业,1993年,回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通信硕士学位,同时业余时间在紫光集团兼职担任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工程师。1996年,硕士毕业后,加入紫光集团,担任紫光集团自动化工程事业部的副总经理。曾当选“中国十大软件领军人物”。现任紫光集团董事长。2017年1月10日,赵伟国荣获“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相关新闻

500彩票网董事长罗昭行离任 紫光集团齐联接任

2017年1月22日,500彩票网宣布500彩票网董事长罗昭行和公司董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离任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1月20日生效。

紫光集团齐联被任命为公司董事和董事长;余波被任命为公司董事,于2017年1月20日生效。齐联将加入薪酬委员会,同时加入战略委员会并担任该委员会主席。余波将加入薪酬委员会并担任主席,同时加入提名和企业管制委员会并担任主席。

赵伟国:紫光希望发起设立中国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装满钢条的卡车络绎不绝,建筑施工的声响此起彼伏,武汉东湖高新区将近184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上,正上演着民族芯片产业乘势崛起的雄心。

随着9个多月的施工,号称存储芯片航母的国家存储基地一号生产厂房提前封顶。不过,这仅仅是紫光集团芯片制造产业1000亿美元之十年布局的一个缩影。

主导这场超大规模投资的紫光集团被寄予厚望。自2013年以来,紫光集团通过频繁的国际并购,已经成为最具实力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开始改写国际芯片市场格局。展讯加入紫光后,成长为全球前三大手机芯片设计商;伴随之后并购锐迪科,紫光展锐现已跻身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阵营。

编辑视点:谈到紫光集团掌舵人赵伟国,外界最深的印象必然是接二连三的并购事件。并购不但是快速提升技术水平的方法,也是紫光发展半导体产业所选择的途径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外对于技术的不断掌控,并购难度也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之下,赵伟国则开始打响自主研发的持久战,放缓了并购脚步,欲成为下一个“三星”。

二、鸿海精密集团(富士康):郭台铭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1971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1974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2001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2002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曾多次进入《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前200名。

相关新闻

郭台铭砸重金投资天然气 天然气行业有望成资金追捧对象

2017年12月,郭台铭斥资近15亿港元入股IDG能源,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表示将发力天然气领域。根据郭台铭的规划,新能源将成为富士康的重要投资方向。同时,近期,包括中集集团在内的不少上市公司都加大了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力度。

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需求爆发,天然气正在迎来黄金十年。业内认为,这也是郭台铭选择此时进入天然气行业的重要原因,随着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气有望成为资金追捧的行业。

富士康要在上交所上市 代工利润稀薄郭台铭想转型

鸿海精密董事会通过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提案。

据了解,代工利润逐渐稀薄的当下,郭台铭近年来一直在带领鸿海转型,从自有品牌到渠道多次试水,欲撕掉代工标签。

编辑视点:掌握市场行情,跟随时代脚步,无论是砸重金投资天然气,还是交易所上市欲转型,都无不搅动着业界的风云。纵观鸿海发展的这些年,收购夏普,停止向三星、海信供应面板等事件都无不体现着郭台铭独特的布局谋略,而对于未来鸿海规划的转型之路,则更值得我等期待。

三、台积电:张忠谋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创始人,现任台积电董事长,人称“芯片大王”。1972年,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栽和资深副总裁,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1985年,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返回台湾,受台湾方面邀请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湾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贡献卓著。1986年,创建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并迅速发展为台湾半导体业的领头羊。因其在半导体业的突出贡献,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国际媒体称他是“一个让对手发抖的人”,而台湾人则尊他为“半导体教父”,因为是他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

相关新闻

台积电连曝7/5/3nm工艺:不想离开台湾

Intel这批老马走的有些迟缓,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却在新工艺上大发神威。三星此前已经集中披露了8/7/6/5/4nm的长远规划,台积电也在7/5/3nm上持续投入。

台积电计划于2018年量产7nm工艺,2019年再投产改进版本,首次使用EUV极紫外光刻技术。三星也会在7nm上首次应用EUV。台积电表示,5nm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投入风险性试产,量产时间未定,估计也就在2019年年内。

张忠谋:中国芯片开发面临隐形障碍 遭其他国家封锁

10月12日,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称,虽然中国大陆在积极地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隐形障碍将逐步显现出来,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努力防止它们的先进技术流入中国大陆地区。

在最近接受独家采访时,张忠谋向中国台湾地区媒体Digitimes表示,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厂商都清楚,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将成为半导体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将寻求以某种方式“遏制”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拒绝向中国提供它们先进的制造工艺。

张忠谋:半导体成长靠并购 台积电未来营收年增率5%至10%

2017年11月23日,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针对国际半导体大厂并购案频传一事表示表示,大厂整并后规模壮大,确实有利提升议价权,但“他们变大,台积电也会同步变大”,而且台积电卖的是技术,不是商品,预期公司会更壮大。

张忠谋强调,台积电未来几年营收年增率仍可保持5%至10%水准,对公司持续成长深具信心。

同日,张忠谋出席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举办的“2017第十届台湾企业永续奖”颁奖典礼,获颁企业永续终身成就奖后,针对近期国际半导体业整并潮,尤其是大客户博通提出巨额收购高通等并购案,提出看法。

编辑视点:在半导体制程工艺比拼的这场战争中,台积电一直有着明确的布局与目标。在客户方面,台积电稳拥苹果、联发科等用户;在技术方面,台积电早期推出的14nm以及10nm等工艺并不落后于英特尔、三星等巨头。另一方面,随着芯片物理极限的即将到来,芯片工艺的研发技术的难度也会随之加高,同时,在张忠谋即将退休的背景下,台积电是否可以延续以往的辉煌将令人更加期待。

四、华为:任正非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任正非,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已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1974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化纤总厂,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1987年,任正非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任华为公司总裁。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名350,全球富豪榜排名1741。2016胡润IT富豪榜,任正非以105亿元排名第35位。

相关新闻

华为正式宣布:2017年收入6000亿,要做互联智能时代的王者!

2017年的最后一天,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新年献词中表示,2017年华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据统计,华为的年收入是阿里巴巴、腾讯的4倍。2017年5月份,阿里巴巴公布2017财年业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阿里巴巴2017财年全年收入为1582.73亿元。也就是说阿里巴巴的年收入约为华为的1/4。同年3月22日,腾讯公布2016年财报。财报显示,2016年全年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1519.38亿元(219.03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48%。

华为的第四件大事:布局七年,隐形三年,前有巨头把持,成败几何

华为将合并重组一批部门,部分与云有关的业务线将并入云业务单元(Cloud BU),主攻公有云市场。

2017年8月,华为宣布Cloud BU升为一级部门,与华为原有的三大业务集团(BG)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平级。

同年9月,华为轮值CEO郭平宣布华为公有云业务的目标——全球范围最终只会剩下五朵云,华为要做“其中一朵”。华为亦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未来三年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

但华为进入公有云市场并非一时兴起,华为早在2011年就悄悄布局公有云,只是在既有业务的掣肘下,华为决策层对是否做公有云、做多大的公有云举棋不定。

华为麒麟970处理器发布 全球首款带AI芯片处理器

2017年9月2日,在德国柏林的IFA 2017展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移动SoC芯片。华为余承东表示,麒麟970是华为首款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并且是全球首个集成独立AI人工智能专用 NPU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的移动芯片,所采用的是创新的 HiAI 移动计算架构。

所谓的HiAI移动计算架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CPU、GPU、ISP/DSP 和NPU。作为全球第一枚集成专用 NPU 的移动芯片,华为一开场就重点介绍NPU神经网络单元,声称在 HiAI架构下AI性能密度大幅优于CPU和GPU,能够用更少的能耗更快的完成更多任务,大幅提升芯片的运算效率。

编辑视点:华为在过去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里,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前进步伐,创造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神话,将一个个历史悠久、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对手甩在身后。华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任正非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决定性作用。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可以预料的是,华为将在2018年继续续写奇迹。

五、苹果:蒂姆·库克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蒂姆·库克,现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1982年毕业于奥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1988年获得杜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83年至1994年,库克任职IBM共12年,负责PC部门在北美和拉美的制造和分销运作。1994年至1997年在电脑批发商Intelligent Electronics担任经销商事业部首席运营官。1998年年初,库克进入苹果,担任营运部门总裁,2005年10月升任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 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2016年7月1日,耐克公司任命苹果CEO蒂姆·库克为首席独立董事。

相关新闻

苹果起诉高通乱收专利费 索赔10亿美元

2017年1月21日,据媒体报道,在高通利用反竞争策略维护其在手机关键芯片业务领域垄断地位的3日后,苹果周五就专利授权事务向高通发起诉讼,索要赔偿10亿美元。

苹果认为高通收取的某些专利技术费完全不合理。另外,本周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对高通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滥用自身作为特定手机芯片供应商的市场主导地位向苹果之类的手机制造商施加“苛刻的”供应和专利授权条款。同时,高通回应:将回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起诉。

苹果2017Q3财报出炉 大中华区营收终结六连降

2017年11月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17年三季度财报(2017财年第四财季)。报告显示,苹果公司三季度营收为5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下纪录;净利润为10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每股摊薄收益2.07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每股收益和营收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大中华区营收终结连续六季度的增长下滑,营收为98.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85亿美元增长12%。苹果预计,在iPhone X开卖的四季度,销售额将创史上新高。财报公布后,苹果股价盘后涨超3%,市值突破9000亿美元。

苹果公司披露自动驾驶进展 不再保密是为招揽人才

2017年12月8日,苹果的人工智能研究总监Ruslan Salakhutdinov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市(Long Beach)举办的神经信息处理系统(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NIPS)大会上发表演说,披露了苹果自动驾驶技术的数项新进展。科技网站Wired于12月9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此次披露的项目中,除了此前媒体根据苹果的论文曝光过的光学雷达传感器(LiDAR)技术,还有数个先前未被曝光过的新技术,包括苹果公司正在研发的多项软件。这些软件涵盖了车载摄像头辨识行人、定位与地图构建、传感器数据分析等多项利用了人工智能(AI)的自动驾驶技术。

编辑视点:纵观2017年,苹果与高通的诉讼纠纷几乎跨越了一整年,这使得两者的经济利益都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同时,在经历了iPhone 8“爆炸”以及iPhone X“冷冻门”的事件,都使得苹果手机在大中华地区第三季度营收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现象,但整体来看,苹果在2017年的表现还是极为喜人。而在2017年,苹果最大的收获便是在AI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的进步,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苹果在AI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必有一席之地。

六、小米科技:雷军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雷军,1969年12月出生,现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软件公司、欢聚时代、顺为基金董事长,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1992年初加盟金山公司,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珠海公司副总经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0年底,雷军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7月11日,雷军正式出任金山软件董事长。2012年12月,雷军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2013年10月,雷军获“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称号;12月,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2015年10月,获2015亚洲创变者奖。2016年10月27日,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雷军排名第12位。同年12月8日,“影响中国”2016年度人物,雷军被评为“年度经济人物”。

相关新闻

小米2017全面转型 手机只是副业

2017年1月初,据报道,小米2016年总销量差不多是4500-5500万左右,一时间让小米又登上了风口浪尖。

在2016年1月份,小米曾公布在2015年卖出近7000万部手机,在销量增长放缓的全球手机巿场相当亮眼。据统计,小米在2012年的销量为720万部,2013年增加至1870万部,2014年更飙增至6100万部,

不过在2017年,小米确实安静了许多,数据不会作假,当华为高调宣布出货量1.39亿,OPPO、vivo高歌猛进横扫各家排行榜的时候,小米不见踪影。

雷军的人生理想: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雷军改变了中国制造业”

2017年12月5日,小米CEO雷军站在高通年度新品发布的现场表示“小米下一代旗舰手机将搭载最新的骁龙845”

不到十分钟的演讲,雷军介绍了小米MIX 2、新零售、IoT平台、国际化、专利。他想尽可能全面地表达小米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在众多供应链合作伙伴面前,他还抛出一连串好消息。“我最自豪的是,第三季度小米增长率达到102.6%。”

小米回来了,那个斗志昂扬的雷军也回来了。衡量企业家状态是否在线的一个重要信号是,看他如何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企业未来的期许。“小米2018年有99%的可能性进入世界500强”,“十年后,小米有50%的可能性营收过万亿”,“那时,小米可能成为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代言人”。很难想象这些略显轻狂之语均出自雷军之口。

小米印度市场爆红 2017全年收入将超20亿美元

中国手机厂商在2017年都将目光移到了增长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也有不少厂商在今年收获了满满的惊喜。根据小米印度市场总经理Manu Kumar Jain表示,中国消费电子制造商小米印度公司将在本财年实现超过2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根据经济时报的报道,Manu Kumar Jain认为,小米将延续在印度市场的增速到明年,他补充说,线下销售和智能手机以外的新产品的推出也将有所增加。

编辑视点:2017年,是小米崛起之年,也是小米收获的一年。进入小米商城,会发现小米已不仅仅是卖手机的,上到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种数码产品,下到床单、被套、毛巾以及羽绒服应有尽有。而这其中,除了手机以及电视之外,其它更多产品皆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所生产。而且随着小米产品逐步迈入国际化,可以明显感觉到,小米的发展速度已是成倍增长,而这些都离不开小米的核心灵魂人物——雷军。

七、英伟达:黄仁勋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黄仁勋,台裔美国人,绘图芯片公司NVIDIA的创立人之一,现为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长。1984年于俄勒冈州大学取得电机工程学位,其后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硕士学位。黄仁勋曾在AMD(1983年-1985年)及LSI Logic(1985年-1993年)工作,并于1993年创办NVIDIA。2001年黄仁勋在《财富》“40岁以下最富40人”排第12 位,他的成绩已经足够与王安、王嘉廉和杨致远等华人IT精英并驾齐驱。

相关新闻

黄仁勋:英伟达针对自动驾驶的Xavier处理器已开始量产

2017年12月16日,自动驾驶领域有所斩获。也正因如此,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在最近的一次演讲当中透露,该公司应用在下一代DRIVE平台上的处理器Xavier已经开始量产制造。

在东京的一次展会上,黄仁勋展示了DRIVE平台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并表示“这将是一个功能安全的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我们在上面集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算法和各种应用程序。Xavier已经在我们的产线上开始制造,英伟达已经迫不及待地要震惊世界各地的汽车公司和机器人专家了。”

该处理器可以帮助汽车在自动驾驶的应用程序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用来处理汽车内外的传感器数据、语言分析等内容。通过该处理器可以快速的协调传感器并感知用户的操作,同时帮助驾驶员排除周围的危险和隐患。

英伟达为手机和PC降温:发力AI

据报道,随着智能手机和PC市场的降温,芯片制造商们纷纷下功夫开发人工智能产品以推动效益增长。其中,英伟达、英特尔、AMD以及很多的创业公司都在打造新的处理器产品,以此发掘一个规模更大的面向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的市场。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IDC估计,该市场的年增长率或高达50%以上。

IDC预计,到2021年,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全球支出或将由2017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576亿美元。同时,IDC还预计,这其中将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支出流入到数据中心,到2020年,数据中心中估计有四分之一的容量被用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工作。

英伟达联手沃尔沃合作研发自动驾驶芯片

2017年6月27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宣布就自动驾驶车载计算机业务与知名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及其供应商奥托立夫达成合作关系。双方希望此次合作可以加快自动驾驶车载计算机芯片的研发,并计划于2021年将该芯片应用到商用自动驾驶汽车上。

此次与沃尔沃的合作是基于早先两家公司在S90车型上的合作。该款车型配备了英伟达制造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高速行驶时实现半自动驾驶模式。

同时英伟达表示这次寻找合作伙伴将不局限于沃尔沃,并表示已经和德国汽车配件供应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公司以及汽车照明技术公司Hella达成合作。

编辑视点:回顾英伟达在2017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英伟达的战略布局已逐步转向目前最火的AI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虽然有些跟风的味道,但不得不承认英伟达应变能力之强。事实上,AI以及自动驾驶目前仍旧处于萌芽阶段,有待持续开发与发展。作为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厂商之一,英伟达的基础与实力毋庸置疑,随着AI、自动驾驶的技术不断成熟,市场趋于饱和化,期待英伟达在未来继续续写传奇。

八、格力集团:董明珠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珠海市红十字会荣誉会长。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2007年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2年5月至2016年10月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迅速成为全球一流的空调制冷公司。凭借着卓越的经营才能和管理水平,董明珠曾获“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受MBA尊敬的十大创新企业家”等殊荣,并连续两次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2016年12月2日,董明珠入围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榜单。

相关新闻

董明珠亮相世界智能大会 呼吁智能解决现实问题

2017年6月30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30日亮相在天津举办的世界智能大会。在主论坛上演讲时,她言必称“格力”,全程不忘为“格力”代言,并呼吁智能技术应该解决现实问题,将优秀中国制造品牌向世界输出,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智能大会,你们以为我是来卖空调的吗?!”董明珠笑言此行不想跟大家讲怎么做空调,而是要分享在智能社会、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作为一个传统型制造业者应该干什么、同时能做什么,格力电器有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空调老大地位不保?智能制造能否为格力撑起未来?

在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遇到天花板之际,格力要实现规模扩张就必须要进行多元化。近两年,董明珠不惜投入重金,在小家电、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带领格力进行多元化布局。然而目前格力小家电产业不温不火,手机及汽车也尚在大规模投入阶段,很难在短期内为格力贡献大量利润。而智能制造又能否为格力撑起未来的增量天空?

近日,格力方面宣布,格力新款“高精尖”数控机床面世。目前,格力已能运用基础设备制造出数控机床,并且精密程度不输于国际水平。

编辑视点: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提出,部分传统制造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董明珠也欲引导格力电器走转型之路,格力手机的推出便是最好的证明。在空调行业,随着美的、海尔以及奥克斯等企业的不断崛起,格力电器的营销额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现象,这对于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局面,但是对于格力来说或将是一场重大的挑战。

九、宏达国际电子(HTC):王雪红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王雪红,现任宏达国际电子(HTC)CEO、台湾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月诺国际传媒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全达国际董事长、香港TVB非执行董事与月诺多家企业董事。2011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王雪红与丈夫陈文琦以68亿美元的资产登上台湾地区的榜首,成为新一代“台湾首富”。2013年5月24日公布的《福布斯》杂志2013年度全球百位女强人排行榜,王雪红名列第45。2015年3月20日,HTC董事长王雪红接任周永明成为HTC的新CEO。

相关新闻

王雪红:携手Google,让HTC继续“追求卓越”

2017年9月21日,对于HTC来说是个历史性的日子。与Google的交易,应该说是HTC手机最合适的选择。几个小时前,全球智能移动设备与虚拟现实(VR)科技的创新领袖HTC正式与Google达成合作,宣布HTC专注Pixel手机的设计研发人才加入Google,并将HTC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予Google使用,协议强化HTC专注创新与自有品牌智能手机发展。 此次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举措,意味着HTC手机研发专利及人员储备得到了最大价值的发挥。这次交易为HTC和Google双方、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创造了新的机会,对彼此的利益而言都是非常适合。Google将凭借HTC手机业务使自身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谷歌收购HTC智能手机部门 已获得台湾投审会批准

近年来HTC一直在走下坡路,想当初它可是安卓顶级制造商,曾于谷歌合作推出了其首款安卓机HTC Dream;谷歌的首款Nexus手机——Nexus One也是由HTC代工的。但自从2011年起,HTC的收入就在持续下降。尽管当时采用了全金属结构、前置立体声扬声器等创新设计,仍然被三星抢过了风头。

2017年的HTC U11势头不错,但如果没有特别关注科技新闻,可能不会注意到这款手机。U11作为旗舰机采用了3D玻璃背部面板及铝边框的复合设计,有报道称U11销量超过了曾经的One M9,不过谷歌还是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HTC的智能手机部门。台湾媒体报道称,台湾投资审议委员会已批准了谷歌此次收购,预计将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此次交易。

编辑视点:自2015年起,HTC手机如同遭遇“滑铁卢”战争般,其营销出现大幅度下滑现象,持续至今,HTC手机不愠不火,似乎已然沦为低端手机。与此同时,当年与苹果斗争“三百回合”的“拼命三娘”——王雪红似乎也因此陷入“反思期”。事实上,HTC虽然失去了手机市场,但是却在王雪红极力调整战略措施的情况下,在VR市场独霸一方。展望2018年,如果HTC智能手机部门被谷歌收购,凭借谷歌强劲的实力,势必会在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让我们尽情期待吧!

十、软件银行:孙正义

「盘点」2017年电子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人物介绍:

孙正义,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软件银行集团的创办人兼行政总裁。福布斯杂志报道,孙正义在2011年拥有81亿美元净资产,从而名列日本富豪榜第二位。2014年9月16日,孙正义的财富净值达166亿美元,跻身日本首富。2016年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孙正义排名第78位。

相关新闻

孙正义: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

2017年10月26日,软银集团CEO孙正义表示,超级人工智能即将来临,甚至可能比你预想地更快。

这位日本亿万富翁周三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未来投资计划(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会议上称,未来30年内,人工智能的智商(IQ)将达到10000。相比之下,人类的平均智商只有100,甚至天才也只有200。而高智商俱乐部的入会门槛也只有130。

机器智商超过人类的一刻常被称为“奇点”。奇点究竟何时会发生,在科技界一直存有争议。孙正义表示:“奇点的概念是,人脑将被超越。这是转折点,交叉点,人工智能或计算机智能超越了人脑。这在本世纪肯定会发生,我认为这无可争议,毫无疑问,”孙正义说。

在预测奇点具体何时会来临时,孙正义显得尤为激进。他表示:“在未来30年左右。”

实际上,人工智能发展符合孙正义的最大利益。不仅因为他是科技公司的领袖,还因为他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进行了大笔投资。孙正义掌管着规模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计划全部投向至少和人工智能有某些关系的公司。

千亿美元基金野心 孙正义想领跑所有新兴领域

2017年7月4日,据报道,通过牵手创立的科技投资基金,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在谋划一场930亿美元的革命。凭借独到的眼光、绝不折中原则和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他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成功的经典投资。有了软银愿景基金,他还将能够大大扩大投资规模,这也有助于软银实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均走在最前列的目标。

孙正义携手腾讯折价30%抄底优步 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者、孙正义麾下的软银集团以大幅低于优步(Uber)最近估值的价格购入了后者大量股份,成为这家估值最高的美国初创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将对优步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了解,由软银牵头的财团周四完成对优步股份的要约收购,优步股东和员工同意出售的股份占到总股本的约20%。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软银自己将获得大约15%的优步股份,对优步的估值为480亿美元,较优步最近约680亿美元的估值低30%左右,该财团其他成员将获得约2.5%的优步股份。

优步证实了这项交易,并预计交易将为优步的技术投资提供支持,促进业务增长,并增强公司治理。本次交易是叫车公司有史以来获得的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

编辑视点:这位被戏称为“马云背后的男人”用喜悦的成绩证明了其独特的眼光,无论谈及人工智能时夸张的言语,还是收购优步股份时的毫不犹豫,都无不体现了其高瞻远瞩以及果断的行事风格。孙正义不同于一般的日本决策者,他在财政投资方面一直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如1999年“六分钟谈判”决定投资阿里巴巴,事实上,软银在孙正义的领导下对各种公司动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投资便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在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淘汰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孙正义掌舵的软银则凭借投资与并购,越走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