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從夏曆的正月初一到公曆的一月一日,“元旦”這個詞已經沿用了4000年。

元旦之於今人,不過是年份數字的改變。

看一場跨年晚會,案頭換過嶄新日曆,便算過了元旦。

但是在過去,這元旦的講究可不少。

給您說說清朝的元旦儀典,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過元旦的。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乾隆皇帝


紫禁城中的辭舊迎新,一進臘月宮中就開始各種忙碌了。

皇家過年自然比宮外的百姓更加講究,作為九五至尊的天子,一定要在新年第一天討個好彩頭,才能保佑來年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於是便有了清宮新年的第一個重要儀式“明窗開筆”。

早早起床,淨面拈香,子時(午夜零點左右)乾隆皇帝就要坐在養心殿東暖閣了。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養心殿東暖閣


養心殿是雍正以來清八位皇帝的居住與辦公之所,前殿明間是皇帝召見大臣、商討政務的地方,而東暖閣自雍正朝始,便是皇帝的祈福之所。

在乾隆朝的這一個元旦裡,宮人們早已準備好“明窗開筆”所用的三樣珍寶,它們是: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臺、萬年青毛筆。

先說這金甌永固杯,就堪稱清王朝的鎮國之寶。

“甌”就是杯子,“金甌”暗喻國土,“金甌永固”寓意著國土的完整和國家的繁榮,所以稍有磨損就要重新制作。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年間一共製作了4件。此杯由清宮造辦處精心打造,從畫金盃紙樣開始,乾隆皇帝就參與了製作的全部過程。尺寸、款式、裝飾,甚至精細度乾隆皇帝都要一一把關,是開筆儀式中最重要的禮器。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金甌永固杯

今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仍珍藏著這件純金打造的精美器物。


第二樣,玉燭長調燭臺。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玉燭長調燭臺

目前發現存世的此種玉燭臺僅有兩件,都為白玉所制,戲詞中有一句“金甌無缺,玉燭長調”就是用著兩樣禮器喻指江山永固。


第三樣:萬年青筆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清·“天子萬年”銘毛筆


皇帝在開筆儀式上用的毛筆自然是非常考究的,據清宮檔案記載,此筆的筆端和筆管上分別刻有“萬年青”和“萬年枝”的字樣。用此筆書寫祈求龍體安康,一統萬年。


三樣齊備,明窗開筆

在東暖閣西南角的隔間裡,“明窗”之匾高懸。這是熱愛書法的乾隆皇帝“取明目達聰之義”。乾隆親手點燃玉燭長調燭臺,將屠蘇酒注入金甌永固杯,在朱漆雕雲龍盤中盛著八個古銅吉祥爐,握住萬年青筆在吉祥爐上薰一下,先用硃色筆,再用墨色筆寫下吉祥數語,吉字多則上百,少則幾十。大多是祈望國家安定、風調雨順之類的吉祥話。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乾隆十六年元旦開筆


寫好的吉字則放入專門的黃匣內封存,一直到這位皇帝去世,他所寫的元旦開筆吉字均完整地封存在內,甚至要求其子子孫孫,都“不許開看”。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乾隆皇帝羊年元旦開筆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乾隆皇帝元旦開筆三羊開泰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屠蘇是一種祛風散寒的藥酒,由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相傳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賜吉祥、降福祉,“屠絕鬼氣,甦醒人魂”大年初一飲此酒可保一年無病無災。便有了“元旦佳節飲屠蘇酒”的民風民俗。

擱下毛筆後,乾隆皇帝自然要飲一點金盃中的屠蘇酒。皇帝飲用屠蘇酒希望能夠“屠絕邪氣”,祈求新年河清海晏、天下太平。隨後還要翻一翻呈進的新年曆書,象徵著作為天子已經為天下蒼生授時省歲過了。

乾隆皇帝的元旦這樣過:金甌永固,玉燭長調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發行的乾隆皇帝元旦開筆【皇家護佑之寶】


更多相關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